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28、务农
【发病原因】突起腹痛、腹胀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一天
【临床诊断】乙状结肠扭转(无肠坏死)
【治疗方案】术中见乙状结肠扭转180°,肠管充血水肿但无坏死;手法复位后没有切除肠管
【治疗结果】恢复良好出院
【病案重点】乙状结肠扭转
突起腹痛、腹胀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一天。
患者自述约昨日外餐后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腹痛,呈持续性胀痛症状,伴阵发性绞痛,伴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无咖啡样液体,呕吐后有片刻腹痛腹胀缓解,无发热及腹泻症状,今日上午当地医院就诊,经腹平片等检查,诊断为急性肠梗阻予输液治疗,症状无缓解。患者于今日下午转入我院就诊,门诊拟急性肠梗阻收住我科,患者自此次起病,精神食欲差,肛门未排气、排便,小便量色正常。
一般健康状况:一般。疾病史:3岁时有肠道手术史。传染病史:无。预防接种史:不详。 外伤史:无;手术史:有。 输血史:无。 药物过敏史:无;食物过敏史:无;长期用药史:无。
生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无疫区居留史,无疫水疫区接触史,吸烟史:无,饮酒史:无;从事职业为农民,无重大精神创伤史,无冶游史。
T: 37.1℃,P: 83次/分,R: 20次/分,BP: 12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醒,精神正常,自主体位,急性痛苦面容,查体合作。皮肤:色泽正常,弹性正常,温度正常,无皮疹,无出血,无蜘蛛痣,无水肿,毛发分布正常,无疤痕,无溃疡。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形状:正常,眼无巩膜黄染,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存在。耳鼻正常,口唇无发绀,扁桃体无肿大、无化脓。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无颈静脉怒张。胸廓对称,双侧呼吸运动对称,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感(右),无胸膜摩擦感(左)。叩诊:叩诊呈清音。听诊:呼吸音:清音,无 啰音,语音传导正常,无摩擦音。无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位置:第5肋间隙左侧锁骨中线外0.5cm处。触诊:心尖搏动,无震颤,无心包摩擦感。叩诊心界不大,心率83次/分,律规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详见专科情况。外生殖器、肛门无异常。脊柱正常、四肢(正常),四肢活动自如。神经系统:肱二头肌反射正常,肱三头肌反射存在,膝腱反射正常,跟腱反射正常,腹壁反射正常,克氏(Kernig征)征阴性,布氏(Brudzinski征)征阴性,巴氏(Babinski征)阴性。
专科情况:腹部膨隆,下腹部可见长约10cm陈旧性手术瘢痕,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可见肠型及肠蠕动波,腹肌软,左上腹压痛,无明显反跳痛,未触及腹部包块,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莫菲氏征阴性,肝及肾区无叩击痛,腹部叩诊呈鼓音,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约4-6次/分,可闻及高调音及气过水声。
生化检验报告:降钙素原 0.09ng/ml 。 临检检验报告:白细胞 21.56*10^9/L ,中性粒细胞数 19.50*10^9/L ,淋巴细胞数 1.40*10^9/L,单核细胞数 0.56*10^9/L,嗜酸性粒细胞 0.06*10^9/L,嗜碱性粒细胞 0.04*10^9/L,中性细胞比率 90.400% ,淋巴细胞比率 6.500% ,单核细胞比率 2.600%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 0.3% ↓,嗜碱性粒细胞比率 0.20%,红细胞 4.75*10^12/L,血红蛋白 126g/L,红细胞压积 41.700%,红细胞平均体积 87.8fL,平均血红蛋白量 26.50pg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302g/L ,红细胞分布宽度CV值 14.300%,红细胞分布宽度SD值 47.50fL,血小板 332*10^9/L ,平均血小板体积 9.60fL,血小板分布宽度 16.000fL,血小板压积 0.317% ,大血小板细胞数 111.0*10^9/L ,大血小板细胞比率 33.60%。 生化检验报告:纤维蛋白原含量 3.14g/L,凝血酶原时间 12.4Sec,活动度 80.77%,国际标准化比值 1.01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33.9Sec,凝血酶时间 14.1Sec。 生化检验报告:钾 4.21mmol/L,钠 144.3mmol/L,氯 104.10mmol/L,离子钙 1.27mmol/L,谷丙转氨酶 13.40IU/L,谷草转氨酶 15.60IU/L,谷草/谷丙 1.16,总胆汁酸 3.8g/L,碱性磷酸酶 82.10IU/L,总蛋白 74.1g/L,白蛋白 46.60g/L,谷酰转肽酶 20.60IU/L,球蛋白 27.50g/L,白球比 1.69,总胆红素 14.9mol/L,直接胆红素 5.12mol/L,间接胆红素 9.8mol/L,尿素氮 3.01mmol/L,肌酐 89.00mol/L,尿酸 224mol/L,葡萄糖 5.85mmol/L,淀粉酶 61.50IU/L,血清β2-微球蛋白 1.34mg/L,胱抑素C 1.00mg/L。
急性肠根阻
1、腹痛、腹胀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一天;2、心肺(-),腹部膨隆,下腹部可见长约10cm陈旧性手术瘢痕,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可见肠型及肠蠕动波,腹肌软,左上腹压痛,无明显反跳痛;3、腹平片:肠梗阻。4、3岁时有肠道手术史。
1、急性阑尾炎:疼痛位于左下腹,无发热及麦氏点压痛,故不支持。
2、肠套叠:多见于儿童,成人罕见,CT未见同心圆征,故不支持。
3. 结肠癌伴梗阻:无便血、消瘦等恶病质表现,CT未发现占位性病变,故不支持。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治疗上禁食水、胃肠减压(鼻胃管置入,引出少量胃液,灌肠(生理盐水500ml低压灌肠)失败(无法排出气体及粪便),静脉补液(生理盐水+葡萄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守治疗无效,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见乙状结肠扭转180°,肠管充血水肿但无坏死;手法复位后没有切除肠管,留置盆腔引流管后关腹结束手术。
术后继续 禁食,抗生素预防感染(头孢呋辛)5天,补液(糖盐水+氯化钾)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24小时拔除胃管,逐步恢复流质饮食。术后7天病情恢复良好出院。
乙状结肠扭转(无肠坏死)
乙状结肠扭转主要病因是乙状结肠冗长+系膜根部固定点短(先天性解剖异常),剧烈运动后腹压骤增导致肠袢沿系膜轴扭转。
该患者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考虑诊断乙状结肠扭转,经过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并且腹痛症状有加重趋势。于是我们选择急诊剖腹探查+乙状结肠复位术,术中证实乙状结肠扭转,术后予以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等对症处理后,病情恢复良好出院。
本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肠瘘、感染等并发症。长远来看需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调整+缓泻剂),定期复查肠镜(每2年一次),警惕肠粘连或复发。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