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A.12寸B.13寸C.16寸D.18寸E.19寸
141、横骨上廉至内辅骨上廉的骨度分寸是:(D)
142.膝中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C)
A.风池、太冲、合谷、内关、后溪
B.风池、百会、悬颅、侠溪、行间
C.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
D.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
E.率谷、太阳、侠溪、内庭
147.治疗头痛肝阳上亢证,应首选:(B)
A.足太阳膀胱经B.足阳明胃经C.足少阳胆经D.手少阳三焦经E.手太阳小肠经
144.从耳后,入耳中…至目外眦之下的经脉是:(D)
A.足太阳膀胱经B.足阳明胃经C.足少阳胆经D.手少阳三焦经E.手太阳小肠经
143.至目外眦,转入耳中的经脉是:(C)
A.五脏六腑病证B.表里经脉病证C.五脏病证D.六腑病证E.急性病证
139.络穴主要治疗:(B)
140.原穴主要治疗:(A)
A.足阳明经B.任脉C.督脉D.冲脉E.足太阴经
140.被称作“五脏六腑之海”的经脉是:(D)
A.足太阳膀胱经B.足阳明胃经C.足少阳胆经D.手少阳三焦经E.手太阳小肠经
?57.至目外眦,转入耳中的经脉是答案:E
A.足太阳膀胱经B.足阳明胃经C.足少阳胆经D.手少阳三焦经E.手太阳小肠经
?58.从耳后,入耳中……至目外眦之下的经脉是
78.气血不足所致眩晕证的治疗主要取
A.心脾两经穴 B.肝脾两经穴 C.脾肾两经穴
D.肝肾两经穴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80.腹痛绵绵,时作时上,痛时喜按,大便或溏,神疲畏寒,苔薄白,脉沉细。治疗取穴应首选
A.取督脉、足太阴经、手阳明经穴为主
B.取任脉、足阳明经穴为主
C.取背俞、任脉经穴为主
D.取足少阴经、足阳明经穴为主
E.取足厥阴经、足太阴经穴为主
答案 C
84.治疗梦遗除选用大赫、志室、关元主穴外,还需加用
A.肾俞、太溪、足三里 B.心俞、神门、内关
C.气海、命门 D.肝俞、太冲 E.中极、然谷
答案 B
87.阳证水肿的针灸治疗,除取水分、气海、足三里、三焦俞、阴陵泉外还应配
A.合谷、水沟、肾俞 B.肺俞、大杼、合谷
C.脾俞、肾俞、中脘 D.肝俞、期门、阳陵泉
E.肺俞、外关、太溪 答案 B
94.百日咳痉咳期的治疗取穴常用
A.风门、列缺、合谷 B.大椎、身柱、尺泽、丰隆
C.肺俞、脾俞、太渊、足三里 D.风池、合谷、肺俞 E.以上都不适宜答案 B
95.下列哪一项不能用来治疗疳积
A.**下脘、足三里 B.艾灸四缝
C.割治鱼际部 D.皮肤针叩击下背部、骶部
E.**商丘 答案 B
96.小儿遗尿,治疗选穴主要选取
A.胱经背俞穴 B.任脉C.任督二脉D.任脉及足阳明胃经 E.任脉及背俞穴 答案 E
98.哪一穴位不能用于催乳
A.膻中B.少泽C.少商D.耳穴内分泌E.乳根答案 C
[A1型题]
1.从任脉开始,由内向外的经脉排列是
A 胃经、脾经、肾经 B 胃经、肾经、脾经
C 肾经、脾经、胃经 D 肾经、胃经、脾经
E 脾经、肾经、胃经
考题解析:任脉循行起于小腹内,……沿着腹内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循行于人体胸腹正中,而肾经循行在腹部距任脉0.5寸,在胸部距任脉为2寸。胃经循行在腹部距任脉2寸,在胸部4寸。脾经循行在腹部距任脉4寸,在胸部6寸。因此由内向外的经脉排列,选择D是正确的。
5.下列关于原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经脉之气经过和留止部位的腧穴
B 阴经的原穴多分布在掌指关节之前
C 阳经的原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之前
D 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病变
E 阴经的原穴就是五输穴中的输穴
考题解析: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部位的腧穴称原穴。而A所述是经脉之气经过和留止部位的腧穴称为原穴,这是错误的。所以标准答案为A。其他各项叙述都是正确的。
6.阳经郄穴主要用于治疗
A 脏病 B 经脉病 C 腑病 D 痛症 E 血证
考题解析:郄穴是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腧穴。在临床上郄穴多用于治疗各经的急性病症。阳经郄穴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痛症,故标准答案为D。E不是最佳选择,因为阴经郄穴多用于治疗血证。而A、B、C均可另选其他特定穴或腧穴治疗。
[A2型题]
10.患者,男,48岁。大便出血,色鲜红,血量不等,有赘物垂于肛外。治疗应首选
A 承山 B 大肠俞 C 小肠俞 D 膈俞 E 血海
考题解析:本病诊断为痔疮。大便出血,并且有赘物垂于**外。治疗时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道理,循经远道取膀胱经的承山穴,因膀胱经脉循行的后项支脉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窝中,从此向下通过腓肠肌。承山穴是膀胱经腧穴而且位于腓肌,两肌腹之间,主治痔疮等。故正确答案为A。B、C、D、E虽可以治疗血证但不是治疗痔疾的最佳选择。
[B1型题]
A 灯草灸B 隔姜灸C 隔蒜灸D 隔盐灸E 隔附子饼灸
11.治疗疮疡久溃不敛,应首选
12.治疗风寒痹痛,应首选
考题解析:11题:E,间接灸是常用灸法的一种,它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既有温灸的作用也有所用药物的作用。治疗疮疡久溃不敛,应用隔附子饼灸,起到补正祛邪,增加抗病能力的作用。所以答案选E。12题:B,治疗风寒痹痛,要加强散寒和中的作用。所以选B是正确的。而A、C、D分别用于疱疹,杀虫和伤寒阴证或呕泻并作,所以不是最佳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