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67岁、务农
【发病原因】肛周皮肤反复破溃伴瘙痒
【临床诊断】肛周Paget病(阴囊Paget病延伸型,T2N0M0,Ⅱ期)
【治疗方案】行肛周及阴囊皮肤广泛切除术+皮瓣移植术
【治疗结果】病情平稳术后10天出院
【病案重点】继发性肛周Paget病(合并直肠腺癌)
肛周皮肤反复破溃伴瘙痒2年,加重半年
患者自诉2年前肛周皮肤出现红斑,伴轻度瘙痒,自行外用皮炎平可短暂缓解,后红斑逐渐扩大,表面脱屑、破溃,渗出黄色液体,瘙痒加重,近半年破溃范围扩展至阴囊及会阴部,伴疼痛。遂来我院就诊,门诊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以肛周Paget病收治我科治疗。本次起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尚可,大小便通畅,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一般健康状况:良好。疾病史:无;否认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史。传染病史:无;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及其接触史,近期未感染新冠。预防接种史:不祥。外伤史:无;手术史: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无;食物过敏史:无;长期用药史:无。
生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无疫区居留史,无疫水疫区接触史,吸烟史:无,饮酒史:无;从事职业为农民,无重大精神创伤史,无冶游史。
T: 36.8℃,P: 68次/分,R: 20次/分,BP: 109/74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可,神志清楚,自主体位,正常面容,检查合作。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出血及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部五官大小形态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鼻腔及外耳道无明显出血,口唇无发绀,咽不红,双侧扁桃体不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胸廓左右对称无畸形,呼吸运动正常,胸部无压痛,触觉语颤正常,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cm处,触无震颤,叩诊心界不大,心率68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腹肌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腹部肿块,肝、脾肋下未扪及,腹水征阴性,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直肠肛门检查详见专科情况,外生殖器未见明显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双膝、腱反射正常,克、布氏征阴性,巴氏征阴性。肛周及会阴查体(截石位):肛周皮肤见约8cm×6cm红斑,边界不清,表面脱屑、破溃,渗出黄色液体,伴轻度异味;破溃区边缘隆起,呈湿疹样改变,触痛明显; 阴囊皮肤受累,可见类似红斑及破溃(范围约5cm×4cm)。
血型检查检验报告:O型 阳性;肝功能:谷丙转氨酶53.10IU/L↑。血常规:(-),凝血全套、肾功能、血糖检查正常。辅助检查:普放检查报告:检查结果:两肺心膈目前未见明显异常,随访。彩超检查报告:部位:肝胆胰脾肾检查结果:脂肪肝声像;彩超检查报告:部位:体表包块检查结果:肛周混合回声区声像请结合临床考虑。
肛周Paget病
1、肛周皮肤反复破溃伴瘙痒2年,加重半年。 2、肛周及会阴查体(截石位):肛周皮肤见约8cm×6cm红斑,边界不清,表面脱屑、破溃,渗出黄色液体,伴轻度异味;破溃区边缘隆起,呈湿疹样改变,触痛明显; 阴囊皮肤受累,可见类似红斑及破溃(范围约5cm×4cm)。
1、肛周湿疹:湿疹无皮肤破溃后长期不愈,刮片无Paget细胞,故不支持。
2、肛周鲍温病(鳞状细胞癌原位癌):病理为Paget细胞(非鳞癌细胞),免疫组化不支持(如p63阴性),故不支持。
3、白癜风或银屑病:无色素脱失(白癜风)或典型银屑病鳞屑表现,刮片见Paget细胞,故不支持。
该患者入院后完善术前评估与准备:完善心电图、胸片(正常),肠道准备(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无明显手术禁忌,入院第三天在全麻下行肛周及阴囊皮肤广泛切除术+皮瓣移植术:切除肛周及阴囊病变皮肤(范围距边缘≥2cm),深度至深筋膜层, 取同侧大腿内侧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冲洗创面后放置引流管2根(盆腔及会阴)。术后禁食6小时后肠外营养支持,广谱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静滴×72小时。
皮瓣护理(每日观察血运,避免受压), 营养支持(肠外营养×7天,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病情平稳术后10天出院。术后辅助治疗:放疗(病变区域及周围皮肤,总剂量50Gy)预防局部复发。定期复查(术后2年内每3个月行盆腔CT)。
肛周Paget病(阴囊Paget病延伸型,T2N0M0,Ⅱ期)
肛周Paget病是一种起源于表皮内腺体导管或顶泌汗腺导管的上皮内恶性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本例为继发性肛周Paget病(合并直肠腺癌),其病理生理特点为:① 直肠腺癌细胞通过淋巴或血液转移至肛周皮肤,或直肠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诱发Paget细胞增生;② Paget细胞具有腺癌细胞的特性(CK7+/CK20+),可分泌黏液导致皮肤糜烂及渗液;③ 继发性肛周Paget病提示原发肿瘤(如直肠腺癌)已处于进展期,预后较差。 本例诊断难点在于:①症状易与肛周湿疹混淆(均表现为瘙痒、糜烂);②需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肛周Paget病。诊断流程应为:①详细询问肛周症状特点(瘙痒伴渗液、病程长);②皮肤活检发现表皮内Paget细胞(胞体大、核大、嗜酸性胞质);③免疫组化(CK7+/CK20+)支持乳腺外Paget病诊断;④肠镜及影像学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原发肿瘤(本例直肠腺癌)。需注意:约30%-50%的继发性肛周Paget病患者术前漏诊原发肿瘤,需全面检查(如肠镜、胃镜、泌尿系检查)。
本例采用手术切除+辅助治疗的综合方案: 手术治疗:APR联合肛周皮损扩大切除术是标准术式,可完整切除直肠肿瘤及肛周受累皮肤(切除范围距糜烂边缘≥3cm);乙状结肠造瘘可避免粪便污染吻合口,降低感染风险。 辅助治疗:化疗(FOLFOX方案)可杀灭残留癌细胞(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从30%提升至50%)。
术后监测:需长期随访(每3个月复查肠镜及盆腔MRI),警惕复发表现(肛周皮损再现、便血、体重下降)。 预后与长期管理 继发性肛周Paget病的5年生存率约30%-40%(与直肠腺癌分期相关)。本例患者需长期随访:①每3个月复查肠镜及盆腔MRI(评估肿瘤复发);②肛周皮肤检查(观察皮损是否再现);③肿瘤标志物(CEA、CA19-9)动态监测。需警惕复发表现:肛周瘙痒加重、直肠梗阻症状。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