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46岁、工人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重症肌无力
【治疗方案】予溴比斯的明60mg日三次口服改善症状,给予丙种球蛋白30g(80kg*0.4g/kg)日一次静点免疫治疗
【治疗结果】病情平稳
【病案重点】重症肌无力
复视1年,左侧眼脸下垂1个月
患者缘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复视,表现为物体上下重影,自觉眼球活动无异常,无头晕、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视力下降,无言语不利及肢体活动不利,无耳鸣,无听力下降,无口角流诞,无抽搐及意识障碍,无尿、便失禁。症状持续约1日,休息后症状完全缓解。未诊治。约半月后再次出现复视,性质同前,症状呈波动性,晨轻暮重,无其他伴随症状。故就诊于我院眼科,完善相关检查,考虑"麻痹性斜视",给予"血栓通"等药物治疗,患者症状较前无改善。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不适,性质难以描述,短时间后(具体不详)症状缓解,但出现左侧眼下垂,呈波动性,晨轻暮重,复视较前无加重,无喘憋、呼吸费力。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门诊,以"重症肌无力"收入我科。
"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感冒"病史半月。
T: 36.7℃,P: 100次/分,R: 20次/分,BP: 136/103mmHg。
意识清楚,言语流利。记忆力、判断力、计算力粗测正常。双侧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左侧眼脸下垂,遮挡角膜2-10点,疲劳试验阳性。眼位居中,右侧眼球活动自如,左侧眼球内收不到位、上视及下视活动差,疲劳试验阳性,双眼右视时可见水平眼震。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示齿口角不偏,伸舌不偏。四肢肌力5级,疲劳试验可疑阳性,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侧指鼻试验稳准。颜面及肢体温痛觉对称存在。双侧腱反射对称存在。双侧巴氏征、双划征阴性。颈软无抵抗感。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
胸部 CT :右侧局限性胸膜增厚。 肌电图+重频电刺激:1.所查肌电图未见明显异常;2.瞬目反射未见异常;3.左侧胶神经﹣三角肌、副神经﹣斜方肌重复刺激低频异常。 化验:血沉、抗核抗体谱、自身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测定未见异常。细胞角蛋白19片段、糖类抗原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724、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抗原、糖类抗原199未见异常。 新斯的明试验阳性 头颅 MRI + MRA :1.头 MRI 检查未见异常;2.基底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硬化,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 SWI :考虑右侧额叶发育性静脉畸形。 重症肌无力抗体谱:阳性。
重症肌无力?
患者青年男性,以复视、左侧眼脸下垂为主要症状,症状呈波动性,晨轻暮重,查体: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疲劳试验阳性,考虑诊断。
1.肌无力综合征:患者青年男性,以复视、左侧眼脸下垂为主要症状,症状呈波动性,晨轻暮重,需注意。入院后进一步查肌电图、肿瘤标志物协助诊断。
2.Miller- Fisher 综合征:患者青年男性,以复视、左侧眼脸下垂为主要症状,需注意。患者否认前驱感染病史,无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不支持。
3.后交通动脉瘤:患者青年男性,以复视、左侧眼脸下垂为主要症状,需注意。但患者无头痛及瞳孔受累表现,症状呈波动性,不支持。注意完善头颇血管检查进一步除外。
4.脑干病变:患者青年男性,既往高血压病病史,此次以复视、左侧眼脸下垂为主要症状,需注意。但患者无头晕、肢体无力等脑干其他部位受累表现,不支持。注意完善头颅核磁进一步除外。
患者入院后筛查胸部CT,未发现胸腺增生;头颅核磁及SWI检查未发现脑干病变;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复视、左侧眼脸下垂为主要症状,症状呈波动性,晨轻暮重)、疲劳试验阳性、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肌电图存在重复低频电刺激、重症肌无力抗体谱阳性,最后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给予溴比斯的明60mg日三次口服改善症状,给予丙种球蛋白30g(80kg*0.4g/kg)日一次静点免疫治疗,共五天。给予醋酸泼尼松片20mg日一次口服,通过一周后增加10mg,直至目标剂量80mg日一次口服。通过上述治疗,患者复视、眼脸下垂、肢体无力较前减轻,疲劳时间较前延长,喘憋较前减轻,指脉氧稳定。患者住院期间生命体征平稳,达到出院标准,嘱咐患者出院后继续口服药物治疗,定期复查。
重症肌无力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