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第一站病史采集应试方法!
模板+整齐+要点全面=高分
乡村全科类病史采集答题纸 |
(一)现病史 |
(二)相关病史 |
所谓的万能模板:
现病史 | 病因诱因 | 精神心理诱因:情绪变化、紧张等 |
主要症状特点 | 部位、性质、程度(次数、缓急)、类型、时间规律(起病、持续或加重时间),影响因素(加重或缓解因素)、发展及演变等(3分) |
现病史 | 伴随症状 | 伴随症状与主、次要症状需有相关性,包括有临床意义的阴性症状(鉴别诊断用)如腹痛问是否伴呕吐、腹泻、发热(2分) |
诊+疗经过2分 | 是否到其它医院就诊过,做过哪些检查(医院的检查项目)1分(小技巧:不记得哪些检查,写血尿便三大常规、胸片、心电图总能沾上边!) | |
用药情况,疗效如何,具体治疗“药物”方法、用量、疗效(小技巧:不会写,都写“未经正规治疗”) | ||
一般情况 | 饮食、睡眠、二便、体重、精神状态等(1分)注意位置变了 |
伴随症状的小结:
所有系统的万金油:发热、乏力
呼吸系统的症状:胸痛、胸闷,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咽痛
循环系统的症状:胸痛、心悸、双下肢水肿、腹痛、头晕、乏力
消化系统的症状:腹痛、恶心与呕吐、呕血与便血、腹泻与便秘、黄疸、消瘦
泌尿系统的症状:无尿、少尿与多尿、尿急、尿频、尿痛、血尿,水肿,泡沫尿
血液系统症状:皮肤黏膜出血、发热、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有无其它部位出血)
内分泌系统症状:消瘦、多饮、多食、多尿、心悸、怕热、多汗
风湿系统的症状:关节痛、腰痛、结节红斑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抽搐与惊厥、肢体活动障碍、失语、眩晕、意识障碍
相关病史(3分) | 药物过敏史、手术史、传染病史、冶游史等 |
有无类似发作史,有无遗传病史,有无**家族史,心肝肾病史,慢性**病史,烟酒嗜好,必要时女性病人应询问月经史、婚育史,婴幼儿询问喂养史、生长发育) |
每个症状的答题规律
1.发热程度和热型(每日体温变化规律),有无畏寒、寒战。
2.疼痛具体部位、程度、性质,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
(1)头痛:具体部位、性质、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
(2)胸痛:具体部位、性质、程度、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有无放射,加重或缓解因素(与活动、呼吸的关系)。
(3)腹痛具体部位、性质、程度、发作频率、有无放射痛,与排便的关系,加重或缓解因素(与饮食的关系)。
(4)咽痛发生的时间、性质(是锐痛还是钝痛),咽痛有无放射到其他部位如耳部,吞咽时咽痛有无加重
3.咳嗽与咳痰
(1)咳嗽:性质、音色、程度,发生的时间和规律,加重或缓解因素。有无咳痰,痰的性状和量。
(2)咳痰:性状、量、颜色、有无异味,有无季节性,加重或缓解因素。
4.咯血痰中带血的量、颜色、性状。此次咯血的急缓、性状和量。
5.恶心与呕吐恶心与呕吐发生的关系;呕吐发生的时间、频率,是否呈喷射性,呕吐物气味、性状和量,加重或缓解因素。——容易超纲考察
6.便血
黑便:次数、量、具体性状。
鲜血便:次数、颜色、性状
7.腹泻:每日大便次数、量、形状,加重或缓解因素。
8.黄疸发生部位、颜色,有无巩膜黄染,皮肤瘙痒和皮肤黏膜出血。
9.无尿、少尿与多尿
(1)无尿与少尿:减少速度及具体尿量,有无泡沫尿,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
(2)多尿:增多速度及具体尿量,有无泡沫尿,有无尿频、尿急、尿痛。
10.尿急、尿频、尿痛
(1)尿急:程度,有无排尿困难、溢尿。
(2)尿频:排尿频率、每次排尿量,与尿急的关系。
(3)尿痛:具体部位、性质、程度、出现的时间。
11.血尿具体尿色,有无血凝块,是否为全程血尿,呈间歇或持续性。
12.意识障碍程度、发生的经过及变化情况。
备考策略
考试时时间有限,需要对模板熟悉,考试时方可工整整齐写完整
小技巧是在实在不会情况下用
考生丢分点:
①题号写错
②书写不工整扣去印象分
③问诊内容不全面
【基本操作技能】20分
例:胸膜腔穿刺术(在医学模拟人上操作)(20分)
(1)患者**正确(3分);
①穿刺前先测量血压。(1分)
②模拟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2分)
(2)穿刺点选择正确:穿刺点选在左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
(3)消毒、铺巾、局麻、无菌操作正确(8分);
常规消毒皮肤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直经约15厘米。(1分)
