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助手APP 百万医护都在兼职、学习、交流
立即打开

眼耳鼻咽喉科解析

m****n 楼主
+关注

白内障分类

  1.根据病因:外伤性、老年性、并发性、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等

  2.根据发生年龄:先天性、婴儿性、青年性、成年性、老年性白内障

  3.根据晶体混浊程度:未成熟期、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白内障

  4.根据发展速度:静止性、进行性白内障

  5.根据混浊部位:核性、皮质性、囊性、囊下白内障

6.根据混浊的形态:板层状、冠状、点状及其他形态白内障。

白内障

1)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capsluar cataract extraction 其含义是指在同轴光照明下的显微手术。基本的手术方式是刺破并撕去前囊中央部分,将晶体核娩出,用白内障同步注吸针头吸净周边囊袋内的皮质,保留完整的晶体后囊和周边的前囊。

  白内障外摘除术的主要优点是保留了晶体后囊,便于植入和固定人工晶体,适合于成年人核性白内障。目前在发达地区,囊外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主要的手术方式。缺点是部分病人在术后15年内因后囊混浊影响视力,需再行后囊切开术。

  (2)白内障囊内摘除术(in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是指离断晶体悬韧带之后将晶体完整摘除的手术。适应于老年性白内障有晶体硬核或晶体脱位者。术中可用特殊的囊镊夹住晶体前囊或经冷冻头与晶体冻结粘连在晶体前囊将晶体摘除切口外。

  由于术后失去了晶体的支撑作用,玻璃体动度增大,手术后的并发症较多,不易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目前已较少做这种手术。但在不发达地区,多数医院尚不具备显微手术条件,囊内手术仍是主要的白内障术式。对条件较好的囊内摘除术后无晶体眼,可行透巩膜的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

  (3)白内障吸出术(aspiration of cataract 是指将晶体前囊刺破后抽吸出混浊的核和皮质的一种囊外术式。主要用于硬核的先天性白内障和软性白内障。近年这一手术已演化为晶体切除术。

  (4)白内障超声乳化术(phacoemulsification 是一种囊外摘除术式。基本方法是在角巩膜缘做一3mm小切口,伸入超声粉碎器将晶体核粉碎后抽吸出来,适用于核为中等硬度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未操作复杂,价格昂贵。

  (5)晶体囊膜切开或切除术 是指将混浊的后囊以及附着的皮质中央切开达到透光目的。主要适用于先天性白内障或后发性白内障。可应用YAG激光行后囊切开术或膜切开术。

6)光学虹膜切除术 以往对于先天性核性白内障多采用鼻下方阶段性虹膜切除术。利用周边部透明晶体透光,增进视力。由于光线来自视轴外区,成像质量较差。手术后矫正视力多不满意。手术还破坏了虹膜的屏障作用,为以后的手术和光学矫正带来困难。目前已不主张做这种手术。

扁桃体炎治疗

急性扁桃体炎是咽部常见病,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腺病毒亦可引起急性扁桃体炎。受凉、潮湿、过劳及烟酒过度为本病诱因。

  那么急性扁桃体炎该如何进行治疗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方法:

  (1)休息、多饮水,摄入易消化半流质饮食。

  (2)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其次为红霉素及洁霉素等。

  (3)注意口腔卫生。15000呋喃西林液,含漱,34/日。

  (4)如引起扁桃体周围脓肿,则需切开排脓,并保证脓腔引流通畅。

  (5)反复发作的化脓性扁桃体炎,宜在炎症控制1个月后,行扁桃体摘除术。

  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表现:

  (1)咽痛、发热,有时体温可达39℃40℃,全身不适。

  (2)卡他性扁桃体炎则症状较轻,低热,扁桃体充血,但无实质性肿大,其表面无炎性渗出物。化脓性扁桃体炎症状重,高热、疼痛、扁桃体隐窝有炎性渗出物。

  (3)双侧颌下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

  (4)因本病常是麻疹、猩红热、流感等病的前驱症状,故应做全身检查,以期早期发现这些传染病。

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扁桃体炎的治疗方法是采用低温等离子微创技术来治疗扁桃体发炎,该技术直接作用于病灶,消除炎症的同时可保留扁桃体的正常功能,安全无痛,是深受广大患者欢迎和医学界认可的方法。

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扁桃体炎即扁桃体发炎,咽炎即咽喉发炎。这两种炎症常同时发生。扁桃体炎的症状为发热,寒战,咽喉疼痛,吞咽疼痛。 扁桃体炎和咽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常同时存在,且互相影响,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都有咽干、灼热、咽痛等症状,吞咽时加重,有时伴有耳痛、干咳,可伴发热、周身不适、头痛、大便干燥等全身症状。所已经常被人混淆。

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均增高。   尿液检查:可有暂时性蛋白尿。

2012-09-24 14:36:02  2119 浏览
全部评论
风*北 抢首赞
很无聊的帖子!
2012-10-20 20:31:41·江苏省 回复
登录后查看全部评论
1
热门推荐
教科书式病例,医生有多想遇见?
医生会帮同行解释吗?
医生如何当好健康“守门人”?
医生的诊疗时间,够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