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书文:我治疗“房颤”用了40年的方子
草****医
楼主
+关注
一、心房纤颤概述
心房纤颤分为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
阵发性房颤反复发生,病久不愈则可能发展为持续性房颤。
心房纤颤持续6个月以上者即可称持续性房颤。
阵发性房颤的持续时间短,一般数小时或一二天,大部分患者能自行恢复,或稍用药物即可恢复。
二、心房纤颤的中医病因病机
常见于阴阳失调,阴虚火旺,扰及心脉所致;
气阴两虚,气血不足,心失濡养以及痰湿中阻,痰热上扰,气机失调,亦可致使心脉失于正常搏动。
总之,整体阴阳气血虚衰失调,特别是心脏自身阴阳气血虚衰失调,是造成心房纤颤的基础病因。
在阴阳气血亏虚基础上产生火旺、阳亢、痰湿痰热等是扰及心脉的重要病理因素。
心身劳累、夜间睡眠、**改变、情绪激动、胃气上逆、便秘等都是房颤的诱发因素。
三、辨证施治
1.阴虚火旺证
主症:心悸怔忡、胸闷气短、阵发性房颤多在夜间发生,口干口苦,夜间或白天多汗阵发,汗出多发生在头颈项部身体上部,烦躁失眠,背胀灼热,便秘,舌红苔少,脉三**调、细数。
治则:滋阴降火。
方药:当归六黄汤和酸枣仁汤加减。
生地黄15 g,当归12 g,黄连12 g
黄芩12 g,黄柏15 g,黄芪15 g
炒酸枣仁30 g,知母12 g
紫石英15 g,生牡蛎15 g,麦冬15 g
五味子9 g,丹参15 g,甘草6 g
水煎服,日1剂。
若合并血压升高、头晕头痛等阴虚阳亢者,加钩藤30 g,白芍15 g,白蒺藜15 g,菊花15 g。
2.气阴两虚证
主症:心悸怔忡、胸闷气短、乏力、口干、便秘或大便不爽、活动劳累时多汗,易感冒,舌淡苔白,脉三**调、沉弱。
治则:益气养阴复脉。
方药:炙甘草汤和黄芪生脉散加减。
炙甘草15 g,黄芪30 g,生地黄15 g
黄连9 g,麦冬15 g,五味子9 g
玄参15 g,浮小麦15 g
生牡蛎15 g,丹参15 g,白术15 g
防风12 g,野葛根 15 g
水煎服,日1 剂。
气虚较重者加大黄芪用量,严重者加西洋参或人参10~15 g。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胸闷气短、乏力、面白或萎黄、面色无华,化验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舌淡白,脉三**调沉细无力者为气血两虚证,
多有饮食不佳、月经量多、慢性衰弱性疾病等病史,加阿胶11 g,当归 15 g,白芍15 g,气血双补。
3. 痰热扰心证
主症: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肥胖腹大、口干苦、便秘或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三**调弦滑数。或可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肥胖等。
治则:清热化痰,宁心定悸。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半夏9g,茯苓15g,陈皮9g
枳实12g,槟榔15g,黄连9g
青蒿15g,苦参9g,大黄9g
丹参15g,甘草6g
水煎服,日1剂。
四、针对诱因调理
1.夜间睡眠时发生房颤
其原因有二:
其一是在入眠或睡醒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不稳定;
其二是平卧后回心血量增加,左房压力增大,有的患者平卧后短时间感到憋气也是心脏功能差的表现。
夜间特别是后半夜阴气较重,血流缓慢血栓形成概率增高,是心脑血管病易发时间段,称魔鬼时段,这也是房颤因素之一。
针对上述病状,可用葶苈子 15~30g强心利水,减轻左房压力;
睡前服用活血化瘀药物以及对抗血小板功能药物预防血栓发生;
对睡眠较差患者适当应用炒酸枣仁、夜交藤、合欢花、五味子、紫石英等煎服以安神定悸。
2.胃胀胃气上逆发生房颤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造成中焦气机壅滞,胃气上逆,食管反流,**心脏发生房颤。
对此,首先要告之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量不宜过饱,避免过量饮酒及**食物。
对体胖腹大、胃脘胀闷不适、食管反流者给予木香、枳实、厚朴、莱菔子、槟榔、干姜、蒲公英、白芨等煎服以理气消导。
3.多汗者发生心房纤颤
多汗有些是先天的 ,而多数患者是由于平素生活饮食起居失于调理,过食膏粱厚味煎炸上火食物,造成阴虚火旺,自主神经紊乱。
中老年女性多汗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
该类患者应少食辣椒、羊肉等辛辣易于上火之品,适当服用谷维素、维生素 B1、钙剂等;
少用参茸、阿胶等滋补之品,中药调理可选用当归六黄汤、甘麦大枣汤等。
便秘者要多食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多饮水,多运动,必要时配合服用润肠通便药物。
临床体会
通过以上调理治疗,非左房扩大严重、心肌状况很差者,
绝大多数阵发性房颤都可以逐渐减轻,以至稳定恢复正常窦性心律,甚者稳定数年不再发生。
对于持续性房颤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018-06-15 07:39:40 351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