戴无菌手套: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4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5分)
覆盖消毒洞巾。抽取2%利多卡因5毫升在穿刺点的下—肋骨上缘模拟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2分)
(4)模拟穿刺操作正确(4分)
考生以左手食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遗括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刺,转动三通活拴进行抽液。首次抽液不超过600毫升,以后每次不超过l000毫升。(1分)
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1分)
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连接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穿刺进入胸膜腔后再接注射器,松开钳子,抽液。(1分)
抽液结束时,按压、穿刺口消毒,局部用消毒纱布覆盖、按压后固定。(1分)
(5)术后处理正确(1分)
术后再次测血压。严密观察,当可能发生胸部压迫、气胸,或昏厥等症状须立即诊治。
(6)提问:胸膜腔穿刺术临床意义?(1分)答:常用于查明胸腔积液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给药等。
胃大部切除术的消毒铺巾:
上腹部手术消毒范围应达到:上至两**连线,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的区域。操作者站立于患者的右侧,先将消毒液倒入肚脐少许,由腹部中线开始,至上而下,由内向外进行涂擦,涂擦至脐部时注意绕过脐部;
涂擦过程中应当注意:上到下只涂擦一遍,不能反复来回涂擦;“由内向外”是由腹部中线向腋中线沿纵轴方向进行涂擦,左右交换进行,直到涂擦完整个消毒区;第一遍消毒完毕后,更换消毒棉球或纱布,做第二和三遍消毒,第二和第三遍消毒时,都不能超出上一遍的范围;三遍消毒完毕,翻过卵圆钳用棉球的另一侧将肚脐内的消毒液蘸干。覆盖手术区的无菌巾一共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沿切口四周覆盖的四块小方巾;第二种:是在切口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覆盖的两块中单;最后一种:是覆盖患者全身的大单。
其中,覆盖小方巾时最容易出错,这里作为关键步骤重点讲解:在覆盖小方巾前,需要先将小方巾沿虚线长轴方向反折,形成如右侧的长方形结构;反折面在覆盖时,要朝向下方,直接覆盖在患者的皮肤上;同时,反折端必须放置在切口侧。
铺巾的顺序是:若操作者穿的是洗手衣:铺小方巾时,先铺患者的会阴侧,再铺对侧、然后铺头侧,最后铺靠近铺巾者一侧。若操作者已穿好手术衣,在铺小方巾时,则先铺靠近铺巾者一侧,然后铺会阴侧、再铺对侧,最后铺患者头侧。沿切口四周铺好小方巾后,在拟定切口的上方和下方各覆盖一块中单,最后覆盖大单。
肥皂水刷手法:
首先,用清水冲洗双手及手臂,然后用已无菌消毒的毛刷,取适量消毒肥皂液,从指尖至肘上10cm处,由远及近,顺序刷洗;其方法沿用分段刷手法,先从双手指尖开始,刷洗时应特别注意甲缘、甲沟等处;然后刷洗手掌及手背,在刷洗手背时,由于手背皮肤纹理较深,应注意避免遗漏;接着刷洗指蹼,在整个刷洗过程中,用力要适中,均匀一致,按双手、前臂和肘上的顺序,双手交替逐渐上行,不留空白,直至肘上10cm;整个刷手的过程一共刷三遍,每一遍都要比上一遍低2cm,分别为肘上10cm、8cm和6cm。
刷洗后再用清水冲洗,注意水流不能逆流到双手,必须保持手高肘低位;
冲洗后,取无菌毛巾由手向前臂、肘部至肘上6cm的顺序擦干,先擦干一侧,然后更换毛巾再擦净另一侧,擦过肘部的毛巾不能再接触手和前臂。
最后,将手至肘上6cm的区域,浸泡在70%的酒精中5分钟,浸泡后保持拱手姿势,待其自然晾干。
碘伏刷手法:
按普通洗手方法将双手及前臂用肥皂和清水洗净。用消毒的软毛刷蘸取碘伏刷手。刷手的顺序采取三段法即:双手、双侧前臂、双侧上臂。双手交替向上进行,顺序不能逆转,不能留空白区。刷手范围为肘上6cm,共5min。重点刷双手,从拇指的桡侧起逐渐到背侧、尺侧,依次刷完五指和指蹼,然后再刷手掌、手背、前臂和肘上。
刷手后,两手分别用两条无菌毛巾擦净,先擦双手,再将毛巾对折成三角形,握住两端擦干手臂,注意顺序是由远端向近心端擦拭。擦干一侧手臂后,更换毛巾,再用同样的方法擦干另一侧手臂。用碘伏均匀涂于两手和前臂至肘部。先涂抹前臂及肘部,再涂抹双手。最后双手保持拱手姿势自然晾干,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注意事项:
