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39岁、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脑脓肿
【治疗方案】颅内肿瘤切除术等对症治疗
【治疗结果】病情平稳
【病案重点】脑脓肿,颅内肿瘤切除术
发热半月余,头痛伴左侧肢体无力3天
病人在住院前的半个多月开始发烧,最高温度39℃,在住院前三天开始出现头疼症状,主要集中在头部,有胀痛,有恶心、呕吐、呕吐等症状,呕吐物是胃液,伴有左肢体无力,上肢可以抬起,下肢可以走路,没有语言障碍,也没有痉挛。
病前1周感冒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T: 37.3℃,P: 68次/分,R: 22次/分,BP: 120/90mmHg。
意识清醒,说话流畅,两侧瞳孔等大,3 mm左右,有对光的反射,双侧眼球能自由活动,没有眼震,耳朵和左腿的听力都很好,左腿肌肉力量4,做了一个不太协调的身体检查。
颅脑磁共振显示:颅内占位性病变,考虑脑脓肿
脑脓肿
1.病前1周感冒史 2.主因“发热半月余,头痛伴左侧肢体无力3天”入院 3.查体:左侧肢体肌力4级,左侧共济运动查体欠配合 4.颅脑磁共振显示:颅内占位性病变,考虑脑脓肿
1.格林巴利综合症:发病1周后可能会有感冒、腹泻等症状,有些人接种了疫苗后,会表现为肢体对称性麻木无力,呈现手套状的感觉,肢体神经传导速度提示周围神经受损,2-3周后进行腰椎穿刺检查,结果发现脊髓液蛋白-细胞被分离。
2.脑栓塞:发病高峰为急性,发病时间在几秒钟到几分钟之间,通常是严重的麻痹,以前常有房颤、风湿性心脏病等病史,但由于脑中动脉栓塞,容易造成大面积的脑梗塞。
住院后做颅脑核磁共振检查,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怀疑是脑脓肿,病人血液常规检查结果为:1.1 mmol/L,5-58 mmol/L;病人接受了颅内肿瘤切除术,手术过程:病人在接受了气管插管和麻醉后,采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毛巾,以弧形冠状切口,一层一层的切开,将颅骨切开,用铣刀法去除骨段6×7 cm,将硬膜切开,发现右侧额部皮肤惨白,在1 cm处有一 cm的病灶,组织为浅黄色,质地柔软,穿刺后可见脓性分泌物,20 ml。沿着病灶边缘将病灶完全切除,并清楚的与周边麻醉组织的界限,术区用人工硬膜修补硬膜,用粘结片将颅骨固定,皮下和头皮一层一层的缝合,皮下植入一根导流导管,完成手术。口服250 ml甘油果糖注射液,每日1次,持续5天;醒脑静注射液20 ml,每日1次,连续7天;口服1.0 g的头孢曲松钠,每日1次,连续6天;每天1次,每日1次,连续2天;经过上述处理,病人的体温已经恢复到了正常水平,伴有四肢无力的头疼也减轻了,并在出院后叮嘱病人多休息,定期做检查。
脑脓肿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