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助手APP 百万医护都在兼职、学习、交流
立即打开
爱医病例 作者主页 推荐阅读

大脑动脉狭窄性脑梗死,药物治疗使其获益

发布人:

程喆歆主治医师

已发布40篇病例|已获319281阅读

摘要

【基本信息】男、48岁、工人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性脑梗死

【治疗方案】以改善微循环、保护脑组织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等对症治疗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大脑中动脉狭窄性脑梗死

【病案介绍】

主诉

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0小时

现病史

患者于入院前10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无力,上肢可抬举,下肢搀扶下可行走,无言语笨拙,症状呈持续性,无头痛头晕,无抽搐发作。家属带患者来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查头CT显示:双侧腔隙性脑梗死,建议患者入院,入院之后给予完善颅脑磁共振检查。患者病程当中饮食尚可,睡眠正常,二便尚可。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口服缬沙坦片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尚可,否认糖尿病病史。

查体

T: 36.3℃,P: 80次/分,R: 17次/分,BP: 156/89mmHg。

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3.0毫米,对光反射存在,双侧眼球活动自如,无眼震,双耳听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力4-级,左侧肢体肌力正常,四肢肌力正常,感觉及共济运动查体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颅脑磁共振显示左侧基底节急性脑梗死,左侧大脑中动脉局限性狭窄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脑梗死

诊断依据

1.既往高血压病史 2.主因“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0小时”入院 3.查体:右侧肢体肌力4-级 4.颅脑磁共振显示左侧基底节急性脑梗死,左侧大脑中动脉局限性狭窄

鉴别诊断

1.脑出血:急性起病,症状迅速到达高峰,常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头CT显示颅内高密度灶。 

2.蛛网膜下腔出血:可突发头痛恶心呕吐,剧烈头痛难以忍受,脑膜刺激征阳性,头晕CT显示脑沟、脑裂高密度。

诊治经过

入院后完善颅脑磁共振检查,显示左侧基底节急性脑梗死,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症状可能波动加重,急性期少活动,多饮水。化验结果显示:甘油三酯1.99mmol/L、血尿酸472mmol/L、血红蛋白165g/L;原则上以改善微循环、保护脑组织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对症治疗,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ml,一天一次静脉点滴,共7天;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40ml,一天一次静脉点滴,共7天;给予胞磷胆碱注射液0.5g,一天一次静脉点滴,共7天;给予疏血通6ml,一天一次静脉点滴,共7天;给予氯吡格雷片75mg,一天一次口服,共7天;通过以上治疗,患者症状有所缓解,患者右侧肢体无力的症状有所改善,患者住院期间生命体征平稳,达到出院标准,嘱咐患者出院后控制血压,继续口服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定期复查。

诊断结果

大脑中动脉狭窄性脑梗死

【分析总结】

大部分的脑梗死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仅占20%。脑血栓形成和栓塞引起血管闭塞,导致供血区脑软化或梗死。脑梗死的临床病理分为五期:超早期、急性期、坏死期、软化期和恢复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高血糖、高血压以及同型半胱氨酸、自由基或感染因素均有关系。粥样硬化病变导致卒中的最危险最重要危险因素是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增高,常在夜间睡眠中发病,可能与入睡后血流缓慢、血压下降,比较容易在血管壁动脉病变基础上形成动脉血栓。此外,脑梗死还可以出现炎症细胞因子损害,引起炎症细胞反应,例如嗜酸中性粒细胞粘附于内皮细胞,导致血脑屏障破坏,血管渗出以及组织水肿坏死等。治疗来说通常可以应用改善微循环、保护脑组织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

想说什么在这输入
3
3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