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女、71岁、农民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1.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高危组)I型呼吸衰竭 2.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
【治疗方案】予以低分子量肝素钙5000AXaIU日二次皮下注射抗凝+予左氧氟沙星片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肺血栓栓塞症
活动后气短10余天,一过性晕厥2天。
患者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气短,伴心悸、乏力,无胸痛、咯血,无明显咳嗽、咳痰,无发热,伴双下肢水肿,未予重视。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一过性晕厥,无抽搐,无肢体活动不利,无大小便失禁,无恶心、呕吐。摔伤头部,左侧额头可见磕伤,约4分钟后转醒,意识清醒后出现恶心、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就诊于当地医院完善肺动脉CTPA提示肺动脉广泛肺栓塞,考虑诊断“肺栓塞”,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急诊,查D-二聚体升高,双下肢静脉彩超示左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心脏彩超示右心功能不全,予以低分子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治疗,除外新冠肺炎后,以“肺栓塞”收入院。
“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达200/110mmHg,平时应用“吲达帕胺2.5mg”日一次,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左右。
T: 36.2℃,P: 96次/分,R: 24次/分,BP: 134/7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正力体型,平车推入病房,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左侧额头可见皮肤破损,已结痂。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瘀斑。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包块。眼睑无水肿,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正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鼻无异常。口唇无明显发绀,颈软无抵抗,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正常,双肺叩诊清音。肺肝相对浊音界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心率9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P2>A2。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柔软,无抵抗,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正常。双侧Babinski征阴性,颈强直阴性。
肺动脉CTPA(2021-09-07,县医院):肺动脉广泛肺栓塞,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硬化。 头颅CT+肺部CT(2021-09-07,县医院):1.脑内多发缺血灶。2.老年脑改变。3.双肺多发条索影。4.双肺异常密度改变,考虑坠积性病变。 (2021-09-07,我院)D-二聚体0.90ug/m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9.64ug/ml; 血常规(2021-09-07,我院):白细胞计数12.69*10/L,血红蛋白 119g/L,血小板计数272*10/L; 心脏彩超(2021-09-07,我院):EF 54%,双房扩大,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功能减低,三尖瓣反流(轻+),升主动脉增宽,主肺动脉增宽。 双下肢静脉彩超(2021-09-07,我院):左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余下肢深静脉未见血栓形成。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2021-09-07,我院):阴性。 入院时血气分析:Fi02 21%,PH:7.45,P02:43mmHg,PC02:33mmHg,HC03-:22.9mmol/L, Lac:1.0mmol/L,BE-1.1mmol/L,K 3.5mmol/L。
1.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危组) I型呼吸衰竭 2.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
1.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危组) I型呼吸衰竭:患者老年女性,急性起病,肺动脉CTA示肺动脉栓塞,结合血气分析:氧分压43mmHg,血氧饱和度84%(未吸氧),D-二聚体升高,结合患者心脏彩超示右心功能、结构障碍,故诊断。
2.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依据双下肢静脉彩超示血栓形成。 3.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依据既往多次测量血压升高,最高达200/110mmHg,且患者高龄,存在陈旧性脑梗死,故可诊断。
1.冠心病:该患者为老年女性,高血压病史,如冠心病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表现为胸闷、心绞痛样胸痛,但心电图无ST-T改变,心肌酶正常,无典型活动剧烈时胸闷、胸痛、乏力症状,暂不考虑。
2.自发性气胸:该病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需警惕该病,但常好发于瘦高青壮年,于运动后发病,患侧叩诊鼓音,该患者老年女性,双肺叩诊清音,暂不考虑此病。
3.心功能不全:该患者老年女性,高血压病史,但无活动耐力下降病史,此次发病表现为胸闷、气短,但心脏彩超无左心扩大、射血分数下降表现,除外该诊断。
4.肺炎:患者表现为胸闷、气短,但患者无发热、咳嗽、咳痰等表现,结合肺部 CT,除外。
1.报病重,I级护理,平卧位,心电、指脉氧监测,氧气吸入2L/min。
2.完善肝肾功能、离子、血脂了解一般情况,完善肌钙蛋白、脑钠肽、心肌酶分级,完善抗核抗体谱系统性血管炎、类风湿四项、抗磷脂谱3项、腹部彩超、泌尿系彩超、头颅CT等检查。
3.入院当天开始予以低分子量肝素钙5000AXaIU日二次皮下注射抗凝。共应用7天。
4.入院当天考虑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给予左氧氟沙星片0.5g日一次口服抗感染。
5.结合患者高血压病史,氨氯地平5mg日一次口服降压、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口服调脂稳定斑块。
6.与患者商议后,患者同意出院后应用华法林抗凝,于入院第五天加用华法林3mg每晚口服,因INR值调整困难故将抗凝方案改为利伐沙班15mg日二次抗凝治疗,经过治疗患者气短明显好转,复查血气分析(未吸氧)PH:7.46,P02:64mmHg,PCO2:36mmlg,HCO3-25.7mmol/L。经过以上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经上级医师查房,准许出院。
出院医嘱:
1.避免劳累及感染。
2.继续应用:利伐沙班15mg日二次,总应用时间3周后改为20mg日一次,总应用时间至少3个月,注意观察鼻出血、呕血,黑便、尿血,皮肤瘵点、瘀斑,如有上述症状,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就诊。3个月后复查肺动脉CTA、心脏超声,BNP,心电图,平均每周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呼吸内科随诊:关于下肢静脉血栓,禁止揉捏左下肢,3个月复查下肢静脉超声,血管疝外科随诊;3.继续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日一次,监测血压。
1.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中高危组)I型呼吸衰竭 2.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