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各医院,有条件进行中心系统开展负压吸引的科室,使用的吸引瓶毫无疑问是消毒后干燥保存备用,但是,那些没有中心负压吸引的医院和科室,仍在使用传统的那种负压吸引器进行吸痰、吸液等操作,吸引器的性能完好、消毒保存备用,历来是医院职能部门质控管理重点关注内容。
目前,在基层医院,或没有布设中心负压吸引系统的科室,临床使用的吸痰器主要仍为电动式,这种电动吸痰器通常为两用,有直吸与脚踏式两种使用方式,(吸痰时手脚并用,置管时没有负压,抽吸时踩脚踏开关,产生负压。比单纯使用直吸开关更能减少对粘膜的损伤),在临床使用上实用、有效,通常用于口咽部吸引或气管插管病人的气管吸引,以清除引起呼吸道阻塞的分泌物、血液,呕吐物等物质,使呼吸道保持畅通。适用于因疾病,昏迷,手术等自主排痰困难的患者。电动吸痰器连接有两个容量较大(4-5L)的玻璃储液广口瓶,一个储液瓶一个缓冲瓶,也有只有一个储液瓶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吸引力大、结构紧凑、便于携带、成本低、坚固耐用等特点,适用于临床护理和急救吸痰。
有临床人员对于吸痰器的使用管理存有一些疑问,今天笔者就吸痰器的临床使用话题,特地采访医院感控办主任,就此展开讨论,为临床医护人员解惑答疑。
吸痰器的负压引流瓶是干燥保存还是带液保存?
因潮湿状态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吸痰器的广口瓶一般都是消毒清洗干燥保存,消毒时可使用1: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吸引器连接管尽量使用一次性的连接管,与一次性吸痰管配套使用。停止使用时,清洁、浸泡消毒贮液瓶、缓冲瓶及连接管,干燥后备用。
吸痰器应急备用时,广口瓶是干燥还是储液状态?
吸痰器应急备用时,因为随时都有可能投入急救使用,此时,吸痰器储液瓶(直接连接吸引管,痰液等体液直接被吸入储液瓶)内是准备好了液体的,由于之后还要消毒后复用,储液有利于使用后清洗和使用。另一个与储液瓶相连的缓冲瓶起的是缓冲气流作用,不备液体,严禁当作贮液瓶使用,以避免液体进入泵体,损坏机器。由此可以看出,缓冲瓶在备用和使用过程中,都不备液。
对于这一点,有的护理人员平时不是太在意,常常是两个广口瓶应急备用时,都储存的有液体,这是不对的,应该改正,记住,吸痰器应急备用时,储液瓶里可备液,但缓冲瓶不备液体。
储液瓶的储液量是多少?
贮液瓶的贮液,一般是瓶容量的1/3,最多不超过500ml。
吸痰器广口瓶由谁消毒?
管理规范的医院,一般情况下,这些广口瓶都是使用后送{MOD}室消毒处理。消毒后干燥保存。但也有很多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这些吸引器的广口瓶就在科室,由本科室护理人员自己清洁、消毒和保存。
笔者所在的医院,以前感控和护理管理上和{MOD}室协调过,想把瓶子拿到消毒{MOD}室消毒,但是,由于全省都没有特别强调这一点,所以后来医院也没有强行要求,现在都是多在本科室自己消毒管理。
备用或使用时,储液瓶里的储液是什么液?自来水?盐水?还是消毒液?
关于储液瓶内地液体,没有明文规定,吸引瓶内储液非得使用无菌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不可,自来水可以不?可以,因为储液瓶是吸引终端,用清水,省钱。
但使用后,瓶子的清洗、消毒药一定要及时、到位,要不然,管理不善的瓶身会出现水垢。
抢救多的急诊科等,能不能在平时就使之处于储液备用状态?
关于吸引器的备用状态,根据《抢救工作制度》:“抢救室里的急救器械要随时处于应急备用状态”,这一点,可以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如果抢救率高的科室,如ICU、急诊抢救室等,可提前储液以应急备用,以随时应急。这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但科室经常都没有抢救病人的,就需要干燥保存、备用了。因为整个瓶身处于潮湿状态,细菌繁殖很快,很容易发霉,利于微生物滋生,不符合感控要求。
还有,来不及消毒的,或有条件的医院,也可考虑一次性吸痰器的应用和替代,以便急救时应急,更为确保患者安全。
吸痰器的一次性引流装能不能普及?
是的,现在市面上很多的一次性引流装了——一次性吸痰器。网上的生产商很多,但实际上,这些一次性疑虑护理耗材,并未在医院内全面普及,至少在现在,尤其是基层医院,吸痰器还多是这种能够复用的广口瓶的天下,因为牵涉到患者的医疗护理费用问题,尤其是这些一次性使用的护理耗材,医保农合都属于不报销的范畴,因为关乎到医院的成本控制、患者的住院费用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次性耗材的在医院病区内的“全面开花”。
中心负压装置配套的吸引瓶怎么说?
布设中心负压吸引系统的医院和科室,由于跟中心负压吸引系统配套的负压吸引瓶是塑料材质的,且只有一个储液瓶,中心消毒{MOD}室没有统一消毒处理的医院,仍由各科室自行清洗、消毒、干燥、保存,不存在储液使用及备用的情况,即使用时瓶内不备液,使用后干燥保存。科室自行处理的吸引装置,会不会引发感控问题?
吸引瓶不直接接触病人,在“操作链条”的最末端,属于被病人间接使用的低危物品,因为直接接触患者呼吸道的吸痰管、次级的连接管等都是一次性的无菌物品,这个问题不用纠结,只要消毒及时,管理得当,因为广口瓶问题而引起病入院内交叉感染的极少。医护人员只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患者之间发生交叉感染就行。
(源自:护士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