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体会和教训
k***y
楼主
+关注
医执业医师考试体会和教训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体会和教训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今日终于完成了,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应该有些轻松,但是又觉得轻松不起来,甚至有些后悔。不妨写下来,供大家或许自己明年吸取教训,再攒新功。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以中医为主,中医内容又应该以临床为主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内容有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西医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药理学,病理学,卫生法规等14门(科)内容。
四个单元的考试是这么分配的。
第一单元是中医基础部分——即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其中中医学基础里面也涉及到针灸学基础内容,如经络的大致走向。
第二单元是西医部分包括法规即西医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药理学,病理学,卫生法规。此前,有人估计今年非典流行,会增加不少法规内容,结果不是这样,法规虽然也涉及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非典防止管理办法”,但是整个法规内容还是不多,好象是10道题或者15道题目(每道题目一分)。
第三单元就是中医的内科学和针灸学;
第四单元是中医的妇科儿科和外科学。
每个单元150道题目(每题一分)。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医部分占了四个单元(600道题)中的3个单元(450道题目)。以前我看考试大纲时,以为西医4门课占了全部科目的近3分之1,其实考试比重只占4分之1。可见,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还是以中医为主,明年大家复习还是要以中医为重点。中医中应该以中医临床科目为重点,其中内科是临床“大哥大”,大约是100道题目,的确是中医临床科目的重中之重。针灸只有有50道题目,另外中医外科儿科妇科的题目各自是50道。他们占的比重比西医的任何一科都重,而且,中医的临床科目比中医的基础理论科目: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比重要重。后4门基础理论课是在一个单元里考试的,每门只有30多道题目。
怎么复习为好?猜题押题有用吗?
我觉得这次考试,我最拿手的还是中医的基础理论,比如方剂中药还是考的比较好(我说“好”是以及格为线,150道题目做对90道题目)。而第二单元的西医基础和临床考的不好,尽管我最近半年看了不少的病理药理学,还有西医的诊断学基础,但是考试考的不好。考的不好是因为记忆不住,记不住又是因为自己没有理解。只有自己理解的东西才容易记得住。尽管我已经歇手不当中医大夫十多年了,但是过去年轻记忆力好,记得牢*。过去不爱西医,以为我是学习中医的,所以西医基础打的不好。所以,我说复习还是以理解记忆为好。死记硬背的东西,如果不理解,立即就忘记了。
我觉得我们不是坐在教室里的大学生,不可能有大块大块的复习时间。我们还有家务劳动,日常还要上班赚钱养家糊口,有时还要与家里人斗嘴怄气,或者管教孩子。有时还要出去喝酒应酬。因为年纪也大了,看书总是记不住。我觉得最好的复习方法就是做题目。做“医师资格考试复习丛书”的习题集。我做的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中医师应试习题集”(还有一本书是配套的“中医师应试指导”,可以对照看,但是“习题集”里好多题目往往超出“应试指导”内容,是为遗憾)。我去年7月买的这两本书,我做习题的情况是这样的,有的只是开了一下头就没有做下去的,比如“针灸学”,400道习题。我只做了60道。还有病理药理都留有尾巴,做不完。中医基础部分做完一遍,但是“中医内科学”没有做完,大约只做了3分之1。相反中医的小科妇科儿科外科我大致做完了一遍。有意思的是,我这次考试的自我感觉非常符合我这些科目习题做的情形————就是说,我认为考的好的科目往往是我在这个科目上习题做的比较多的。
看看,这就是复习的窍门,——要想得多少分,就得付出多少汗水。
猜题押题,都没有用。为什么??你猜题押题,也就是一题一分。这种综合考试,就是普遍撒网,他不是那种一道论述题25分,三道四道题目就考试完了。他是综合笔试,考的是知识面,你要是有精力猜题押题,等于你已经看了大半本书了,那还要猜它干什么??
再说点考试的其他事情。其实,考试不用太紧张,他不像考试什么国际日语,连做完一遍的时间都没有。也不像研究生外语或者综合考试。时间还是充裕的,我每个单元做完后,大约都有50分钟到70分钟的富裕时间。
这段时间怎么用呢??
