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助手APP 百万医护都在兼职、学习、交流
立即打开

头痛发作,发现颅底肿物10天

钥****己 楼主
+关注
临床病史

患者:女性,49岁。

主诉:头痛发作,发现颅底肿物10天。

现病史:10天前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就诊当地医院行脑CT、MR检查提示颅底肿物。

既往史:颈椎病20余年;剖宫产术后15年余。

实验室检查:血清皮质醇192.00nmol/L(相应采血时间参考值:166-507 nmol/L);促甲状腺激素2.183uIU/ml(参考值:0.56-5.91 uIU/ml);生长激素0.167ng/ml(参考值:0.010-3.607 ng/ml);泌乳素20.60ng/ml(参考值2.74-19.64 ng/ml)。

影像检查

MR检查

T1WI


T2WI



DWI、ADC图


TIWI+C



CT平扫


答案与解析

根据以上影像学特点,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脊索瘤
B.软骨肉瘤
C.垂体瘤
D.浆细胞瘤
E.颅咽管瘤

影像表现:
MRI:鞍区、斜坡及左侧海绵窦可见异常信号肿物,边界欠清,T1WI呈稍低信号、内可见多发灶状高信号,T2WI/FS稍高信号,内可见多发T1WI低、T2WI/FS高信号灶,DWI未见明确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肿物包绕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肿物累及左侧翼腭窝、左侧颞叶,局部凸向脑桥,脑桥受压。
CT:鞍区-左颞部可见不规则肿物,边界欠清,密度不均匀,局部突入蝶窦,脑干受压,贴邻左侧视神经管,临近骨质密度不均匀。

垂体瘤:

垂体腺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根据肿瘤是否影响激素的分泌分为功能性以及非功能性两类;根据肿瘤的大小分为垂体微腺瘤(肿瘤直径<1 cm)、垂体大腺瘤(肿瘤直径位于1~4 cm之间)、垂体巨大腺瘤(直径≥4 cm);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

功能性腺瘤临床症状出现早,故多为微腺瘤,无功能性腺瘤出现症状迟,常为大腺瘤。较大的肿瘤中心可有坏死、囊变或出血,偶可钙化。临床表现包括:压迫症状,如视力障碍、垂体功能低下、头痛等;内分泌功能异常,如泌乳素(PRL)腺瘤出现闭经、泌乳,生长激素(GH)腺瘤出现肢端肥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导致库欣病等。

垂体大腺瘤影像表现:

CT:呈圆形,也可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冠状位肿瘤中部受鞍隔束缚呈哑铃状,平扫大多为等密度(63%),也可为略高密度(26%),低密度或囊变(7%)。肿瘤内钙化少见,多见于放疗后。增强后通常明显强化,且多数均匀,少部分不均匀,坏死、液化区不强化,极少数环形强化。

MRI:肿瘤信号强度与脑灰质相似或略低,正常垂体多不显示。

肿瘤向上可压迫室间孔,向外侧侵犯海绵窦并延伸至颅中窝,向后压迫脑干,向下突入蝶窦;还可侵及鼻窦鼻腔、额颞叶以及硬膜或蛛网膜下腔等。

鉴别诊断:

(1)脊索瘤:

来源于残留的脊索组织,可发生于颅底至骶尾椎的任何地方,在颅底好发于斜坡。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岁以上多见。虽属于低级别肿瘤,但有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即侵袭性生长,向周围神经、血管侵犯,手术难以完全切除,复发率高。

CT表现为斜坡的等/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伴骨质破坏,呈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周围少有硬化边,内可见高密度影,可能是出血、钙化或残余骨嵴。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肿块,内见小斑片状T1WI高信号(可能是出血或蛋白含量较高的黏液),T2WI内可见多发纤维分隔,呈“蜂窝状”改变,增强扫描多缓慢不均匀轻中度强化。

(2)软骨肉瘤:

起源于颅底软骨连接的原始间充质细胞,好发于40岁以上,颅底偏中线位置。特征性的征象是粗大钙化,特别是环形、弓形钙化,低级别肿瘤更易出现钙化。MRI表现为T1WI中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花瓣样强化。肿瘤位置和钙化是软骨肉瘤和脊索瘤的鉴别依据,软骨肉瘤多位于旁中线、钙化多见且粗大,脊索瘤多位于中线处、钙化少见且细小,但当肿瘤较大时难以确定肿瘤发生位置。

(3)颅咽管瘤:

常见于儿童,也可发生于成人,好发年龄呈双峰分布(5-10岁、40-60岁),20岁以前发病者接近半数,是儿童最常见的鞍区肿瘤。鞍上型最常见,蛋壳状钙化为主要特征,少数肿瘤壁结节呈爆米花样钙化;肿瘤呈囊性或囊实性,根据囊液成分不同,MR的信号多样,增强扫描囊性部分常见边缘强化,囊内不强化。不易侵犯海绵窦和视交叉神经,长轴常垂直于鞍底稍向后倾斜。

(4)浆细胞瘤:

来源于骨髓造血组织的肿瘤,由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生导致的溶骨性损害的恶性骨肿瘤,多集中于红骨髓较为丰富的中轴骨及扁骨。发生于斜坡的孤立性细胞瘤,多呈不规则形,肿瘤性质多较均一,钙化、出血、囊变等少见,可侵犯周围组织结构,邻近骨质多呈溶骨性骨破坏,周围可见少许增生硬化,无骨膜反应。T1WI多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常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多无明显瘤周水肿,增强扫描肿瘤多呈显著均匀性强化。

参考文献
[1]周纯武,赵心明等.肿瘤影像诊断图谱(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韩萍,于春水等.医学影像诊断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3]谢素云,刘少强.正常斜坡及相关病变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赣南医学院学报,2023,43(04):389-394.
[4]吕传奇,廉治刚,董斌等.无功能垂体大腺瘤诊疗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6,38(06):611-615.
[5]刘铁芳,许霖.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1,31(04):663-666.

作者: 魏浩然 、赵燕风
来源: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 公众号
( 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学术分享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过 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2024-04-22 15:38:43  2566 浏览
全部评论
抢沙发,发首评,稳占C位! 立即抢沙发
热门推荐
值班的经验教训,总结过吗?
勇于脱掉白大褂的医护们,现在过得怎么样?
医学界有哪些特别牛但很低调的人?
医生的一天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