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古而不泥古,敢破六经桎梏
中医学的两大经典著作《内经》和《伤寒论》以其各自所研究的对象不同,分别奠定了经络针灸治疗体系和汤方辨证论治体系。《伤寒论》所创立的汤方论治体系,由于文献资料的散失和后世医家的妄解,把《内经》经络观念强加于《伤寒论》,从而混淆了经络辨证和汤方辨证的界限,形成了已经解病的混乱局面。
1、刘老认为《伤寒论》即寓“三部六病”,其指导思想源于《周易》而非《内经》。
(1)《周易》的一分为二阴阳属性论是《伤寒论》的辨证分型总纲。《周易•序》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这种一分为二、阴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宇宙间的普遍法则。所谓:“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把这种阴阳属性论最先引入辨证论治过程是《伤寒论》。如第7条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样就变哲学抽象的阴阳为医学辨证的阴阳。
(2)《周易》的一分为三的三极结构论是《伤寒论》辨证定位的基础。《周易•系辞上传》云,“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又云:“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三极上中下,三才天地人,是《周易》结构层次的宇宙观和方**。这一思想在《老子•四十二章》也有论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包阳,冲气以为和。”它不仅指出了万物的三极结构层次的划分,也指出了三极之中各有阴阳二性的对立统一思想和阴阳属性上的区别。结构是功能之本,无结构也就无功能。如《周易》所说“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离开了三极结构,阴阳将无有依托,不复存在,《伤寒论》把三极思想引入辨证论治后,即形成了“三部”的概念,如148条:“……必有表,复有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
(3)《周易》的三极六爻思想是《伤寒论》三部六病的源渊。《周易•说卦传》:“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划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六爻是卦的基本单位,是结构和功能的高度统一。《伤寒论》把三极六爻思想引入辨证后,就形成了三部六病的辨证方法。三部:表、里、半表半里;六病:太阳病、厥阴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阳病、少阴病。“一阴一阳则为道”,三部之中各有阴阳二性,兼三部而两之,故成六病。
2、《内经》十二经脉和《伤寒论》的六病在命名和理论体系上完全不同。
《灵枢•经脉篇》对手足十二经脉的起止循行及命名作了详细的叙述,并配有脏腑之属。《素问•血气形志篇》又对手足十二经脉表里关系作了进一步论述,这样就形成了十二经脉的框架结构。
《伤寒论》六病在命名上与《内经》十二经脉相同,但其内涵殊异,不属一个概念范畴。六病取法于《素问•阴阳离合论》之“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的阴阳论述,表部一阴一阳,太阳主开,厥阴主合;里部一阴一阳,阳明主合,太阴主开;半表半里部一阴一阳,少阳主二之枢,少阴主二阴之枢,阳(天阳之清气)始于外而终于内,所以表阳为开,里阳为合,阴(地阴之水谷精微)起于里而达于表,故表阴为合,里阴为开,半表半里居中,横跨表里二部,故少阴、少阳为表里之枢,三部阴阳开阖失常,故而出现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可见《伤寒论》开创的汤方辨证论治体系即为“三部六病”。
3、十二经脉与“三部六病”的联系
十二经脉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连络内外,其循行有固定的路线。经络之阴阳是用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的属性,在表在外属阳,在里在内属阴,由络属脏腑之不同及循行部位的区别而决定。十二经脉发生病变其表现往往是线型分布,或表现于所络属的脏腑。在诊断上为循经辨证,治疗上为随经取穴,迎随补泻。
三部是对机体结构层次的划分,是以系统分布的;而六病则是三部之中所发生的病理性反应,其表现是全身的,其定位在三部之中,是划分症候类型的归类方法。六病的阴阳是用以说明疾病的属性,诊断上着眼于整体脉证,治疗上以方药学为基础,施以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法。
经络在六病中只作为生理、病理等的参与者,而不是病邪所在,经络病证与六病有时也相互影响,如《伤寒论》中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此即为经络病变影响到六病。第143条:“妇人中风,……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这是六病影响了经络功能而出现的经络病证。经络是病邪传变的重要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如第124条“……以太阳随经淤热在里故也”,需要明确的是,六病的传变不是按六经的传变次序进行,而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正邪双方力量对比,正治与误治,治疗的及时与否等。另外,六病与同名之六经没有任何关系,是两组本质完全不同的概念,六经指导针灸治疗,六病指导汤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