1.考场上必须向考官口述:“换鞋、穿刷手衣、戴帽子、口罩,并将洗手衣衣袖挽至肘上10cm处”。
2.肥皂水刷手法,刷洗范围是由指尖至肘上10cm;一共刷洗三遍,每一遍刷洗范围比上一遍低2cm,分别为肘上10cm、8cm和6cm;
3.碘伏刷手法,在碘伏刷手前,必须用肥皂水采用七步洗手法将双手和手臂先清洗一遍,然后再用碘伏刷手三遍。每一遍的刷洗范围都是由指尖至肘上6cm;
4.在用无菌毛巾擦干手臂时,需要注意:将无菌毛巾对折成三角形后,需要将三角形尖端置于指尖处,三角形底边置于手腕处,然后沿手臂向上擦拭;如果上述位置放置错误,在擦到上臂时,三角形尖端会接触衣袖,导致无菌毛巾污染。
穿手术衣:
(1)取一件折叠的手术衣,手不得触及下面剩余的手术衣,远离胸前及手术台和其他人
员,用双手分别提起手术衣的衣领两端,轻抖开手术衣,有腰带的一面向外。
(2)将手术衣略向上抛起,顺势双手同时插入袖筒,手伸向前,不可高举过肩,待巡回护士在后面协助穿衣,使双手伸出袖口(若为无接触戴手套,双手不伸出袖口),不得用未戴手套的手拉衣袖或接触其他处。
(3)穿好手术衣后,稍弯腰,使腰带悬空,两手交叉提起腰带中段(腰带不要交叉),巡回护士在侧后接住手术衣带端头,并在背后系紧衣带,避免接触手术衣的其他部分。
(4)穿好手术衣、戴好手套,在等待手术期间,双手拱手置于胸前。双手不可高举过肩、
垂于腰下或双手交叉放于腋下。
(5)穿一次性使用的包背式手术衣时,穿上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后自行解开并提起前襟的
腰带,将右手的腰带递给已戴好手套的手术人员,或由巡回护士用无菌持物钳夹持,自身向左后旋转一周,使腰带及连带的手术农背后部分包绕术者,穿衣者接住腰带,自行将两根腰带在左侧腰问系结。
脱手术衣:
(1)他人帮助脱衣法:自己双手抱肘,由巡回护士将手术衣肩部向肘部翻转,然后再向手的方向扯脱,如此则手套的腕部就随着翻转于手上。
(2)个人脱手术衣法:左手抓住右肩手术衣,自上拉下,使衣袖翻向外。如法拉下左肩手术衣。脱下全部手术衣,使衣里外翻,保护手臂及洗手衣裤不被手术衣外面所污染。最后脱下手术衣扔于污衣袋中。
【注意事项】
1.先穿无菌手术衣,再戴无菌手套。
2.应在手术室内比较空旷的区域穿无菌手术衣。
3.如无菌手术衣接触到未消毒的物品,应及时更换。
4.穿上无菌手术衣、戴上无菌手套后肩部以下、腰部以上、腋前线前、双上肢为无菌区。
戴无菌手套:
1.已经穿好无菌手术衣。
2.选取与自己手尺寸相当的手套。
3.术者取出内层套袋。用左手自手套袋内捏住两只手套套口的翻折部而一并取出之。先将右手伸入右手手套内,再用已戴手套的右手指插入左手手套的翻折部,以助左手伸入手套内。整理双手衣袖口,避免触及腕部皮肤,将手套翻折部翻回盖住手术衣袖口。
【注意事项】
l.选用适合自己的手套,手套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手术操作。
2.在未戴手套前,手不能接触手套外面,戴好手套后,手套外面不能接触皮肤。
3.如手套外面有滑石粉,需用无菌盐水冲净。
4.手术开始前,可在空旷区域双手放于胸前。
切开:
1.皮肤切开切开皮肤时不可使皮肤随刀移动,术者应该左手拇、示两指分开,绷紧固定切口两侧皮肤(较大切口应由主导和助手用左手掌边缘或纱布垫相对应地压迫皮肤),右手执刀与皮肤垂直切开。
2.切开用力要均匀,皮肤、皮下组织一次切开,避免多次切割致伤口不整齐。
3.要点是垂直下刀、水平走刀、垂直出刀、用力均匀。
缝合:
1.单纯缝合法:
(1)单纯间断缝合法最常用,常用于皮肤、皮下组织、腹膜及胃肠道等的缝合。
(2)单纯连续缝合法节省用线及时间,常用于皮肤、皮下组织、腹膜及胃肠道等的缝合。
(3)“8”字形缝合法:两个间断缝合,结扎较牢固且可节省时间,常用于缝合腱膜及缝扎止血。
(4)连续扣锁缝合法:闭合及止血效果较好,常用于胃肠道吻合时后壁全层缝合。
2.内翻缝合法缝合后切口内翻,外面光滑,常用于胃肠道吻合。
(1)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
(2)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连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连续全层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
(3)荷包口内翻缝合法
3.外翻缝合法缝合后切口外翻,内面光滑。常用于血管吻合、腹膜缝合、减张缝合等。
(1)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法;
(2)间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法;
(3)连续外翻缝合法。
结扎
单手打结、双手打结、器械打结。
1.方结:特点是结扎线来回交错,第一个结与第二个结方向相反,着力均匀,不易滑脱,用于小血管和各种缝合时的结扎。
