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72岁、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右肺上叶鳞状细胞癌侵及壁层胸膜
【治疗方案】开胸切除右肺上叶,同时切除右侧第2-4肋骨被侵犯的部分,清扫淋巴结等对症治疗
【治疗结果】病情平稳
【病案重点】右肺上叶鳞状细胞癌
右侧胸部疼痛四个月。
患者于四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部疼痛,难以忍受,伴咳嗽咳痰,咳白色粘液痰,痰中带血。未服用药物。现为进一步确诊及治疗,来我院就诊。 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状态一般、食欲下降,睡眠、体重、大小便未出现明显改变。
无过敏史、外伤史、手术史,无疫区、疫情、疫水居住史,无牧区、矿山、高氟区、低碘区居住史,无化学性物质、放射物、毒物接触史,无毒品接触史。 个人史:无喝酒、抽烟等不良嗜好。家庭成员均无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无家族遗传史。
T: 36.3℃,P: 77次/分,R: 20次/分,BP: 109/72mmHg。
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较差,面色苍白,表情自如,神志清楚,精神一般,对答切题,语言流畅,自主体位,步入病房,查体合作。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正常,律齐,心音有力,无杂音。右侧腋下区有明显压痛.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尖段空洞,空洞壁厚薄不均,较厚处约1.6cm,内壁不光滑,可见多发嵴样改变,增强扫描空洞壁轻-中度强化,可见肺动脉分支进入空洞壁,病灶与邻近右侧胸膜宽基底相连,分界不清,局部胸膜增厚。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稍增大。 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提示非小细胞癌
右肺上叶肿瘤侵及壁层胸膜
①老年男性患者,右侧胸部疼痛难忍四个月,伴咳嗽咳痰,咳白色粘液痰,痰中带血;
②患者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尖段空洞,空洞壁厚薄不均,较厚处约1.6cm,内壁不光滑,可见多发嵴样改变,增强扫描空洞壁轻-中度强化,可见肺动脉分支进入空洞壁,病灶与邻近右侧胸膜宽基底相连,分界不清,局部胸膜增厚。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稍增大;
③患者行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提示非小细胞癌。
①肺结核:肺结核多见于年轻患者,可有反复血痰史,常伴有明显全身中毒症状。痰结核杆菌、脱落细胞检查及纤维奇观镜检查及活检可与肺癌鉴别。
②肺炎:肺炎起病急骤,先有寒战、高热等毒血现象,然后出现呼吸道症状,X线表现为云絮影,不呈段叶分布,无支气管阻塞,经抗感染治疗病灶吸收迅速而完全。
患者因右侧胸部疼痛难忍四个月来我院诊疗,同时伴咳嗽咳痰,咳白色粘液痰,痰中带血。患者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尖段空洞,空洞壁厚薄不均,较厚处约1.6cm,内壁不光滑,可见多发嵴样改变,增强扫描空洞壁轻-中度强化,可见肺动脉分支进入空洞壁,病灶与邻近右侧胸膜宽基底相连,分界不清,局部胸膜增厚。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稍增大。患者行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提示非小细胞癌。确诊为右肺上叶肿瘤侵及壁层胸膜。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以及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情况,选择手术治疗。选择开胸切除右肺上叶,同时切除右侧第2-4肋骨被侵犯的部分,清扫淋巴结。术后转入监护室,呼吸机辅助通气1天,术后3天转回普通病房。患者术后咳痰较多,大量黄痰,发热,最高达38.6℃,痰液培养出肺炎克雷伯杆菌。该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床旁气管镜吸痰治疗。术后病理检测结果提示鳞状细胞癌,所取第2、4、7、9、10、11组共13个淋巴结均未发生转移,壁层胸膜受侵犯,所取肋骨未受侵犯。
右肺上叶鳞状细胞癌侵及壁层胸膜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