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助手APP 百万医护都在兼职、学习、交流
立即打开

2017年的医考这七点你必须要注意!

c****0 楼主
+关注

1下定备战医考的决心

  真正的复习备考2017执业医师考试之前,你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考试真的对我很重要吗?

  如果你坚定的要做一名医生,想在医学的道路上有所发展,那么医师资格考试是必须通过的。这个考试往近了说是对自己所学所用知识的一次检验,是开启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往远了说它还关系到以后的晋级、评职称、通往更高台阶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所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下定决心,你就能全心投入到备考中去,而不会在复习和***活动产生冲突时心有不甘。

  2做好复习的物质准备

  这里包括时间、教材、笔记,复习题。抛开目的不谈,如果你真打算做一名医师,且对此孜孜不倦,那么,在看书方面就不要太节俭。趁现在时间多,不妨多买些书来看,这些医学书籍在未来你通过了医考还是有用,学无止境。而且今年的医考已经不是靠押重点就能通过的,很多考点都是看似冷门,而实际临床确实会用到的知识。

  3决不放弃的心

  医考是一场持久战,必须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有一类学生,开始的时候斗志昂扬,坚持了一周,看到别人的生活很精彩于是自己也按耐不住了,想想明年才考试现在时间太早。这类的学生,基础往往都是不太好的,意志又很薄弱,医考的内容很广泛,现在开始都是绝对不早的.

  4及时了解考试信息

  考生应随时注意考试动态,尤其是有关考试时间方面的安排,不要错过了考试报名等期限,只有这样,我们的备考才会有存在的意义

  5制定学习计划

  将所有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量化,每天规定一个时间段学习,按时完成学习的进度,严格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定,复习提醒自己要集中注意力,这样就算复习内容再多,也能够在考前完成复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学会理解记忆

  教材上的东西有很多都是要求理解的,我们要学会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善于从理解的角度上掌握问题。对概念原理应概括后记忆,容易记忆,不要原文整段记背,答题时延伸

  7练手和模考同样重要

  在对教材进行了熟悉之后,后面的练习一定不能放过。多看后面的练习,一是可以检测我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加深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再就是通过练习我们可以了解知识点出题的具体方式,培养做题的感觉。历年考题格外重要,我们一定要仔细研究。主要研究考试题型、合格标准、分值分布、命题规律、答题技巧,把握考试的命题规律。这样,我们在考场上就不再会有陌生感,在考试中才能够得心应手。金英杰医学不仅平时有练习考试,还有最严格的全真模拟考试,让你置身考场,不再畏惧考试!

  以下情况不得报考临床执业医师:

  1、卫生职业高中毕业生

  2、基础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辅助医疗类、医学技术类等相关医学类和药学类、医学管理类毕业生

  3、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书注明为非医学方向的

  4、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书证明学位是非医学的

  5、非现役军人持军队医疗、预防、医学全在.线提供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考或在军队报名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

  6、现役军人持地方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告的

  7、持《专业证书》或《学业证书》报名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

  8、1999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报考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

  附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有关规定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一)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

  (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

  (三)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三年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并推荐,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试的内容和办法由***卫生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四)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

  注:**、香港、***居民报考医师资格考试,请参阅《关于取得内地医学专业学历的**香港***居民申请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

  以上供学员参考,具体请学员以当地通知为准。

2016-10-27 21:10:33  1119 浏览
全部评论
抢沙发,发首评,稳占C位! 立即抢沙发
热门推荐
“AI”看病,医生放心吗?
医术高低看职称?
科室收入情况如何?
医生遇到期待高的病人家属,该迎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