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助手APP 百万医护都在兼职、学习、交流
立即打开
爱医病例 作者主页 推荐阅读

青年男性急性阑尾炎,急诊行阑尾切除术

发布人:

李悦主治医师

已发布43篇病例|已获318841阅读

摘要

【基本信息】男、31岁、个体户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

【治疗方案】全麻下行“阑尾切除术”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全麻下行“阑尾切除术”

【病案介绍】

主诉

男性,31岁,个体户,右下腹疼痛8天。

现病史

患者8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痛,疼痛呈持续性并阵发性加剧,伴腹胀,无高热、寒颤,无恶心、呕吐,就诊于我院门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给予输液抗炎治疗,具体不详,患者自觉疼痛有所减轻,但疼痛仍然存在,以阑尾炎收入我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差,大小便无异常改变。

既往史

平素健康状况:较差;曾患疾病和传染病史: 否认心脑血管、肺、肾、内分泌系统等重要脏器疾病史及传染病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 过敏史:否认;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认。

查体

T: 37.2℃,P: 89次/分,R: 25次/分,BP: 121/90mmHg。

患者步入病房,一般情况稍差,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及苍白,头面颈未见异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部未见手术疤痕,腹软,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异常肿块,肝浊音界存在,肠鸣音4-6次/分。双侧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

辅助检查

1.[中腹部,平扫][下腹部,平扫][上腹部,平扫]: 右下腹回盲部及升结肠下段周围脂肪间隙内渗出范围较前增大,阑尾增粗同前,考虑炎症,请结合临床。 

2.[阑尾超声]:右下腹麦氏区盲管状结构(阑尾炎可能,请结合临床)。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急性阑尾炎

诊断依据

1.主诉:右下腹疼痛8天。

2.查体: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部未见手术疤痕,腹软,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异常肿块,肝浊音界存在,肠鸣音4-6次/分。

3.辅助检查:1.[中腹部,平扫][下腹部,平扫][上腹部,平扫]: 1、右下腹回盲部及升结肠下段周围脂肪间隙内渗出范围较前增大,阑尾增粗同前,考虑炎症,请结合临床。 2.[阑尾超声]:右下腹麦氏区盲管状结构(阑尾炎可能,请结合临床)。

鉴别诊断

1.急性胰腺炎:多有暴饮暴食病史,腹痛剧烈,脐周明显。呈腰带状放谢。发现胰腺肿大。X片无膈下游离气体影。 

2.急性胆囊炎:该病多伴病人黄疸,高热,寒颤等,且疼痛多剧烈,B超可提示。 

3.胃溃疡穿孔:该病患者多有溃疡病史,且疼痛多为上腹痛为明显,伴弥漫性腹膜炎,有恶心,呕吐症状。

诊治经过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1.[中腹部,平扫][下腹部,平扫][上腹部,平扫]: 1、右下腹回盲部及升结肠下段周围脂肪间隙内渗出范围较前增大,阑尾增粗同前,考虑炎症,请结合临床。

2.[阑尾超声]:右下腹麦氏区盲管状结构(阑尾炎可能,请结合临床)。故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排除手术禁忌后,在全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给予营养支持、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现患者病情平稳,饮食已恢复,大便已解,无发热、腹痛、腹胀等症状,给予出院。

诊断结果

急性阑尾炎

【分析总结】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约为1:1000。各年龄段(不满1岁至90岁以上)及妊娠期妇女均可发病,但以青年最为多见,尤以20~30岁间发病率最高,男性多于女性,其比值为2:1~3:1。典型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恶心及呕吐,右下腹有固定压痛点。急性阑尾炎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症状、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因此,一旦出现相关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原则上急性阑尾炎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切除阑尾。因为早期手术既安全、简单,又可减少近期或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如发展到阑尾化脓、坏疽或穿孔时,手术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显著增加。要注意术后待排气后可以饮水,如无异常,可以进流食,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建议进食具有高蛋白、高维生素、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蒸蛋、鱼肉、瘦肉等。不宜吃葱、蒜、韭菜、生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应当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

想说什么在这输入
2
4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