2.三重结:在平结的基础上再重复一个结,共三个结,第二个结合第三个结方向相反,加强了结扎线间摩擦力,防止结线松散滑脱,用于较大血管的结扎。重复两个二重结即为四重结,仅在结扎特别重要的大血管时采用。
3.外科结:打第一个结时缠绕两次,打第二个结时仅缠绕一次,其目的是让第一个结摩擦力增大,打第二个结时不易滑脱和松动,使结扎更牢固。大血管或有张力缝合后的结扎强调使用外科结。
压迫止血
1.指压止血法:抢救者用手指把出血部位禁断的动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首选止血方法。止住血后,应根据具体情况换用其他止血方法。
2.加压包扎止血法:伤口覆盖无菌敷料后,再用纱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垫,置于无菌敷料上面,然后再用绷加压包扎止血法带、三角巾等紧紧包扎,以停止出血为度。这种方法用于小动脉以及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出血。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
3.填塞止血法:用无菌的棉垫、纱布等,紧紧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等进行加压包扎,松紧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宜。本法用于中等动脉。大、中静脉损伤出血,或伤口较深、出血严重时,还可直接用于不能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的出血部位。
4.止血带止血法:是四肢较大动脉出血时救命的重要手段,用于其它止血方法不能奏效时。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
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应绷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带,以免压迫神经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
(4)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松2~3min;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
(5)要有上止血带的标志,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用止血带止血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置,防止出血处远端的肢体因缺血而导致坏死。
结扎止血
1.单纯结扎止血:先用止血尖钳夹出血点,然后将丝线绕过止血钳下的血管和周围少许组织,结扎止血。结扎时,持钳者应先抬起钳柄,当结扎者将缝线绕过止血钳后,下落钳柄,将钳头翘起,并转向结扎者的对侧,显露结扎部位,使结扎者打结方便。当第一道结收紧后,应随之以放开和拔出的动作撤出止血钳。结扎者打第二道结。遇到重要血管在打好第一道结后,应在原位稍微放开止血钳。以便第一道结进一步收紧,然后再夹住血管,打第二道结,然后再重复第二次打结。
2.缝扎止血:适用于较大血管或重要部位血管出血。先用止血钳钳夹血管及周围少许。组织,然后用缝针穿过血管端和组织并结扎,可行单纯缝扎或8字形缝扎。缝扎打结较普通结扎更加不容易滑脱。
清创术:
操作前,手术者洗手、戴好帽子、口罩、双手戴无菌手套。
首先,一手持无菌纱布覆盖病人伤口,另一手用纱布或无菌毛刷蘸肥皂水清洗伤口周围皮肤,注意勿使冲洗肥皂水流入伤口内;再以碘伏反复擦洗,严重污染伤口可反复刷洗,直到清洁为止。
去除覆盖伤口的无菌纱布,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然后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做第二次冲洗,待创面呈现泡沫后,再次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污染严重时,可反复冲洗;最后擦干伤口内的冲洗液及伤口周围皮肤,初步检查伤口情况。
检查伤口时,应向考官口述以下内容:①需要观察伤口内有无血凝块及异物;②伤口的深度;③有无合并神经、血管、肌腱及骨骼损伤;④伤口有无活动性出血,若合并出血时应予以止血,若创面有大量出血时,可使用止血带止血。
上述伤口初步检查完成后,需要脱掉之前的手套,并对双手臂做消毒处理,然后才能进行下面操作。
消毒双手后,以无菌持物钳夹取碘伏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一般消毒3遍;注意,勿使消毒液流入伤口内,然后铺盖无菌洞巾。
此时,术者再次戴无菌手套,用2%利多卡因沿伤口行局部浸润麻醉;
