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40、农民
【发病原因】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伴有恶心呕吐
【临床诊断】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治疗方案】立即予以盐水100毫升+头孢哌酮2.0静滴,2次/日抗感染,5%葡萄糖250毫升+间苯三酚120毫克静滴
【治疗结果】病情恢复良好
【病案重点】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间断上腹部疼痛2天,再发加重4小时。
患者自诉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无畏寒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1天前来我院急诊就诊,急诊完善腹部彩超考虑:胆囊结石,予以双氯芬酸钠栓塞肛后缓解,4小时前因饮酒后再次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自行予双氯芬酸钠栓塞肛,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求诊治,来我院急诊就诊,急诊拟“腹痛查因:胆石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收入我科。自发病起,患者精神、睡眠可,食欲一般,大小便正常。
一般健康状况:良好。疾病史:有,自诉有“哮喘”病史数年,未服药治疗,具体不详。传染病史:无。预防接种史:不详。外伤史:无;手术史:无。 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无;食物过敏史:无;长期用药史:无。
生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无疫区居留史,无疫水疫区接触史,吸烟史:无,饮酒史:无;从事职业为农民,无重大精神创伤史,无冶游史。
T: 36.7℃,P: 78次/分,R: 20次/分,BP: 135/98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醒,精神正常,自主体位,正常面容,表情自如,查体合作。皮肤:色泽正常,弹性正常,温度正常,无皮疹,无出血,无蜘蛛痣,无水肿,毛发分布正常,无疤痕,无溃疡。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形状:正常,眼无巩膜黄染,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存在。耳鼻正常,口唇无发绀,扁桃体无肿大、无化脓。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无颈静脉怒张。胸廓对称,双侧呼吸运动对称,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右),无胸膜摩擦感(左)。叩诊:叩诊音分布:双肺。听诊:呼吸音:清音,无 啰音,语音传导正常,无摩擦音。无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位置:第5肋间隙左侧锁骨中线1.5cm处。触诊:心尖搏动,无震颤,无心包摩擦感。
叩诊心界不大,心率78次/分,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详见专科情况。外生殖器、肛门无异常。脊柱正常、四肢(正常),四肢活动自如。神经系统:肱二头肌反射正常,肱三头肌反射存在,膝腱反射正常,跟腱反射正常,腹壁反射正常,提睾反射:未见异常,克氏(Kernig征)征阴性,布氏(Brudzinski征)征阴性,巴氏(Babinski征)阴性。
专科情况:腹膨隆,呼吸运动自如,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稍紧张,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扪及,无叩击痛,Muprhy(-),腹水征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存在,无亢进。
彩超检查报告:检查结果:右肝稍高回声结节考虑血管瘤?左肝囊肿胆囊多发息肉样病变胆囊多发结石胆囊炎声像;
2025-05-16CT检查报告:检查结果:支气管疾患;肝内低密度影,考虑:囊肿?其他?请结合病史,必要时进一步检查;胆囊多发结石。
辅助检查:2025-05-16血型检查检验报告:O;临检检验报告:未成熟粒细胞数目0.01,未成熟粒细胞百分比0.1%,白细胞6.33*10^9/L,中性粒细胞数3.22*10^9/L,淋巴细胞数2.45*10^9/L,单核细胞数0.42*10^9/L,嗜酸性粒细胞0.23*10^9/L,嗜碱性粒细胞0.01*10^9/L,中性细胞比率50.700%,淋巴细胞比率38.700%,单核细胞比率6.700%,嗜酸性粒细胞比率3.7%,嗜碱性粒细胞比率0.20%,红细胞4.68*10^12/L,血红蛋白151g/L,红细胞压积44.300%,红细胞平均体积94.7fL,平均血红蛋白量32.20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41g/L,红细胞分布宽度CV值12.500%,红细胞分布宽度SD值43.40fL,血小板237*10^9/L,平均血小板体积8.70fL,血小板分布宽度16.000fL,血小板压积0.205%,大血小板细胞数39.0*10^9/L,大血小板细胞比率16.40%,超敏C-反应蛋白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1.患者男,40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2天,加重4小时。”入院。2.体征:腹膨隆,呼吸运动自如,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稍紧张,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扪及,无叩击痛,Muprhy(-),腹水征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存在,无亢进。3.辅助检查:彩超检查报告:检查结果:右肝稍高回声结节考虑血管瘤?左肝囊肿胆囊多发息肉样病变胆囊多发结石胆囊炎声像;CT检查报告:检查结果:支气管疾患;肝内低密度影,考虑:囊肿?其他?请结合病史,必要时进一步检查;胆囊多发结石。
1.上消化道穿孔:常有上消化道溃疡病史,突然发生剧烈腹痛是胃穿孔的最初最经常和最重要的症状,疼痛最初开始于上腹部或穿孔的部位,常呈刀割或烧灼样痛,一般为持续样,但也有阵发性加重。疼痛很快扩散至全腹部。早期伴有疼痛性休克,晚期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约半数病人有恶心呕吐,并不剧烈,肠麻痹时呕吐加重,同时有腹胀,便秘等症状。体查有腹膜炎体征,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出脓性液体。立位腹部平片膈下出现游离气体,彩超及CT可发现腹腔积液。
2.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常伴有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低热。多数病人白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有时阑尾坏疽穿孔,腹痛反而有所缓解,但这种疼痛缓解的表现是暂时的,且其他伴随的症状和体征并未改善,甚至有所加剧。彩超检查可发现中低回声管状结构,周围有渗出。
患者入院后完善辅查,诊断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成立。立即予以盐水100毫升+头孢哌酮2.0静滴,2次/日抗感染,5%葡萄糖250毫升+间苯三酚120毫克静滴,1次/日解痉止痛,5%葡萄糖氯化钠500毫升+10%氯化钾10毫升静滴,1次/日,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支持治疗三天后,患者腹痛症状消失,病情恢复良好,办理出院。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由于胆囊内结石阻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
本例患者年龄不大,病程短,症状典型,诊断明确,症状反复出现,我们优先建议手术治疗,但是患者本人拒绝。因此,我们还是以抗感染+解痉止痛+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治疗方案为主。虽然患者病情好转,但是我们还是建议优先手术治疗。
至于胆囊结石的非手术治疗,临床一般推荐: 1、禁食、监测生命体征 2、静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处理 3、抗生素治疗(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 4、 解痉止痛(如间苯三酚) 5、密切观察:如病情加重,需及时手术。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