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48岁、无职业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1.回肠造口状态 2.横结肠恶性肿瘤 T4aN0(0/20)M0(G2)术后
【治疗方案】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肠粘连松解术+回肠切除术吻合术+回肠-横结肠吻合口切除术吻合术+腹腔冲洗引流术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1.回肠造口状态 2.横结肠恶性肿瘤
横结肠恶性肿瘤术后回肠造口状态
患者4月前因“腹痛腹胀1年,加重3天”就诊于我院,完善相关检查后于2020-08-17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因腹腔出血,于2020-08-28在全麻下行“近期开腹术后腹腔止血术+襻式回肠造口术”术后予以营养支持、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病检诊断为:横结肠恶性肿瘤 T4aN0(0/20)M0(G2),于2020-09-07出院。现患者为定期返院回纳造口,于我院门诊就诊,以“横结肠恶性肿瘤术后回肠造口状态 ”收住入院。患者自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变化不详。
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曾患疾病和传染病史: 既往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150/110mmHg,曾不规律服药一年,已停药,血压控制可,否认肺、肾、内分泌系统等重要脏器疾病史及传染病;预防接种史:不详; 过敏史:左氧氟沙星过敏;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认。
T: 36.8℃,P: 76次/分,R: 24次/分,BP: 130/98mmHg。
一般情况可,神清,查体合作。结膜无苍白,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右侧腹部造口,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莫非氏征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肝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5次/分,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直肠指检进指5cm未触及肿物。
1.甲胎蛋白 1.56ng/mL, 癌胚抗原 1.60ng/mL,
2.[上腹部,平扫+增强][下腹部,平扫+增强][中腹部,平扫+增强]CT示:1.横结肠术后改变,吻合口区肠壁未见确切增厚及异常强化。
3.造口碘水造影:1.胃及十二指肠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碘水密度低,观察受限)。 2.右下腹造瘘状态;各组小肠未见确切梗阻表现,随诊。
4.肠镜:横结肠Ca术后及小肠造瘘术后,所见肠粘膜未见异常;
1.回肠造口状态 2.横结肠恶性肿瘤 T4aN0(0/20)M0(G2)术后
1.主诉:患者男,48岁,横结肠恶性肿瘤术后回肠造口状态 ;
2.查体: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莫非氏征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肝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5次/分;
3.辅助检查:腹部,平扫+增强CT示:1.横结肠术后改变,吻合口区肠壁未见确切增厚及异常强化。
1.肠结核,肠道的结核性病变也可出现腹痛、便血等临床表现,在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中可出现肠道的肿块阴影。肠结核一般伴有低热、盗汗、体重下降等结核中毒症状,病理活检可以准确分辨。
2.肠息肉,肠息肉也可以导致与结肠癌相似的临床表现,在影像学检查中,可出现肠道肿块阴影,但肠息肉一般为良性病变,病理检查可以辨别。
3.结肠的其它类型癌症,如淋巴瘤,结肠的淋巴瘤也比较多见,也可表现为肠道的肿块阴影,病理活检可以鉴别。
4.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结肠的炎症性病变,可表现为腹痛、便血,但CT影像学检查一般没有肠道的肿块阴影。 总之,病理活检是鉴别诊断的金标准。
入院后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腹部,平扫+增强CT示:1.横结肠术后改变,吻合口区肠壁未见确切增厚及异常强化。故明确诊断:1.回肠造口状态 2.横结肠恶性肿瘤 T4aN0(0/20)M0(G2)术后,患者目前一般情况尚可,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补液、补充白蛋白、止痛、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嘱病人适当翻身床上活动,并适当给予抗凝治疗,预防血栓生成。积极术前准备,排外手术禁忌,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肠粘连松解术+回肠切除术吻合术+回肠-横结肠吻合口切除术吻合术+腹腔冲洗引流术”, 术后观察腹腔引流管、胃肠减压管引流情况;合理调整液体输入量,观察尿量变化;予以补液、抗感染、营养支持、止痛等治疗。术后第6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饮食已恢复,予以出院。
1.回肠造口状态 2.横结肠恶性肿瘤 T4aN0(0/20)M0(G2)术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