局部麻醉后,清理伤口,用手术剪刀清除伤口周围不整齐的皮肤边缘1~2mm,失去活力呈灰白色或不出血呈紫色的皮肤应予以去除。若切口过小,应扩大切口充分暴露。一般从伤口两端沿纵轴延长,有时需根据功能和外观选择延长切口的方向,尽量取净伤口内的异物,剪除伤口内失去活力的组织,由浅入深仔细清除,凡夹捏不收缩,切开不出血或无颜色改变的肌肉组织,都要彻底清除。伤口彻底清理后,再次使用生理盐水及3%过氧化氢冲洗伤口。
遵循清创缝合原则,凡伤后6~8小时以内,污染较轻的伤口,应行一期伤口缝合,缝合时由深层向浅层按局部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缝合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垂直进针,沿针形弧度挽出”的原则,避免遗留无效腔,防止血肿的形成;缝合时松紧度要适宜,以免影响局部血运。伤口表浅,止血良好,缝合后没有无效腔的“清洁伤口”一般不必放置引流物,若伤口较深,损伤范围较大的污染伤口,应放置引流物。
用间断缝合法缝合皮下组织后,对齐皮缘,挤出皮下积血,再次使用70%乙醇消毒皮肤,覆盖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包扎固定。
导尿(女):
操作步骤(以气囊导尿管操作为例)
操作前,带好帽子、口罩、向考官口述洗手。
操作者将所用物品携至床旁,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取得病人同意,协助病人取仰卧位,两腿外展曲膝,暴露外阴。
取上层的清洁外阴消毒包,放置在病人的两腿间,打开后,操作者左手戴无菌手套,将碘伏棉球倒入治疗碗内,右手持无菌钳,夹取碘伏棉球对外阴做第一遍消毒。消毒的顺序是:先消毒**、然后分别消毒两侧大**、小**、尿道外口;最后一个棉球由尿道外口消毒至**部。消毒完毕后,撤走污物盘,脱掉手套。
取下层的消毒导尿包,置于病人两腿间;打开后,双手带无菌手套,铺盖无菌洞巾,要求使无菌洞巾与导尿包布的内层,形成一个无菌区。然后取20ml注射器连接导尿管“侧方接口”注入无菌生理盐水,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使用液体石蜡油润滑导尿管前端后备用;右手持镊子夹取碘伏棉球,自尿道外口开始,由内向外,自上而下,先后消毒尿道外口和小**,最后再次消毒尿道口。第二遍消毒结束后,嘱病人张口呼吸,右手持无菌钳,夹取导尿管前端,缓缓插入尿道约6~8cm,见到尿液流出后,再插入7~10cm,以保证导尿管前端的气囊完全进入到膀胱内,然后向导尿管注入15~20ml生理盐水使前端气囊膨胀,轻拉导尿管有阻力感时,即证实导尿管固定于膀胱内。
导尿(男):
操作前,带好帽子、口罩、向考官口述洗手。
操作者将所用物品携至床旁,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取得病人同意,协助病人取仰卧位,将中单置于病人臀下。
取上层清洁外阴消毒包,放置在病人的两腿间,打开后,操作者左手戴无菌手套,将碘伏棉球倒入治疗碗内,右手持无菌钳,夹取碘伏棉球对外阴做第一遍消毒。
先消毒**,**和阴囊,然后,左手以无菌纱布裹住**,翻开包皮,向后旋转涂擦尿道口、**和冠状沟。消毒完毕后,撤走污物盘,脱掉手套。
取下层导尿包,置于病人两腿间;打开后,双手带无菌手套,铺盖无菌洞巾,要求使无菌洞巾与导尿包布的内层,形成一个无菌区。
然后,用20ml注射器向导尿管侧方的“气囊接口”注入无菌生理盐水,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使用液体石蜡油润滑导尿管前端备用,将碘伏棉球倒入治疗碗内,左手取无菌纱布裹住**并提起,自尿道外口开始,由内向外,依次消毒尿道外口,**和冠状沟,每个部位只限用一个棉球。
消毒完毕后,右手用无菌钳,夹取导尿管前端,缓缓插入病人尿道,插入尿道深度为15~20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7~10cm,以保证导尿管前端的气囊完全进入到膀胱内,然后取20ml注射器向导尿管侧方“气囊接口”内,注入15~20ml生理盐水,使前端气囊膨胀,轻拉导尿管有阻力感时,即证实导尿管固定于膀胱内,最后,清理操作用物,将引流袋固定在床旁,协助病人整理好衣物,询问病人感受。
脓肿切开术:
首先戴好帽子、口罩,无菌手套;
持无菌镊子,夹取碘伏棉球,以脓肿为圆心,由外向内,行常规消毒皮肤3遍,消毒范围包括脓肿周围15cm厘米的区域;
消毒完成后,覆盖无菌洞巾,行局部浸润麻醉。取2%利多卡因,沿拟定的手术切口一端进针,回抽无血后打一小皮丘,然后沿切口线进针,在皮下注射局麻药物,由远处向脓腔附近缓慢推进,直至切口的另一端。
待局部麻醉后,在脓肿上方、波动感最明显处,垂直向下进刀,先行引流出一部分脓液,以减轻局部皮肤的张力,然后翻转刀片,使刀刃向上,反挑切开脓肿,将其逐步扩大成一个大切口,起到彻底排除脓液的作用。
脓液排出后,以手指伸入脓腔,探查脓腔大小、形状;脓腔内有纤维隔膜时,可用止血钳行钝性分离,使之变成为单一的大脓腔,利于引流。充分暴露脓腔后,需要对脓肿进行冲洗;冲洗的方法是:先用生理盐水做第一遍冲洗,然后再用双氧水做第二遍冲洗,待创面呈现泡沫后,用生理盐水做第三遍冲洗,脓液较多时,可以反复冲洗,直到创面脓液清洗赶紧;
