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女、52岁、教师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1.肛门肿物(黑色素瘤); 2.内痔
【治疗方案】全麻下行“经肛门病损切除术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全麻下行“经肛门病损切除术
肠镜发现肛门肿物16天
患者自述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性胀痛,餐后加重,伴腰背部放射性痛,伴嗳气,无发热、无腹泻,至当地医院就诊,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稍缓解,未做检查。16天前腹胀加重,遂至我院就诊,行肠镜检查发现肛门肿块,未做任何治疗,今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科门诊就诊,门诊以“肛门肿物”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精神、饮食差,睡眠尚可,大便正常,小便次数增多,一天约6-7次,体重无明显变化。
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曾患疾病和传染病史: 否认心脑血管、肺、肾、内分泌系统等重要脏器疾病史及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过敏史:无;外伤史:否认;手术史:11年前于当地县人民医院行“子宫全切术”,术中同时行“阑尾切除术”。
T: 37.2℃,P: 74次/分,R: 22次/分,BP: 130/98mmHg。
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4次/分,移动性浊音阴性,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肛门可触及一0.5cmX1cm大小肿物。
1.我院肠镜检查:
a.肛门乳头状突起性质待查(肛乳头状瘤?黑色素瘤?);
b.内痔;
c.回肠末端及结直肠粘膜未见异常。
2.病理报告:
a.皮内痣;
b.黑色素瘤。
肛门肿物
1.主诉:患者因“肠镜发现肛门肿物16天”入院;
2.查体:肛门可触及一0.5X1cm大小肿物。
3.辅助检查:
我院肠镜检查:1.肛门乳头状突起性质待查(肛乳头状瘤?黑色素瘤?);2.内痔;3.回肠末端及结直肠粘膜未见异常。
病理报告:1.皮内痣;2.黑色素瘤。
①直肠息肉:直肠下端的息肉可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呈鲜红色,便后可自行回缩。直肠指检可及圆形,实质性,带蒂可活动肿物。
②痔:无痛性间歇便后出鲜血是内痔的常见症状。直肠指检可及带蒂或不带蒂柔软肿物。血栓性外痔可见肛周暗红色长条圆形肿物,皮肤水肿,质硬,压痛明显。
③直肠脱垂:主要症状为有肿物自肛门脱出,随脱垂加重,可有肛周皮肤湿疹、瘙痒,常有便秘出现。内脱垂常无明显症状,行肠镜检查可发现。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我院肠镜检查:
1.肛门乳头状突起性质待查(肛乳头状瘤?黑色素瘤?);
2.内痔;
3.回肠末端及结直肠粘膜未见异常。
病理报告:
1.皮内痣;
2.黑色素瘤。排外手术禁忌后,全麻下行“经肛门病损切除术”,术后安返病房,生命体征平稳,予抗感染、化痰、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可予抗凝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每日换药,现患者术后恢复可,今日拔除肛管,予以出院。待病检结果回报后在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1.肛门肿物(黑色素瘤); 2.内痔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