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57岁、务农
【发病原因】出现腹痛,呈持续性钝痛性质,伴阵发性绞痛
【临床诊断】1、肠系膜上动脉栓塞(非阻塞性肠缺血进展为肠坏死) 2、心房颤动
【治疗方案】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坏死肠管切除术术
【治疗结果】术后20天康复出院
【病案重点】肠系膜血管栓塞
突起腹痛1天。
自诉1天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呈持续性钝痛性质,伴阵发性绞痛,伴见腹胀,恶心欲呕,无畏寒、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间歇性肉眼血尿,在加服用四磨汤治疗,症状无缓解,今日凌晨患者腹痛加剧,难以忍受,遂至我院急诊,门诊拟“腹痛查因”收住我科。起病以来,患者精神、纳食、睡眠欠佳,肛门未排气、排便,小便量少,色黄。
既往有冠心病房颤病史,未规律口服药物治疗,无"糖尿病"病史,无"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病史。无外伤手术史,无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出生于本地,否认外地久居史,无血吸虫疫水接触史。生活起居规律,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无重大精神创伤史,无毒物接触史。
T: 36.1℃,P: 83次/分,R: 20次/分,BP: 120/74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痛苦面容,神志清楚,精神尚可,自动体位,查体合作,问答切题,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双眼睑无浮肿,眼球活动自如,无外突,结合膜无充血及血肿,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溢脓,乳突无压痛。外鼻无畸形,鼻通气良好,无鼻翼煽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无紫绀,口腔粘膜无出血点,伸舌居中,无震颤,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无脓性分泌物。颈软无抵抗,无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无血管杂音。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对称,语颤无增强,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和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未触及细颤音,心界无扩大,心率83次/分,律齐,无杂音。腹部详见专科情况。肛门、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脊柱无畸形,活动自如,关节无红肿,无杵状指(趾),双下肢无浮肿,双下肢皮肤无色素沉着。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正常,肌张力正常,肌力5级,肢体无瘫痪,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腱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均正常存在,Babinski征、Chaddock征、Oppenheim征、Hoffmann征、Kernig征未引出。 专科情况;腹饱满,腹式呼吸减弱,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紧张,满腹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扪及,无叩击痛,Muprhy(-),腹水征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消失。
临检检验报告:未成熟粒细胞数目 0.01,未成熟粒细胞百分比 0.1%,白细胞 7.50*10^9/L,中性粒细胞数 6.62*10^9/L,淋巴细胞数 0.59*10^9/L ↓,单核细胞数 0.27*10^9/L,嗜酸性粒细胞 0.01*10^9/L ↓,嗜碱性粒细胞 0.01*10^9/L,中性细胞比率 88.400% ↑,淋巴细胞比率 7.800% ↓,单核细胞比率 3.600%,嗜酸性粒细胞比率 0.1% ↓,嗜碱性粒细胞比率 0.10%,红细胞 4.35*10^12/L,血红蛋白 146g/L,红细胞压积 42.300%,红细胞平均体积 97.3fL,平均血红蛋白量 33.50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344g/L,红细胞分布宽度CV值 12.600%,红细胞分布宽度SD值 43.00%,血小板 187*10^9/L,平均血小板体积 9.90fL,血小板分布宽度 16.900,血小板压积 0.185%,大血小板细胞数 48.0*10^9/L,大血小板细胞比率 25.50%,C反应蛋白 >5mg/L ↑,超敏C-反应蛋白 139.25mg/L ↑。 临检检验报告:凝血酶原时间 11.4Sec,活动度 109.72%,国际标准化比值 0.900,纤维蛋白原 521.000mg/L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28.1Sec,凝血酶时间 11.6Sec。
生化检验报告:钾 3.76mmol/L,钠 140.3mmol/L,氯 101.20mmol/L,离子钙 1.20mmol/L,谷丙转氨酶 31.20IU/L,谷草转氨酶 29.90IU/L,谷草/谷丙 1.00,总蛋白 70.2g/L,白蛋白 39.50g/L,球蛋白 30.70g/L,白球比 1.30,总胆汁酸 4.4μmol/L,总胆红素 22.4μmol/L ↑,直接胆红素 9.70μmol/L ↑,间接胆红素 12.7μmol/L,尿素氮 3.78mmol/L,肌酐 73.80μmol/L,尿酸 136μmol/L,血清β2-微球蛋白 2.59mg/L,胱抑素C 1.02mg/L,淀粉酶 37.30IU/L。 生化检验报告:降钙素原 0.12ng/ml ↑。
生化检验报告:新冠肺炎核酸检测 阴性。2021-05-20 生化检验报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腹痛查因:肠系膜血管栓塞?
1:腹痛1天;
2、体查:腹饱满,腹式呼吸减弱,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紧张,满腹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扪及,无叩击痛,Muprhy(-),腹水征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消失。
1、急性阑尾炎:无固定压痛点及反跳痛,CT未见阑尾肿大,故不支持。
2、消化性溃疡穿孔:无膈下游离气体,腹膜炎体征不典型,故不支持。
3、肠梗阻:肠鸣音减弱(非机械性梗阻的高调肠鸣音),CT未见气液平面,故不支持。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立即禁食水、胃肠减压,开放静脉通路(快速补液纠正休克:晶体液500ml/h),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钙6000IU皮下注射×1次)。
请血管外科会诊立即在全麻下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坏死肠管切除术术中探查见腹腔内少量淡血性渗液,肠管色泽暗红(以空肠为主),肠系膜动脉搏动微弱。切开肠系膜上动脉,取出血栓(长2cm),肝素盐水冲洗血管,恢复血流后,部分空肠(约1.5m)色泽未改善,证实肠坏死,行坏死肠管切除+端端吻合,冲洗腹腔后置腹腔引流管2根(盆腔及膈下)。术后持续胃肠减压,广谱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7天,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钙过渡至华法林口服,INR目标2-3),营养支持(肠外营养×10天,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术后20天康复出院。
1、肠系膜上动脉栓塞(非阻塞性肠缺血进展为肠坏死) 2、心房颤动
肠系膜血管栓塞大多是房颤导致心房血栓形成,以致栓子脱落栓塞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从而引起肠道血流中断,导致缺血性肠病。 该患者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依赖“症状-体征悖论”及高危因素(房颤),增强CT是确诊金标准(直接显示血管栓塞)。
手术时机:确诊后需立即手术(取栓+坏死肠管切除),延迟手术死亡率显著升高(>50%)术后予以抗凝治疗(预防再栓塞)、肠外营养支持(肠功能恢复前)、监测感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 长期需华法林抗凝(INR 2-3)、控制房颤及基础病。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