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踝关节置换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踝关节骨关节病,或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行全踝关节置换术。 

(二)诊断依据。 

1.病史:慢性病程,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逐渐加重。 

2.体检:患侧踝关节肿胀,活动范围受限疼痛。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关节退变,关节间隙狭窄或消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诊断明确踝关节骨关节病或其他疾病,症状明显,持续不缓解,影响正常生活和运动。 

2.无手术禁忌证。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踝关节骨关节病或是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2.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有改善患踝疼痛及活动范围的要求。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3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 

(6)双下肢全长X线片,踝关节负重位平片。 

(7)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部病史者);手术部位CT检查。 

(2)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全踝关节置换。 

3.手术内植物:踝关节假体。 

4.输血:术中根据出血情况决定是否输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3-5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查血常规、血沉、CRP、凝血II号,电解质;踝关节正侧位平片,双下肢全长位平片。 

2.必要时下肢血管超声。 

3.术后处理: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号)执行; 

(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 

(3)术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4)术后康复:根据手术状况按相应康复计划康复。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足趾活动正常。 

2.伤口愈合良好,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关节无感染征象。 

3.术后X线证实假体位置满意。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围手术期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伤口感染、关节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 

2.内科合并症:老年患者常合并内科疾病,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血栓等,手术可能导致基础疾病加重而需要进一步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 

3.植入材料的选择:根据病情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踝关节假体,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 


 二、踝关节置换临床路径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