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女、20岁、学生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1.系统性红斑狼疮 2.狼疮性肾炎
【治疗方案】予静脉输注贝利尤单抗,及口服泼酮咯酸氨丁三醇片和羟氯喹等对症治疗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1.系统性红斑狼疮 2.狼疮性肾炎
发现双足皮疹1个月
患者1个月前双足出现皮疹,逐渐蔓延至双手、面部等部位,面部以鼻梁部和双侧颧部为著,双侧对称,压之不褪色,部分皮疹破溃,无渗出,无其它不适,饮食、睡眠可,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
既往体健。
T: 36.5℃,P: 75次/分,R: 20次/分,BP: 110/70mmHg。
查体:神志清,精神反应可,能够配合查体。面部皮疹以鼻梁部和双侧颧部为著,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正常,心率75次/分。心律齐,心音无杂音,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无包块,肾区无隆起,双下肢无水肿。双手指尖及双足趾尖可见陈旧性皮疹,双足背部可见片状紫红色皮疹,双侧对称,压之不褪色,部分皮疹可见破溃,无渗出。
血便常规正常;尿常规结果示:大量蛋白尿,尿总蛋白/肌酐值明显高于正常; 肝功能、凝血功能未见异常;肾功能:肌酐、尿素升高。(如图)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免疫荧光检查结果提示: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依据患者以出现皮疹为主要症状,表现为双侧对称,压之不褪色,部分皮疹可见破溃,无渗出,面部以鼻梁部和双侧颧部为著,结合化验结果提示肾功能异常,考虑本病,需进一步行肾穿刺活检检查明确诊断。
1.系统性血管炎:多有红斑、结节、紫癜、风团、血疱、丘疹、坏死及溃疡等,以膝下为最常见,两小腿下部及足背部皮肤损害最多。该患者皮疹特点不符合本病。
2.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多出现少尿、无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多见于儿童。该患者症状及年龄特点不支持该诊断。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行肾穿刺活检术病理检查,免疫荧光检查结果回报:狼疮性肾炎。明确诊断后给予静脉输注贝利尤单抗,及口服泼酮咯酸氨丁三醇片和羟氯喹治疗,经过1周治疗后,患者皮疹症状减轻,未再新出。出院后继续口服药物泼酮咯酸氨丁三醇片和羟氯喹,加用双嘧达莫、碳酸钙及维生素D治疗。半个月后复查,患者皮疹较前明显好转,无其它不适,复查尿常规及肾功能指标逐渐下降。嘱咐患者一定不能擅自停药,要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1.系统性红斑狼疮 2.狼疮性肾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