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解析
图例资料:
患者女性,45岁,体检;
心电图诊断:加速的交界性自主心律
二、知识点:
加速的交界性自主心律又称非阵发**界性心动过速,首先由Pick和Dominguez提出,一般认为是自律性的。
1、心电图表现:
(1) P波逆行,可在QRS波之前则PR<120ms;可在QRS波之后则RP<200ms;可与QRS波重叠而看不见。
(2)连续三个或三个以上出现,频率多在60—130bpm。
三、发生机制:
1、交界区起搏点自律性轻度增高.稍高于窦性频率时,即可出现加速的交界性逸搏心律。
2.窦房结功能障碍时,发生激动的频率过缓或窦性停搏及窦房阻滞时.为加速的交界性逸搏心律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否则在窦性心动过速情况.发生加速的交界性逸搏心律的机会明显减少或不可能出现。
3.交界区的单向阻滞,交界区存在逆向阻滞,交界区激动不能逆传心房引起窦房结节律重整,也就形成了加速的交界性自主心律伴干扰性房室脱节现象。
四、临床意义:
加速的交界性自主心律最常见于洋地黄中毒,也可见于下壁心肌梗死、心肌炎、急性粉丝热或心脏瓣膜疾病术后,偶见于正常人。在卧位记录有加速的交界性自主心律不伴有窦-室竞争的,在立位恢复正常心电图,常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不发生显著循环障碍,预后大多良好,治疗上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心动过速本身不需特殊处理,常可自行转复。Pick和Dominguez在研究中发现,近50%以上的非阵发**界性心动过速由洋地黄过量引起。近几年也有人发现,心肌梗死和心脏手术也是引起非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最常见原因,并在下壁心肌梗死中比前壁心肌梗死更为常见。但在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出现非阵发性心动过速,常提示预后不良。
参考文献 :
1、卢喜烈主编,心电学技术规范化培训纲要,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12
2、唐文军主编. 心电图精要与图解[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01
3、张淑芳,孙淑玉,李洪华等主编. 现代临床心电图学[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04
4、陈清启主编. 心电图学 上 第2版[M]. 2012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