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36岁、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1.感染性腹泻 2.急性咽炎
【治疗方案】予以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g每日2次、喜炎平注射液500mg每日1次抗炎、抗感染治疗。同时予以口服益气健脾口服液20ml每日2次、蒙脱石散3g每日3次止泻治疗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感染性腹泻
咳嗽2天,伴腹泻1天。
患者缘3天前在外应酬后出现咳嗽、咽部不适,无咯痰遂前往老隆镇卫生院诊治(具体不详),昨天解黄色水样便,约10余次,无里急后重感,脐周隐痛。自发病后,患者无畏寒、发热,无头晕、头痛,无胸闷、胸痛,无心悸、气促,无呕血,无柏油样大便,无腰痛,无血尿及酱油样小便,大便正常,小便黄赤。
患者诉既往2011年有“肩锁静脉曲张”病史,于外院行微创手术治疗(具体不详),术后恢复良好。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T: 36.1℃,P: 70次/分,R: 20次/分,BP: 120/86mmHg。
一般情况:中年男性,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无贫血貌,神志清,精神可,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双侧腋窝、锁骨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双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咽部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双侧呼吸动度均等,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未见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处,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心浊音界正常。心率70次/分,心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坦,全腹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全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肛门外观未见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正常。腹壁反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膝腱反射正常,巴彬斯基征、霍夫曼征阴性。 专科情况: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率70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肝脏,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暂缺
1.腹泻查因:细菌性肠炎?病毒性肠炎? 2.急性咽炎
1.男,36岁,咳嗽2天,伴腹泻1天。
2.专科检查: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率70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肝脏,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伤寒:消化道传染性疾病,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肥达氏可进一步明确。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患者有咳嗽、咽部不适,解黄色水样便,约3余次,并伴有纳差,无里急后重感,脐同隐痛。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 7.38 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 82.6 %↑、淋巴细胞比率 10.6 %↓、红细胞 5.43 10^12/l、血红蛋白 158 g/l。降钙素原检测 0.105 ng/ml↑。肝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49.36 U/L↑、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21.03 U/L、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11.60 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 2.46 μmol/L、血清总胆汁酸测定 2.77 μmol/L。电解质:钠测定 142.5 mmol/L、钾测定 4.66 mmol/L、钙测定 2.26 mmol/L、锌测定 9.32 umol/L↓。血脂:总胆固醇 6.08 mmol/L、甘油三酯 1.3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4.51 mmol/l↑。心酶、肾功、大便常规、尿常规、肺炎支原体、衣原体、传染病五项未见异常。DR检查:心肺膈未见异常。彩色B超检查:肝囊肿。胆、胰、脾、双肾、膀胱、前列腺未见明显异常声像。辅助检查:伤寒杆菌菌体抗原 阴性(-)、伤寒杆菌鞭毛抗原 阴性(-)、肝吸虫抗体 阴性(-) 。 结合患者病史、体征及辅查初步诊断:1.感染性腹泻 2.急性咽炎。治疗上予以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g每日2次、喜炎平注射液500mg每日1次抗炎、抗感染治疗。同时予以口服益气健脾口服液20ml每日2次、蒙脱石散3g每日3次止泻治疗。经过住院治疗5天,无腹痛腹泻,无纳差、恶心呕吐。病情治愈出院。
1.感染性腹泻 2.急性咽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