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助手APP 百万医护都在兼职、学习、交流
立即打开
文章详情 作者主页 推荐阅读

马常天主治医师

已发布15篇文章|已获368541阅读

案例分析: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技巧

外科 普通外科
2021-11-12阅读:9897
来源:爱爱医 / 责任编辑:点滴管

前言

近年来,结肠癌发病部位呈“右移”趋势,右半结肠癌发病比例显著升高,外科手术仍是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尤其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降低右半结肠癌术后复发率,提高了5年生存率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病情介绍

患者女,74岁,因“间断腹痛2月”入院。患者在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不适,为阵发性胀痛,可自行缓解,无寒战发热,无血便,未系统治疗。曾就诊于当地医院,查结肠镜检查,因肠道准备非常不满意,影响进镜,无法进镜回盲瓣;2021-03-24行上腹部强化CT提示升结肠恶性肿瘤CT表现。现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我院,门诊以“升结肠肿瘤”收入我科,入院症见:神志清,精神可,无明显腹痛,无咳嗽咳痰,流质饮食,体重无明显减轻。


患者入院4天前曾行胃镜检查及活检病理结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30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5年,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外伤、其他手术及输血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


入院时查体:腹平软,右侧腹部可扪及约10*9cm大小包块,可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侧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活跃。

2021-03-24 上腹部强化CT提示升结肠恶性肿瘤CT表现



初步诊断:1、升结肠肿瘤,2、高血压病,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慢性萎缩性胃炎,5、子宫切除术后。


诊治经过


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分析、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结果均正常。术前诊断:1、升结肠肿瘤,2、高血压病,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慢性萎缩性胃炎,5、子宫切除术后。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显示该患者存在不完全肠梗阻的情况;经行上腹部强化CT提示升结肠恶性肿瘤,诊断明确,具备手术指征。综合本例患者的病情适合进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在排除手术禁忌症后,术区备皮,清洁灌肠,术前静点抗生素,插胃管、尿管;在全麻下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经过如下:取右侧经腹直肌旁切口长约17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膜,逐层进腹,探查见肝脏、胃、横结肠、腹主动脉旁、髂内血管附近淋巴结无转移。升结肠近回盲部可触及一肿瘤,大小约10.0*9.0cm,质韧硬、活动度差,肿瘤侵及浆膜层,近端结肠及回肠扩张,未触及明显肿瘤,术中考虑升结肠癌,决定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及D3淋巴结清扫;打开右侧侧腹膜,将升结肠、结肠肝曲从后腹膜游离,注意保护十二指肠、下腔静脉及右侧输尿管,距回盲部10cm处钳夹切断回肠,断端碘伏消毒,再将横结肠中段钳夹切断,注意保护中结肠动脉,断端碘伏消毒,切除标本送快速病理,结果回报:升结肠腺癌。用4号丝线行回肠横结肠断端吻合,浆肌层加强缝合,检查吻合口通畅、血运好;温盐水冲洗手术区域并彻底止血,经右下腹壁戳孔于吻合口旁放置22号引流管一根,再次探查手术区域无出血,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理顺肠管,然后逐层关腹。手术顺利,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安返病房。


术后给予抗感染、抑酸、化痰、止痛、补液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注意观察刀口愈合情况及引流管引流情况,定期换药;术后第3天开始肠道排气,发热症状消退,术后标本送病理结果回示:升结肠腺癌;第4天开始下床活动,在以后的几天里,患者状态逐渐好转。术后第5天复查血常规等指标基本正常;术后第7天开始进流质饮食。术后第8天拔引流管,刀口拆线。术后第10天办理出院。出院时嘱咐要加强饮食营养,生活规律,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吃高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适当活动,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


术后病理检查图片


分析与讨论


在解剖上右半结肠腔粗大,肠内粪便为液状,这段肠管的癌肿多为溃疡型或突向肠腔的菜花状癌,很少环状狭窄,故不常发生梗阻。但是这些癌肿常出现溃破出血,继发感染,伴有毒素吸收,因此其临床上可有腹痛不适、大便改变、腹块、贫血、消瘦或恶液质表现。本例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2个月来表现为间断腹痛,为阵发性胀痛,经查体右腹部可扪及包块,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该患者存在不完全肠梗阻的情况;经行上腹部强化CT提示升结肠恶性肿瘤;术前诊断明确,具备手术指征。


综合本例患者的病情适合进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该术式是右半结肠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而且疗效确切。但因该手术区域解剖层次复杂、血管变异较多,如何进行规范的手术操作,对于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提高远期疗效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结肠癌手术治疗原则上是切除足够的肠管,清扫区域淋巴结,整块切除,较多术者主张至少清扫两站以上淋巴结,即必须包括肠旁、中间和系膜根部淋巴结。切除的范围应包括末端回肠大约15cm,切除盲肠,升结肠以及横结肠的右半部分,一般是以结肠中血管的右支为分界,切断结肠中血管的右侧分支,保留左侧分支;还要清除肠系膜根部的淋巴结,主要是肠系膜上动静脉根部以及胃网膜右血管根部的淋巴结,即D3淋巴结清扫。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D3淋巴结清扫。我国最新结肠癌诊疗规范仍指出,术中淋巴结的清扫范围应根据术前诊断和术中探查情况而定。在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时应进行D3淋巴结清扫:(1)根据术前和术中诊断发现且怀疑淋巴结转移时;(2)考虑肿瘤侵犯深度达到或超过固有肌层时。


本例患者术中探查可见肿瘤质韧硬、活动度差,侵及浆膜层,因此行D3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在具体手术操作过程时,可沿肿瘤引流血管根部解剖,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清扫淋巴结,但需要注意胰腺前方的静脉变异,尤其是胃结肠静脉干的变异,该静脉干的变异,以2支型3支型较多见,分别由来自胃、结肠和胰腺的静脉分别汇合而成,在汇入肠系膜上静脉处时相对固定,如果沿肠系膜上静脉鞘解剖就能看到汇入处,然后以胰腺表面为标志,沿静脉干分离其分支更为便宜。再者,如果打开静脉鞘清扫时,边界清楚且不易出血,但有时动静脉位置会有前后不同,需注意加以识别后再予以切断。本例患者肿瘤位于结肠肝区,根据诊疗规范,术中需对结肠中动脉和中静脉根部淋巴结进行清扫,还需清扫幽门下淋巴结。此外,术中为符合无瘤原则操作,可先切断其供养血管,如胃结肠静脉干,然后再对瘤体组织进行翻动。在手术操作时,对结肠静脉干及其分支的牵拉宜轻柔,因为此处容易出现破裂出血而导致不良后果;同时,还应注意避免误伤其他血管而导致不可控制的出血。


参考文献:

李勇,吴德庆,王俊江.腹腔镜有半结肠癌根治术的难点和技巧[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8).768-771.
想说什么在这输入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