创面冲洗赶紧后,填塞引流纱布,填塞纱布时不要填塞过紧,防止引流不畅,另外,尽量选用完整连续的长条形纱布,以便取出时,防止个别小纱布遗留在伤口内,最后,将伤口覆盖纱布,清理周围皮肤,行局部包扎即可。
脂肪瘤切除术:
沿皮纹切开脂肪瘤的表面皮肤。用弯止血钳沿瘤体包膜分离肿瘤,钳夹及结扎所有见到的血管。脂肪瘤多呈多叶状,形态不规则,应注意完整地分离出具有包膜的脂肪瘤组织。用组织钳提起瘤体分离基底,切除肿瘤。止血后,分层缝合切口。
小夹板固定:
1.上臂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
固定前,先在伤侧肢体上覆盖医用棉垫,然后将夹板放置在肢体的外侧,并用绷带固定;固定时注意:先固定远折端,再固定近折端,以减少患肢充血水肿。绷带松紧度以能够上下移动1cm为宜。
完成上述步骤后,用一条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将前壁屈曲悬吊于胸前,以保持前壁功能位,然后再用另一条三角巾将患肢固定于胸廓,最后在对侧腋下打结固定即可。
2.前壁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
首先准备四块小夹板,其长度要超过肘关节和手腕。在固定前,先在夹板与伤侧肢体间覆盖医用棉垫,然后将四块小夹板分别放置在前臂的内侧、外侧、前侧和后侧,并用绷带固定;固定时注意:先固定远折端,后固定近折端,以减少患肢充血水肿,绷带松紧度以能够上下移动1cm为宜。
完成上述步骤后,同样用一条三角巾将患肢屈曲悬吊于胸前即可。
清创缝合术:
操作前,手术者洗手、戴好帽子、口罩、双手戴无菌手套。
首先,一手持无菌纱布覆盖病人伤口,另一手用纱布或无菌毛刷蘸肥皂水清洗伤口周围皮肤,注意勿使冲洗肥皂水流入伤口内;再以碘伏反复擦洗,严重污染伤口可反复刷洗,直到清洁为止。
去除覆盖伤口的无菌纱布,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然后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做第二次冲洗,待创面呈现泡沫后,再次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污染严重时,可反复冲洗;最后擦干伤口内的冲洗液及伤口周围皮肤,初步检查伤口情况。
检查伤口时,应向考官口述以下内容:①需要观察伤口内有无血凝块及异物;②伤口的深度;③有无合并神经、血管、肌腱及骨骼损伤;④伤口有无活动性出血,若合并出血时应予以止血,若创面有大量出血时,可使用止血带止血。
上述伤口初步检查完成后,需要脱掉之前的手套,并对双手臂做消毒处理,然后才能进行下面操作。
消毒双手后,以无菌持物钳夹取碘伏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一般消毒3遍;注意,勿使消毒液流入伤口内,然后铺盖无菌洞巾。
此时,术者再次戴无菌手套,用2%利多卡因沿伤口行局部浸润麻醉;
局部麻醉后,清理伤口,用手术剪刀清除伤口周围不整齐的皮肤边缘1~2mm,失去活力呈灰白色或不出血呈紫色的皮肤应予以去除。若切口过小,应扩大切口充分暴露。一般从伤口两端沿纵轴延长,有时需根据功能和外观选择延长切口的方向,尽量取净伤口内的异物,剪除伤口内失去活力的组织,由浅入深仔细清除,凡夹捏不收缩,切开不出血或无颜色改变的肌肉组织,都要彻底清除。伤口彻底清理后,再次使用生理盐水及3%过氧化氢冲洗伤口。
遵循清创缝合原则,凡伤后6~8小时以内,污染较轻的伤口,应行一期伤口缝合,缝合时由深层向浅层按局部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缝合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垂直进针,沿针形弧度挽出”的原则,避免遗留无效腔,防止血肿的形成;缝合时松紧度要适宜,以免影响局部血运。伤口表浅,止血良好,缝合后没有无效腔的“清洁伤口”一般不必放置引流物,若伤口较深,损伤范围较大的污染伤口,应放置引流物。
用间断缝合法缝合皮下组织后,对齐皮缘,挤出皮下积血,再次使用70%乙醇消毒皮肤,覆盖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包扎固定。
胸腔穿刺术:
操作前带好帽子、口罩,向考官口述洗手;病人取坐位,面向椅背,前额伏于前臂上,保持自然、匀速呼吸。
首先,沿肩胛下角线确定穿刺部位,一般取第7~8肋间、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的部位进行。双手带无菌手套,以穿刺点为圆心,做常规消毒;消毒的范围直径不得小于15个cm,一共消毒3遍;
消毒完毕后,覆盖无菌洞巾;选取2%利多卡因做局部浸润麻醉,
麻醉进针部位沿第8肋骨上缘进行;局部麻醉的方法为:先行穿刺点斜行进针,在皮下打一小皮丘,然后垂直缓慢进针,直至胸膜逐层麻醉,进针的同时要注意:边进针边回抽,以避免针头误入血管。
