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女、62岁、农民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1.胰腺假性囊肿 2.胆囊结石 3.腹腔积液
【治疗方案】行“胰腺假囊肿穿刺引流术、腹腔积液穿刺引流术”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行“胰腺假囊肿穿刺引流术、腹腔积液穿刺引流术”
突发上腹痛6月,检查发现胰腺假性囊肿形成4周
患者 6 月前持续排便不畅,进食辛辣饮食后突发上腹痛,于当地人民医院就诊,以“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收住,予以对症支持、抗感染等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2 周前于当地人民医院检查发现胰腺假性囊肿形成。拟行胰腺假性囊肿手术治疗,住院期间出现四肢无力、记忆力减退伴二便失禁等症状,无抽搐、昏迷现象,当地医院行头颅 CT 提示:脑室系统性扩张、积水,建议到我院进一步检查治疗,1 周前来我院介入求诊,请神经外科会诊评估,建议优先处理胰腺假性囊肿情况,遂至我科门诊就诊,拟以“胰腺假性囊肿”收住入院。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饮食及睡眠较差,间歇性二便失禁,体重下降。
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曾患疾病和传染病史: 否认心脑血管、肺、肾、内分泌系统等重要脏器疾病史及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过敏史:无;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认。
T: 37.2℃,P: 85次/分,R: 22次/分,BP: 130/80mmHg。
一般情况稍差,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精神差,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腹部膨隆,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诊浊音,肝脾未触及、肝区轻度叩击痛,墨菲氏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4次/分,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双下肢无水肿。
1.上腹部CT平扫+增强:
a.胰头部巨大囊性肿块较前缩小,囊内密度稍增高,门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受压变细较前减轻。
b.腹腔积液较前明显增多。
c.胆囊结石同前。
2.白细胞 13.59×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88.60%, 红细胞 3.70×10^12/L, 血红蛋白 114g/L, 血小板 419×10^9/L,白蛋白 29.5g/L, 前白蛋白 108mg/L, 肌酐 109.2umol/L, 尿酸 649.7umol/L, 钾 5.49mmol/L, 肝炎病毒学及肿瘤标志物未提示明显异常。
1.胰腺假性囊肿 2.胆囊结石 3.腹腔积液
1.主诉:突发上腹痛6月,检查发现胰腺假性囊肿形成4周;
2.查体:腹部膨隆,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叩诊浊音,肝脾未触及、肝区轻度叩击痛,墨菲氏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阳性;
3.辅助检查:上腹部CT平扫+增强:
1.胰头部巨大囊性肿块较前缩小,囊内密度稍增高,门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受压变细较前减轻。
2.腹腔积液较前明显增多。
3.胆囊结石同前。
1.胃十二指肠消化道穿孔: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多以饱餐后上腹部突发性剧痛,既往多有消化道溃疡病史或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病史,查体可见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腹膜炎症状,腹部平片可见膈肌下游离积气,目前暂不支持本病。
2.急性阑尾炎:典型症状可有转移性右下腹痛,早期起病可表现为中上腹疼痛,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为右下腹固定性疼痛,查体可表现为右下麦氏点腹压痛、反跳痛。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上腹部CT平扫+增强:
1.胰头部巨大囊性肿块较前缩小,囊内密度稍增高,门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受压变细较前减轻。
2.腹腔积液较前明显增多。
3.胆囊结石同前。
故诊断为:
1.胰腺假性囊肿;
2.胆囊结石;
3.腹腔积液。住院期间发现胰腺假囊肿缩小,患者腹痛,考虑假囊肿破开漏入腹腔内,排除手术禁忌症,行“胰腺假囊肿穿刺引流术、腹腔积液穿刺引流术”。术后积极营养支持治疗。目前患者腹腔引流液减少后拔除引流管,假囊肿引流管持续引流,腹痛症状较前好转。目前患者无特殊身体不适,精神、饮食、睡眠尚可,二便正常,自主活动,故予以办理出院。
1.胰腺假性囊肿 2.胆囊结石 3.腹腔积液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