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2岁5个月、无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1.急性胃肠炎;2.心肌损害;3.轻度脱水
【治疗方案】予注射用奥美拉唑每次12mg,小儿静脉输液日1次;蒙脱石散3g 每日三次;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 420mg日3次;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对症治疗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轮状病毒性肠炎
发热3天,腹泻、呕吐1天
患儿于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为不规则热,最高38.0℃,未用退热药,自然热退,伴轻咳,无咳痰,于入院前1天前出现腹泻,为稀水样便,日5次,无脓血便,无腥臭味,伴呕吐,为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中等,日5次,以进食后明显,在门诊查腹部彩超:胃肠道可见较多积气,探及切面其内可见多个淋巴结回声,较大者大小约18×8.1mm,边界清,血细胞分析及C反应蛋白基本正常,EB病毒抗体正常,于家中自行口服口服补液盐Ⅲ型,但仍呕吐,今日精神萎靡,尿量稍减少(1小时内有排尿),以“急性胃肠炎”收入院。病程中,患儿无腹痛,无皮疹,无肉眼血尿,食欲差,精神差。
患儿平时身体健康。既往2020-01-19至2020-01-27因“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治愈出院,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否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手术史,无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按计划进行,已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麻疹疫苗、乙脑疫苗。
T: 37.3℃,P: 118次/分,R: 26次/分,BP: 未测mmHg。
精神萎靡,急性面容,皮肤干燥,弹性减退,眼窝略凹陷,呼吸正常,口唇干燥,咽部充血,双扁桃体无肿大,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音有力,节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肠鸣音活跃,肝脾未触及肿大,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门诊查腹部彩超:探及切面其内可见多个淋巴结回声,较大者大小约18×8.1mm,血细胞分析(五分类):白细胞:4.11×10^9/L、淋巴细胞数绝对值:1.89× 10~9/L、中性粒细胞数绝对值:1.79×10~9/L、红细胞:4.82×10^12/L、血红蛋白:129.0 g/L、血小板:211.00×10~9/L,C反应蛋白测定:C反应蛋白1,侧壁E/A>1。三尖瓣返流考虑为生理性返流,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可除外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脏疾病。腹平片:所见双膈下未见游离气体,腹脂线清晰,腹部肠管散在积气,并见数个小液气平面,腹部未见明显肠管扩张;双肾区、输尿管经路及膀胱区未见明显阳性结石影,脏器轮廓正常。 人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人轮状病毒抗原检测 阳性,粪便常规:便颜色性状 黄色蛋花样便、便红细胞 无、便白细胞 无,尿液分析:酮体 1+1.5mmol/L。为饥饿性酮体,予复检,患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
1.急性胃肠炎 2.轻度脱水
(一)、急性胃肠炎 1.发热3天,腹泻、呕吐1天。 2.查体:咽部充血,腹软,肠鸣音活跃。 3、辅助检查:腹部彩超:探及切面其内可见多个淋巴结回声,较大者大小约18×8.1mm。
(二)、轻度脱水 1.发热3天,腹泻、呕吐1天。食欲差,精神差,尿量略减少。 2.查体:精神萎靡,皮肤干燥,弹性减退,眼窝略凹陷,口唇干燥。 鉴别诊断:
1.病毒性肠炎:如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为2岁5月幼儿,春季起病,以呕吐、腹泻为主要表现,大便为稀水样,内无脓血,故需注意本病可能,待观察病情,完善便常规及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等检查协诊。
2.细菌性肠炎:如产毒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等均可导致排出大量无脓血的水样便,亦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此类疾病患儿多有不洁饮食史,血象白细胞多增高,中性为主,该患儿有呕吐、腹泻表现,需注意此类疾病可能,但血常规白细胞正常,分类正常,待完善便常规检查协诊。
入院后予注射用奥美拉唑每次12mg,小儿静脉输液日1次;蒙脱石散3g 每日三次;酪酸梭菌二联活菌胶囊 420mg日3次;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99.0U/L。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诊断心肌损害,考虑为感染所致,磷酸肌酸钠针每次1g,静脉输液日1次;注射用维生素C每次1g,静脉输液日1次;心脏(常规):三尖瓣瓣口可见少量返流信号,患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修正诊断: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住院治疗5天,经以上治疗及补液对症,治愈出院。
1.急性胃肠炎;2.心肌损害;3.轻度脱水。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