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78岁、农民
【发病原因】右下腹疼痛10天加重伴停止排气、排便2天
【临床诊断】1、右下腹肿大淋巴结(性质待定) 2、结肠恶性肿瘤? 3、胆囊结石 4、左肾上腺肿物 5、直肠肿物切除术后 6、前列腺增生 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治疗方案】给予奥硝唑静点抗炎治疗,雷尼替丁静点抑酸护胃治疗,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
【治疗结果】住院3天后出院
【病案重点】右下腹回盲部肠管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周围多发肿大淋巴结影
右下腹疼痛10天加重伴停止排气、排便2天。
患者及家属诉患者缘于10天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右下腹疼痛,无他处放射,初起为阵发性隐痛,可忍受,后逐渐加重,无寒战、高热、黄疸,无恶心、呕吐,无腹泻及粘液脓血便,于当地卫生室静点“消炎药”治疗,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效果不佳,2天前腹痛加重,停止排气、排便,略感腹胀,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痛及肉眼血尿,今日于外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腹腔右下腹区积液,现为求诊治而来我院,门诊以“腹痛待查”收入院。
既往约10年前因直肠肿物行直肠部分切除术,病理不详,术后间作性排便不畅;约7年前因冠心病行心脏支架置入手术,术后间断口服“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等”药物至今,偶有心悸发作。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既往“青霉素、头孢”药物过敏史,否认其他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无其他外伤及重大手术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T: 36.7℃,P: 76次/分,R: 20次/分,BP: 130/76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醒,精神正常,表情痛苦,步入病房,查体合作。皮肤:色泽正常,弹性略差,无皮疹,无出血,无蜘蛛痣,无水肿,毛发分布正常,无疤痕,无溃疡。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形状:正常,眼无巩膜黄染,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存在。耳廓无畸形,鼻外形完整,鼻中隔无偏曲,口唇无发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无颈静脉怒张。胸廓对称,双侧呼吸运动对称,语颤:双侧一致,无胸膜摩擦感(右),无胸膜摩擦感(左)。
叩诊:叩诊呈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啰音,语音传导正常,无摩擦音。无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位置:第5肋间隙左侧锁骨中线内0.5cm处。触诊:心尖搏动,无震颤,无心包摩擦感。叩诊心界不大,心率76次/分,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见专科情况。外生殖器、肛门无异常。脊柱正常,四肢(正常),活动自如。
神经系统:肱二头肌反射正常,肱三头肌反射存在,膝腱反射正常,跟腱反射正常,腹壁反射正常,未见异常,克氏(Kernig征)征阴性,布氏(Brudzinski征)征阴性,巴氏(Babinski征)阴性。
专科情况:腹略膨隆,腹壁静脉无曲张,未见肠型及逆蠕动波,下腹正中纵行手术瘢痕,肝脾肋缘下未及,右下腹及脐下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7次/分,可及高调肠鸣音。
血常规:C反应蛋白 CRP 18.79 ↑ mg/L 白细胞 WBC 10.20 ↑ 10^9/L 中性粒细胞比率 NEU% 76.4 ↑ % ;CT:一、1.肝囊肿;肝左叶、右叶斑片状稍低密度,建议进一步检查2.胆囊结石3.考虑左肾囊肿,左肾小结石;左侧肾上腺内侧支含脂肪密度结节,考虑髓样脂肪瘤可能,建议必要时进一步检查二、1.降结肠局部壁厚,右下腹回盲部肠管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周围多发肿大淋巴结影,性质待定,建议进一步检查2.直肠术后改变,局部管壁增厚,建议进一步检查3.前列腺增大伴钙化,以上请结合临床病史,建议进一步检查。DR:双肺纹理增多,腹部立位片未见明显异常。
1、肠梗阻?2、结肠恶性肿瘤?3、胆囊结石4、左肾上腺肿物5、直肠肿物切除术后6、前列腺增生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老年男性,急性起病。
2. 患者及家属诉患者缘于10天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右下腹疼痛,无他处放射,初起为阵发性隐痛,可忍受,后逐渐加重,无寒战、高热、黄疸,无恶心、呕吐,无腹泻及粘液脓血便,于当地卫生室静点“消炎药”治疗,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效果不佳,2天前腹痛加重,停止排气、排便,略感腹胀,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痛及肉眼血尿,今日于外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腹腔右下腹区积液,现为求诊治而来我院,门诊以“腹痛待查”收入院。
3.查体:腹略膨隆,腹壁静脉无曲张,未见肠型及逆蠕动波,下腹正中纵行手术瘢痕,肝脾肋缘下未及,右下腹及脐下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5-7次/分,可及高调肠鸣音。
4.既往约10年前因直肠肿物于北京某三甲医院行直肠部分切除术,病理不详,术后间作性排便不畅;约7年前因冠心病行心脏支架置入手术,术后间断口服“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等”药物至今,偶有心悸发作。 5.血常规:C反应蛋白 CRP 18.79 ↑ mg/L 白细胞 WBC 10.20 ↑ 10^9/L 中性粒细胞比率 NEU% 76.4 ↑ % ;尿隐血 BLD +- 10 ↑ Cell/uL 。
CT:一、1.肝囊肿;肝左叶、右叶斑片状稍低密度,建议进一步检查2.胆囊结石3.考虑左肾囊肿,左肾小结石;左侧肾上腺内侧支含脂肪密度结节,考虑髓样脂肪瘤可能,
二、1.降结肠局部壁厚,右下腹回盲部肠管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周围多发肿大淋巴结影,性质待定,建议进一步检查2.直肠术后改变,局部管壁增厚,建议进一步检查3.前列腺增大伴钙化, DR:双肺纹理增多,腹部立位片未见明显异常。
1.急性阑尾炎:多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病史,疼痛局限,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无寒战、高热,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叩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可减弱,影像学可资鉴别。 2.胆石症:右上腹痛、寒战、高热、黄疸,可伴有恶心、呕吐,查体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叩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多正常,影像学可资鉴别。
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诊断1、右下腹肿大淋巴结(性质待定),2、结肠恶性肿瘤?3、胆囊结石4、左肾上腺肿物5、直肠肿物切除术后6、前列腺增生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予外科I级护理,禁食水,考虑大肠杆菌感染给予奥硝唑静点抗炎治疗,雷尼替丁静点抑酸护胃治疗,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观察病情变化,对症处理。2天后患者症状略减轻,排气排便,建议肠镜检查,患者拒绝,要求北京某三甲医院复查,住院3天后出院。
1、右下腹肿大淋巴结(性质待定)
2、结肠恶性肿瘤?
3、胆囊结石
4、左肾上腺肿物
5、直肠肿物切除术后
6、前列腺增生
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本例患者直肠肿物切除术后,突发右下腹疼痛,CT示1.降结肠局部壁厚,右下腹回盲部肠管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周围多发肿大淋巴结影,性质待定,经抗感染、补液后症状略减轻。淋巴结肿大,首先考虑局部炎症导致,如急性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炎症性肠病等;其次考虑肠道肿瘤转移导致淋巴结肿大,需行肠镜检查;同时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排除肠道结核;必要时淋巴结穿刺,排除淋巴瘤;以及少见的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病等导致的淋巴结增生。
总之,本例患者淋巴结肿大,腹痛加重,伴停止排气、排便,略感腹胀,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痛及肉眼血尿,首先需要考虑肠道肿瘤,拟行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