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67岁、农民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
【治疗方案】予硫酸氢氯此格雷75mg晚一次口服抗血小板聚集,共7天;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晚一次口服保护血管内皮治疗,共7天;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mg,一日二次静点改善侧支循环等对症治疗
【治疗结果】病情缓解
【病案重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
言语不利7小时
患者缘于7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利,表现为不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但能理解他人的言语,伴右侧口角流诞。无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无复视,无肢体活动不利,无耳鸣,无抽搐及意识障碍,无尿、便失禁,症状持续无缓解,遂就诊于我院,急诊查头顾 CT 示:1.右侧基底节区、放射冠缺血性病灶并软化灶形成。2.脑白质稀疏,脑萎缩。并完善抽血、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给予"丁苯酥酞氯化钠注射液25mg静点、银杏二菇内酯葡胺注射液25mg静点",治疗后患者症状稍好转,急诊以"脑血管病"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睡眠可、饮食可,精神可,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腹痛、腹泻。近期体征无明显减轻。
脑梗死病史3年,多次复发,未遗留明显后遗症,平素规律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晚一次,阿托伐他汀钙20mg晚一次,丁苯酞软胶囊0.2g日三次”;“双耳听力下降”病史7年,未予诊治。
T: 36.5℃,P: 89次/分,R: 16次/分,BP: 120/90mmHg。
神志清楚,运动性失语,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3.0毫米,对光反射存在,双侧眼球活动自如,无眼震,双耳听力下降,右侧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左偏,四肢肌张力,四肢肌力正常,感觉及共济运动查体未见异常,左侧巴氏征阳性,右侧巴氏征阴性。
双侧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超声回报:双侧颈动脉硬化伴左侧斑块形成,左侧颈内动脉狭窄狭窄率>70%,右侧椎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增高,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斑块形成。 头颈 CTA :动脉粥样硬化改变。 头颅 MRI + DWI :1,左侧额叶早期腔隙性脑梗死。2,右侧外囊区软化灶伴周围胶质增生。3,脑萎缩,脑白质稀疏。
脑梗死
1.既往多次脑梗死病史
2.主因“言语不利7小时”入院
3.查体:运动性失语,右侧中枢性面瘫,右侧巴氏征阳性。
4.双侧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超声提示左侧颈内动脉狭窄狭窄率>70%;头颈 CTA :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头颅 MRI + DWI :左侧额叶早期腔隙性脑梗死。
1.脑出血:急性起病,症状迅速到达高峰,常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头CT显示颅内高密度灶。
2.蛛网膜下腔出血:可突发头痛恶心呕吐,剧烈头痛难以忍受,脑膜刺激征阳性,头晕CT显示脑沟、脑裂高密度。
入院后完善双侧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超声提示左侧颈内动脉狭窄狭窄率>70%;头颈 CTA :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头颅 MRI + DWI :左侧额叶早期腔隙性脑梗死。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患者血管条件差,住院期间其症状可能波动加重,急性期适当活动,多饮水,保持情绪稳定。原则上以改善微循环、改善脑动脉硬化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对症治疗,给予硫酸氢氯此格雷75mg晚一次口服抗血小板聚集,共7天;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晚一次口服保护血管内皮治疗,共7天;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mg,一日二次静点改善侧支循环,共7天;给予依达拉奉右茨醇37.5mg,一日二次静点改善侧支循环,共7天;给予倍他司汀20mg,一日一次静点改善动脉硬化,共7天。通过以上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住院期间生命体征平稳,达出院标准,嘱咐患者出院后继续规律口服药物治疗,定期复查。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