麻醉至胸膜层后,将穿刺针橡胶管上的夹闭器关闭,然后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缓慢、垂直进行穿刺,当针峰抵抗感消失时,表明已穿入胸膜腔。此时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止操作过程中刺入过深,损伤肺脏。
然后,使用50ml注射器连橡胶管,打开夹闭器,缓慢抽取胸腔积液,一般首次抽液量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抽液不超过1000ml,若是诊断性穿刺抽液,抽液量要控制在50~100ml。抽液结束后,先关闭橡胶管上的夹闭器,然后,将注射器中的胸水注入试管送检;最后,缓慢拔出穿刺针,局部按压后,再次消毒穿刺点皮肤,覆盖无菌纱布,移去洞巾,固定好胶布即可。
腹腔穿刺术:
1.术前嘱咐患者排尿,以防止术中穿刺损伤膀胱;并告知穿刺目的;
2.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暴露穿刺部位;
3.操作者戴好帽子、口罩、洗手、带无菌手套。
首先作常规皮肤消毒:以穿刺点为圆心,向外周作环形消毒,消毒范围为直径15cm的区域,一共消毒三遍。
消毒完成后,覆盖无菌洞巾,选用2%利多卡因从皮肤至腹膜壁层做局部浸润麻醉。局麻后,右手持针,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先垂直进针至皮下,然后倾斜45°~60°角进针1~2cm,最后再垂直刺于腹膜层,当针锋抵抗感消失时,表明穿刺成功;此时助手用止血钳固定针管;再连接注射器缓慢抽取腹水送检;待抽液结束后,拔出穿刺针,并按压穿刺点5分钟,最后用胶布固定即可。
腰椎穿刺术:
首先协助患者侧卧于病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双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
然后确定穿刺部位:一般取“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即:第3~4腰椎棘突间隙作为进针部位。(也可上移或下移一个腰椎间隙)
完成上述步骤后,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皮肤2~3遍;消毒时以穿刺点为圆心,由内向外,消毒直径15cm的区域;
消毒后,覆盖无菌洞巾,选取2%利多卡因做局部浸润麻醉,先在穿刺点斜行进针,在皮下打一小皮丘,然后垂直缓慢进针,直至椎间韧带逐层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后,以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垂直背部缓慢刺入。进针深度成人约4~6cm(儿童则为2~4cm)。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明针头已穿过硬脊膜,此时将针芯慢慢抽出,可见脑脊液流出;
然后连接测压管,测量脑脊液压力。正常情况下,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2O(或40~50滴/分钟)。
撤去测压管,将针芯插入穿刺针,再根据检测要求收集适量脑脊液送检。
最后,缓慢拔出穿刺针,用无菌纱布覆盖按压穿刺点3~5分钟,并用胶布固定。
穿刺结束后,嘱咐患者去枕平卧(也可取俯卧位)休息4~6小时,以避免引起低颅压性头痛。
骨髓穿刺术:
1.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2.嘱患者取平卧位,暴露穿刺部位;
3.操作者洗手、戴好帽子口罩、无菌手套。
首先,常规消毒局部皮肤,以穿刺点为圆心,由内向外做环形消毒,消毒范围直径为15cm的区域;一般要求消毒2~3遍。
消毒完成后,覆盖无菌洞巾,选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浸润麻醉。麻醉的方法是:先斜行进针,在皮下打一小皮丘,然后垂直进针,边进针边回抽,直至骨膜逐层麻醉。
注射局麻药物后,检查穿刺针,旋转固定器,将针头长度调整为1.5cm。然后,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针向骨面垂直刺入,针尖接触骨质后,左右旋转针体,缓慢钻刺,当感到阻力消失、穿刺针在骨内固定时,表示针尖已进入髓腔。
此时拔出针芯,放在无菌弯盘内,连接20ml无菌干燥注射器,缓慢抽吸0.1~0.2ml骨髓液。然后重新插入针芯,再将骨髓液滴在载玻片上,迅速作骨髓液涂片备用。
最后,左手取无菌纱布置于针孔处,右手将穿刺针拔出,随即将纱布盖住针孔,并按压1~2分钟,并用胶布固定即可。
心肺复苏:
一、操作前准备
