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助手APP 百万医护都在兼职、学习、交流
立即打开

新闻播报重点谈到了阿司匹林,它为何被点名?

g****3 楼主
+关注

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其历史悠久,是应用最早、最广和最普通的解热镇痛药,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大剂量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小剂量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等。


虽然阿司匹林是百年老药,但终究是药三分毒,关于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正如这次央视新闻报道的含阿司匹林中成药不能长期服用,可能会造成凝血方面的问题,这其实恰恰就是阿司匹林不良反应之一。

所以大家购买任何药品,都要好好查看药品说明书,仔细识别药品成分,多多咨询医生和药师,不要盲目服药。


一、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临床表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较大剂量时(抗风湿治疗)引起胃溃疡和无痛性胃出血,原有溃疡者症状加重。


防止办法:


①可改为餐后服药,并同服止酸剂。


②合用PGE1衍生物米索前列醇可减轻溃疡发生率。


③胃十二肠溃疡及出血倾向者禁用。


2、加重出血倾向

发生机制:阿司匹林不可逆抑制环加氧酶,血小板合成TXA2的能力需要等到新生血小板补充,需7-8天,血小板凝集受抑制,出血时间延长;大量阿司匹林可抑制凝血酶原的形成,引起凝血障碍,加重出血倾向。

防止办法:

①维生素K可以预防。


②严重肝病、出血倾向、产妇、孕妇禁用。


③手术前1周停用阿司匹林。

3、水杨酸反应/水杨酸过量或中毒

临床表现:阿司匹林用量大于5g/d时,可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总称水杨酸反应,是水杨酸中毒的表现,严重者出现深大呼吸、酸碱平衡失衡、脱水、高热,甚至精神错乱。

处理方法:

①立即停用阿司匹林。


②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4、过敏反应/阿司匹林哮喘/阿司匹林不耐受

临床表现:

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休克


②服药后出现呼吸困难,诱发哮喘患者的哮喘发作;


③有的是“阿司匹林过敏+哮喘+鼻息肉”三联征。


发生机制:不是抗原抗体反应为基础的过敏反应,是PG合成受阻后花生四烯酸生成的白三烯等内源性支气管收缩物质增多,诱发哮喘。

诱发哮喘的治疗:

①哮喘、鼻息肉、慢性荨麻疹患者禁用。


②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③肾上腺治疗阿司匹林哮喘无效。


5、对肾脏的影响

临床表现:少数伴有心、肝、肾损害的老年人,即使用药前肾功能正常,也可引起水肿、多尿等肾小管功能受损的症状,偶见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衰。

发病机制:

①患者存在阴性肾损害或肾小球灌注不足;


②阿司匹林抑制PG,取消了PG的代偿机制,而出现水肿症状;


③与剂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250ug/mL时易发生。


6、瑞夷综合征

在儿童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使用阿司匹林退烧时,偶可引起急性肝脂肪变性-脑病综合征(瑞夷综合征),以肝损害合并脑病为突出表现,预后较差。


防止:病毒感染患儿禁用用阿司匹林退烧,需要用对乙酰氨基酚代替。


7、引发痛风发作

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减少尿酸排泄,引起尿酸渚留,引发易感者痛风发作。

二、药物相互作用


1、与双香豆素抗凝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竞争白蛋白结合位点,而至游离血药浓度增高,易诱发溃疡和出血。尤其肾上腺皮质激素,与阿司匹林有药效学协同作用。与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合用引起低血糖。

2、与**、青霉素、甲氨碟呤等弱碱性药物合用,竞争肾小管主体分泌载体,增加各自游离血药浓度。

3、可降低丙磺舒的排尿酸作用,丙磺舒也可降低水杨酸自肾脏的排泄率。

4、糖皮质激素可增加水杨酸盐的排泄,同用时为了维持本品的血药浓度,必要时应增加本品的剂量。本品与激素长期同用,尤其是大量应用时,当激素减量或停药时可出现水杨酸反应(salicylism),甚至有增加胃肠溃疡和出血的危险。

5、乙醇可加强阿司匹林所致的出血时间延长及胃出血。饮酒者服用治疗量阿司匹林,会引起自发性前房出血,所以创伤性前房出血患者不宜用阿司匹林。


6、降低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

7、用碳酸酐酶抑制剂治疗青光眼时,阿司匹林可促使发生代谢性酸中毒。长期大量用药时应定期检查红细胞压积、肝功能及血清水杨酸含量测定。


三、哪些人群不宜服用阿司匹林?

1、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和脑溢血者,禁服阿司匹林。

2、近期内有手术史,特别是做过眼科、内脏、颅脑手术者禁服。

3、平时有出血倾向者,如牙龈或皮肤出血者,不宜服用。

4、有哮喘病史,对阿司匹林过敏者不宜服用。

5、孕妇不宜服用。孕后三个月内服用可引起胎儿异常;定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并有较大出血危险,在分娩前2-3周应禁用。

6、70岁以上老年病人多有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出血,不宜服用。

7、患有严重动脉硬化伴高血压者,不宜长期服用。

8、高血压患者血压没有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者,不宜长期服用。否则,脑出血的机会明显增加。

具体是否需要服用,要结合临床风险和获益情况综合判断和选择。

评:其实还有一个医药回扣问题,进口的贵有回扣就叫心血管患者一生服用!

2018-05-16 20:42:34  30124 浏览
全部评论
g****3 抢首赞
我在西安大医院见到大夫每个人都是阿司匹林肠溶片要终生服用,有些患者胃不好,那就给些拉唑类和铋剂。我给个别人建议可以用用脂必妥,也起到软化血管作用,对消化系统没有啥影响。
2018-05-17 08:25:52·陕西省 回复
g****3l****0:我推荐的就是中药制剂,发挥中医药特长道路漫漫,有些说法西医是主导!回复
l****0:你提到的“脂必妥”,我搜索的同类的还有"血脂康“,好像都是中药。原来我不知道,看来,应该注重一下该类药了。不知价格贵不贵?回复
l****0 抢首赞
看来新闻播报的点名是很有普遍意义的。我出院时,医生就告诉我一直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我就没有照办,因为他的话不符合逻辑,明显具有片面性。我是服用一个月,挺一个月的。从这篇文章来看,进一步证明我的做法是正确的。
2018-05-17 05:10:22·黑龙江省 回复
登录后查看全部评论
4
热门推荐
“AI”看病,医生放心吗?
医术高低看职称?
科室收入情况如何?
医生遇到期待高的病人家属,该迎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