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助手APP 百万医护都在兼职、学习、交流
立即打开
爱医病例 作者主页 推荐阅读

肠系膜淋巴结炎

发布人:

乔喜娟主任医师

已发布30篇病例|已获207362阅读

摘要

【基本信息】男、2岁、儿童

【发病原因】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

【临床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肠系膜淋巴结炎

【治疗方案】头孢曲松抗感染+维生素b6止吐+退热+1/3张力补液+西咪替丁针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等对症治疗

【治疗结果】治愈出院

【病案重点】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发生在回肠远端的肠系膜,容易想到阑尾炎,需辅助检查鉴别诊断

【病案介绍】

主诉

发热、呕吐半天。

现病史

半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39.5℃,后出现呕吐3次,呈非喷射性,呕吐物胃内容物,量多少不一,伴有腹痛、阵发性哭闹。无咳嗽,无流涕,无皮疹、抽搐等,家属给予“布洛芬”,效欠,现为求得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查血常规及CRP:白细胞 22.74 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82.9 %, 淋巴细胞百分比 16.5 %, 红细胞 4.64 10^12/L, 血红蛋白 113 5g/L, 血小板 316 10^9/L, C反应蛋白 18.90 mg/l,腹部超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建议复查)。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肠系膜淋巴结炎?”收住院。病后精神可,食纳欠佳,大便呈糊状,小便正常。

既往史

平素体健,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其接触史,预防接种随当地计划进行。    个人史: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无窒息抢救史,母乳喂养,辅食已加,现普食。6月会坐,10月会站, 5月出牙, 1岁会走。 家族史:父母均体健,非近亲结婚,无家族中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

查体

T: 39.9℃,P: 136次/分,R: 34次/分,BP: 80/50mmHg。

一般情况: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急性病容,表情自如,体位自动,神志清楚,精神欠佳,查体合作。 皮肤黏膜: 色泽正常,无皮疹、无皮下出血、无肝掌、无水肿、无蜘蛛痣,毛发分布正常,皮肤温度高于正常,皮肤弹性正常。

淋巴结: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部: 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          

眼:正常,结膜正常,无巩膜黄染,角膜正常,瞳孔等圆等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

耳廓:正常,无外耳道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无障碍。   

鼻:无鼻翼煽动,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窦压痛。

口腔:唇正常,粘膜正常,舌正常,齿正常,双侧扁桃体I°大,咽充血。 

颈部: 无颈项强直,颈静脉正常,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甲状腺正常。 

胸部: 胸廓正常,无胸骨压痛,乳房正常。

肺:视诊:呼吸运动正常。

触诊: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   

叩诊:正常清音。

听诊:呼吸音粗,无啰音,无痰鸣音,无哮鸣音,语音传导正常,无胸膜摩擦音。    

心:视诊:心尖搏动正常,无剑突下搏动,心尖搏动位置正常。              

触诊:心尖搏动正常,无震颤。             

叩诊:心脏相对浊音界正常。             

听诊:心率 134 次/分,心律整齐,心音正常,无附加心音, 无杂音,无心包摩擦音,无周围血管征。 

腹部: 视诊:外形正常,无胃型,无肠型,无腹壁静脉曲张,无手术瘢痕。          

触诊:全腹柔软,无压痛、反跳痛,无腹部包块,肝脏未触及,胆囊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脾脏未触及,肾脏未触及。         

叩诊:肝浊音界存在,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5肋间,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         

听诊:肠鸣音正常,每分钟5次,无气过水声。 

直肠肛门: 正常。 

外生殖器: 外观无畸形。 

脊柱四肢: 正常。 

神经系统: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

辅助检查

血常规及CRP:白细胞 22.74 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82.9 %, 淋巴细胞百分比 16.5 %, 红细胞 4.64 10^12/L, 血红蛋白 113 5g/L, 血小板 316 10^9/L, C反应蛋白 18.90 mg/l; 腹部超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建议复查)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肠系膜淋巴结炎

诊断依据

1.发热半天,呕吐半天 

2.查体:精神欠佳,反应可,皮肤无皮疹及出血点,口唇无发绀,咽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律齐,心前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明显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包块,肝脾不大,肠鸣音5次/分,四肢活动可,神经系统查体均为阴性;结合门诊血常规、CRP、腹部超声。

鉴别诊断

1.肠蛔虫病 常有不固定腹痛、偏食、异食癖、营养不良、恶心、呕吐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有时出现全身过敏症状。往往有吐虫、排虫史,粪便查找虫卵,驱虫治疗有效可等协助诊断。 

2.肠痉挛 婴儿多见,可出现反复发作的阵发性腹痛,腹部无异常体征、排气、排便后可缓解。

诊治经过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四项、D二聚体、尿常规:大致正常;心肌酶:乳酸脱氢酶:333 U/L,肌酸激酶同工酶:26 U/L,α羟丁酸脱氢酶:227 U/L;电解质正常;抗链球菌溶血素O:2.3 IU/mL;新型冠状病毒RNA(ORF lab):阴性 ,新型冠状病毒RNA(N):阴性;降钙素原:0.69 ng/ml;血涂片结果描述:外周血白细胞数增多,以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为主,偶见过分叶,余形态未见明显异常;甲型流感病毒RNA定量:Ct>40(阴性) IU/ml,乙型流感病毒RNA定量:Ct>40(阴性);诊断明确。 予一级护理,暂禁食,头孢曲松抗感染、维生素b6止吐、退热、1/3张力补液,西咪替丁针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等对症治疗,继续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入院第3天,患儿无呕吐,体温渐渐退至正常,偶有腹痛。继续巩固治疗6天,现患儿无发热,治疗有效, 复查血常规+CRP示:白细胞:8.14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8.5 %,淋巴细胞百分比:51.0 %,红细胞:4.53 10^12/L,血红蛋白:114 g/L,血小板:246 10^9/L,C反应蛋白:1.9 mg/l;临床治愈出院。

诊断结果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肠系膜淋巴结炎

【分析总结】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儿童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但是小婴儿及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往往表现为哭闹多,精神弱。儿科医生接诊时一定要认真查体,一旦怀疑及时彩超辅助检查协助诊断。 该患儿门诊专家及时彩超及时诊断及时收住院。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发生在回肠远端的肠系膜。此病大多是继发于呼吸道感染,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等。大多有病毒感染引起,细菌以溶血性链球菌多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沙门菌也可导致本病。另外急性腹痛早期鉴别诊断要认真的去排查。该患儿腹痛,发热,炎症指标明显高,很容易想到阑尾炎,所以辅助检查该出手就出手,一定不要怕家长埋怨,及时沟通家长是能接受的。

想说什么在这输入
7
10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