来源:危重病医学主治医生600问 / 责任编辑:南山雪
在1914年, Starling通过动物实验对心脏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这些实验室工作,他发现哺乳类动物心肌纤维收缩的初长度与心脏功能存在着相关性。提出了“心肌收缩产生的能量是心肌纤维初长度的函数”的概念,这就是 Starling定律。Starling定律所描述的是心肌的收缩力与心肌纤维收缩的初长度呈正相关,也就是心肌纤维在收缩前被拉长的长度越大,心肌所产生的收缩力也就越大。从心室的整体来讲,则是心室舒张末容积越大,心室收缩时所做的工也越多,每搏输出量也就越多Starling较早地说明了心脏异长自身调节的现象,并且较完善地将其归纳为理论观点。 Starling定律也被称之为 Starling机制或理论。
Starling定律有着及其重要的生理意义。循环容量增加、静脉的回心血量增加,心脏的前负荷增大,根据 Starling定律,心肌的做功也相应增加,使心输出量增加。从而,使得回心血量与心输出量保持平衡,并维持心室舒张末容积和压力在正常范围这种机制主要是对心输出量进行精细调节,同时也有一定的调节范围。根据这种机制所绘制的心功能曲线被称之为 Starling曲线。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