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苏木、骨碎补、血竭
苏木
【药性】
甘、咸,平。归心、肝、脾经。
【功效】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应用】
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伤,瘀滞肿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痈疽肿痛。
【用法用量】
煎服,3~9g。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自然铜、苏木
相同:
二者能活血疗伤、消肿止痛。长于治疗跌打损伤、筋骨骨折,为中医伤科的常用药。
不同:
自然铜:
尤长于促进骨折愈合,为续筋接骨之要药,内服、外敷均可
苏木:
1)兼祛瘀通经→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等。
2)祛瘀作用+解毒消痈→痈肿疮毒
3)使用:少用活血、多用破血→瘀滞重证
骨碎补
猴姜、申姜、毛姜
【药性】
苦,温。归肝、肾经。
【功效】
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应用】
1.跌打损伤或创伤,筋骨损伤,瘀滞肿痛。
活血疗伤(行血脉、续筋骨、疗伤痛)→伤科要药
2.肾虚腰痛脚弱,耳鸣耳聋,牙痛,久泄。
补肾强骨→肾虚证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亦可浸酒擦患处。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血虚风燥慎用。
血竭
【药性】
甘、咸,平。归肝经。
【功效】
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
1.祛瘀定痛、止血
1)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外伤出血)→伤科要药
2)活血散瘀止痛,亦可用于治疗血滞心腹刺痛、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
2.散瘀、止血、生肌→疮疡久溃不敛 -褥疮
3.内服多入丸散剂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