在心肺复苏之前,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需要判断救治环境是否安全,确认无危险因素后再接近病人;②接近病人后,操作者俯身,将面部贴近病人口鼻处,判断病人有无自主呼吸;同时拍打双肩,并呼叫病人,以此判断病人是否失去意识;③触摸颈动脉,进一步确认患者是否心跳骤停;④判定病人呼吸、心跳骤停后,应将病人放置在硬板床或其他硬质平面上,然后再进行心肺复苏。
二、胸外按压的部位
做胸外按压时,按压的部位为病人胸骨的中、下1/3交界处;“中、下1/3交界处”是指:将病人的胸骨分成三段,其中段与下段的交界点,称为“中、下1/3交界处”;按压时,一手掌根放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重叠放在其上,贴紧按压部位皮肤的手指背曲不要接触患者胸壁;两肘部伸直,使肩、肘、腕呈一条直线,借助自身的体重垂直下压,每次下压胸骨的深度应大于5cm。按压次数,成人为100次/分以上,应规律、均匀、持续。
三、开放气道的方法
开放病人气道采用的是“仰头举颏”法,具体操作方法是:操作者将左手手掌置于患者的前额,用力轻压头部使其后仰;于此同时,右手食指、中指置于患者颏骨下方,顺势向上抬起患者的下颌,使其下颌、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
四、人工呼吸的方法
开放病人气道后,行人工呼吸;具体的方法是:操作者将左手掌置于患者的前额,然后将左手拇指、食指捏紧患者鼻孔,使其完全闭合;与此同时,操作者深吸气,然后俯身,用口将患者的口唇完全包住,再深而快速的向患者口内吹气,吹气量应维持在500~600ml之间,时间应持续1秒以上,频率要求在每分钟10~12次;
在吹气的过程中,操作者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抬起;在吹气结束后,操作者需要松开捏鼻的手指,并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恢复,以胸廓的抬起和恢复来判定人工呼吸是否有效;确认无误后再进行下一次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注意事项: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平躺硬床,利于心脏按压有效;按压程度太浅不能形成有效的血液循环,按压过深发生肋骨骨折的机会增加。
穿脱隔离衣:
一、穿隔离衣
1.穿隔离衣前要戴好帽子、口罩,取下手表,卷袖过肘,洗手。
2.手持衣领从衣钩上取下隔离衣,将清洁面朝向自己,将衣领两端向外折齐,露出肩袖内口。
3.一手持衣领,另一手伸入袖内并向上抖,一手将衣领向上拉,使另一手露出来。依此法穿好另一袖。举双手将袖抖上,注意勿触及面部。
4.两手持衣领顺边缘向后扣好领扣,然后扣好袖口或系上袖带。
5.松腰带活结,从腰部向下约5cm处自一侧衣缝将隔离衣后身向前拉,见到衣边捏住,依法将另一边捏住,两手在背后将两侧衣边对齐,向一侧按压折叠,以一手按住,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压住折叠处,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打一活结,系好腰带。
6.如隔离衣衣袖过长,可将肩部纽***上。穿好隔离衣,即可进行工作。
二、脱隔离衣
1.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
2.解开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袖子塞人工作服内,暴露前臂;
3.消毒双手,从前臂至指尖顺序刷洗两分钟,清水冲洗,擦干;
4.解开衣领;右手伸入左手腕部套袖内,拉下衣袖过手,用遮盖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的外面,将右侧袖子拉下,双手转换溅从袖管内退出。
5.用左手自衣内握住双剑肩缝撤右手,再用右手握住衣领外面反折,脱出左手。
6.双手持领,将隔离衣两边对齐(如挂在半污染区的隔离衣,清洁面向外;如挂在污染区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外),挂在钩上。
【注意事项】
1.隔离衣长短要合适,如有破洞应补好。穿隔离衣前,准备好工作中一切需用物品,避免穿了隔离衣到清洁区取物。
2.穿隔离衣时,避免接触清洁物,系领子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衣领及工作帽。穿着隔离衣,须将内面工作服完全遮盖。隔离衣内面及衣领为清洁区,穿脱时,要注意避免污染。
3.穿隔离衣后,只限在规定区域内进行活动,不得进入清洁区。
4.在半污染区挂隔离衣时,不使衣袖露出或衣边污染面盖过清洁面。
5.隔离衣应每天更换,如有潮湿或被污染时,应立即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