我是第二单元就开始这么做了:先过一遍,把能肯定的立即涂黑。不能肯定的在原来试卷上,打上大问号,或者已经否定的子题目打**或者打钩钩,先别在答题卡填黑圈。做完一遍后,看表,还有一个小时。马上回来做剩下的题目。有的题目之间有相互借鉴应证意义(还有题目出重复的——这个大概是出题目的人因为人手杂,有所失误的地方)也在这个时候更改。做完后,还有20到30分钟富裕的时间。
我们这里的考风总的来说,还是可以。也有带夹带的,但是我没有带夹带。坐在我傍边的一个漂亮女孩,第一单元考试前,她就对我说,“我抄你的,得了。”果然,我做题目时,她就一隔一个地抄。偏偏监考的还很认真,几次故意站在我和她之间。到了下午,她又问我做什么的??我说我不是中医,干中医已经中断10多年了。她马上兴奋地说,那你是做西医的吧?(下午要考试西医),我说我不是医生。她又问那你是做什么的,我说我什么都做过。果然,从此以后,她再也不看我的卷子了。考完四单元,出门时我们走在一起,她又问,你第一单元答的怎样??我说我答的都不好,哪个单元都差。她说,你是真的假的??看得出,她非常懊悔第一天上午考试时抄我的卷子。其实,我那场考试还真的感觉好,仅次于第四单元的考试。她说第四单元时,她在抄她前面女孩的卷子,那个女孩是个研究生。其实,她不知道我也是个研究生。因为我10年前离开中医岗位干别的专业,至今还没有医师***书。
各科目分数分布情况:(总分600分)
中医学基础理论(37.5),中医诊断学(37.5),中药学(37.5),方剂学(37.5),
中医内科学(100),中医外科学(50),中医妇科学(50),中医儿科学(50),
针灸学(50),西医诊断学基础(35),西医内科学(35),药理学(35),病理学(35),卫生法规(10)。
各科目都考了些什么?针灸学内容
针灸的特定穴考试内容有
针灸是我临床科目中考试最差的一科。复习时间短,做题目少(400道题目我只做60题),过去对针灸学陌生。
五腧穴的属性,八会穴的定义,六腑下合穴,八脉交会穴。
女子滞产用什么穴位治疗?
还有不少针灸临床处方内容,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各科目都考了些什么?中医外科学内容
“五善”(肺善和肾善)定义,
“火陷”(三陷之一)的病机是什么
红丝疔用放血的砭镰法??
乳痈初期用什么方子——栝楼牛蒡汤
女子检查**的最佳时间是经后7天??
箍围药用什么东西调理可以清凉解毒——鲜丝瓜叶汁
理瀹骈文:什么原则?“治外本诸内”。
累疬后期:脓稀如败絮样坏死物
前列腺炎肾虚:金锁固精丸
前列腺增生肾阳虚:济生肾气丸
气瘿血瘿的病理机制是什么
亚急性湿疹无渗出的外用洗剂是什么
动刀子手术的原则,丹毒的护理,
乳癌的病因
乳癖和乳腺增生的原因辨证
外科的丹毒护理题目。我也答错了。丹毒病人还需要在床边隔离,我想又不是传染病(链球菌感染)还需要隔离吗,于是我认为不需要隔离,谁知道书上说就是要隔离的。
外科手术切口方法,手指脓肿不能正面切开,只能侧切。我答成可以正切。而关节脓肿只能横切,我也答成要纵切。书上说,纵切容易造成关节伤害。
各科目都考了些什么?中医妇科学内容
寿胎丸的组成,围产期的概念,月经先后不定期的病机是什么?
各科目都考了些什么?中医内科学内容
有一题是文献(医史),问首先提出黄疸有传染性的医家是谁?我答的是张仲景的《金龟要略》,因为我记得他在书里提到过“女劳疸”,我想,女劳疸不就是通过{BANNED}传播黄疸性肝炎吗?结果翻书发现错误。首次提出有传染性的是《沈氏尊生书》,沈金螯是18世纪的人。女劳疸是不是{BANNED}传播乙型肝炎,是另外的意思。
还有“雷头风”的病机,我理解为雷头风一定很痛,既然痛,一定“夹淤”,结果书上说病机是“湿热夹痰”。
更荒唐的还有,我连“痰饮”的症状都忘记了:
有道题目出的症状是:胸胁支满,胃中有振水音,呕吐清水痰涎,形体消瘦,舌苔白滑。问是什么证型??我左右寻思,好长时间在想这是悬饮还是支饮??后来我答成悬饮的“经气不和”(可能是络气不和,印错了!!)。我晚上回家翻书,哪里是什么悬饮的络气不和,明明就是“四饮”中首要的“痰饮”(脾阳虚弱型)。我过去学习过《金龟要略》,并且很是熟悉“四饮”的含义和古今演变的,谁知道怎么几年不学习,竟然忘得一干二净。
各科目都考了些什么?中医儿科学内容
生理性黄疸的定义是什么?/
2005-08-10 16:30:16 250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