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助手APP 百万医护都在兼职、学习、交流
立即打开
爱医病例 作者主页 推荐阅读

美克尔氏憩室炎合并双肺坠积效应、弥漫性脂肪肝

发布人:

阚文军主任医师

已发布236篇病例|已获1299948阅读

摘要

【基本信息】男、33岁、教师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美克尔氏憩室炎+双肺下叶可见条片状致密影,坠积效应+弥漫性脂肪肝+高脂血症

【治疗方案】硬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予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5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毫升静点日二次,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美克尔氏憩室炎合并双肺坠积效应、弥漫性脂肪肝

【病案介绍】

主诉

反复发作右下腹疼痛3年,加重1天

现病史

患者缘于3年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隐痛,无阵发性加重,无他处放射,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无粘液脓血便,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尿血,曾于当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消炎治疗,(具体用药、剂量不详),疼痛消失。后每于气候变化、淋雨等抵抗力下降时疼痛出现,口服“消炎药物”缓解,3年来反复发作,1天前腹痛再次出现,且较前加重,为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门诊以“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收入院。

既往史

既往“脂肪肝、慢性阑尾炎”病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及药物过敏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

查体

T: 36.2℃,P: 68次/分,R: 20次/分,BP: 12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表情痛苦,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肤弹性差,未见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外形正常。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无混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眼球运动正常,光反射灵敏。耳廓外形正常,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双侧听力粗测正常。鼻无畸形,鼻腔粘膜无充血、水肿,鼻中隔无偏曲,鼻翼无扇动,各副鼻窦无压痛。口唇红润,颊粘膜无溃疡、白斑,伸舌居中。咽后壁无红肿,悬雍垂居中,扁桃体无肿大,喉发音清晰。颈软,未见颈静脉怒张,颈动脉无异常搏动及杂音。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壁无静脉曲张,未及皮下气肿。胸式呼吸,呼吸运动双侧对称,肋间隙无增宽或变窄。语颤无异常,无捻发感及胸膜摩擦感。两肺叩诊清音,肺肝浊音界于右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1.5cm。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 68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无脉搏短拙,无奇脉及大动脉枪击音。无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征(-)。腹部见外科情况。肛门、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关节活动正常。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外科情况:腹部平坦,无胃肠型及逆蠕动波,腹肌软,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肝肾区无叩击痛,叩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4次/分,未闻及气过水音及血管杂音。

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7.27*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55.40%,淋巴细胞比率32.70%,中性粒细胞数4.02*10^9/L。CT示:胸廓对称,双肺透过度均匀,双侧肺门对称不大,双肺纹理增多,双肺下叶可见条片状致密影。肝脏实质密度弥漫性减低。印象诊断:双肺下叶可见条片状致密影,坠积效应?弥漫性脂肪肝。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1、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2、双肺下叶可见条片状致密影,坠积效应?3、弥漫性脂肪肝,4、高脂血症。

诊断依据

1.中年男性,慢性病程,急性发作; 2.患者3年前出现右下腹持续性隐痛,药物治疗后疼痛消失,后反复发作,1天前腹痛再次出现,且较前加重; 3.查体:腹部平坦,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肝肾区无叩击痛,叩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4. 血常规示:白细胞7.27*10^9/L,CT示:双肺下叶可见条片状致密影,坠积效应?弥漫性脂肪肝。

鉴别诊断

1.绞窄性肠梗阻: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最大特点是症状重,体征轻,本例患者持续性腹痛,无呕吐血性及咖啡样物,无血性便,腹部无孤立而涨大的肠袢,CT检查可以鉴别。 2.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表现为突发全腹剧痛,伴恶心、呕吐。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呈“板状腹”。本例患者查体肺肝浊音界于右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无“板状腹”,肠鸣音4次/分,未闻及气过水声及金属音。CT检查可以鉴别。

诊治经过

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无手术禁忌,于连硬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阑尾无充血、肿胀,腔内无粪石。自回盲部向近心端探查回肠,距其60cm处,可见一4cm*6cm憩室,表面略充血,无穿孔。行憩室楔形切除术,置两把肠钳,尖端朝向系膜,将整个憩室连同临近肠壁完整切除,将两回肠断端吻合,浆肌层包埋。术后考虑大肠杆菌及混合菌感染,予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5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毫升静点日二次,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7天痊愈出院。

诊断结果

1、美克尔氏憩室炎,2、双肺下叶可见条片状致密影,坠积效应?3、弥漫性脂肪肝4、高脂血症。

【分析总结】

1.本例患者中年男性,慢性病程,急性发作;3年前出现右下腹持续性隐痛,药物治疗后疼痛消失,后反复发作,1天前腹痛再次出现,且较前加重;查体: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血常规示:白细胞7.27*10^9/L,CT示:双肺下叶可见条片状致密影,坠积效应?弥漫性脂肪肝,术前诊断明确。

2.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阑尾无炎症表现,探查回肠末端,见美克尔氏憩室,炎症浸润,行楔形切除术,术后抗感染、补液等治疗,治疗过程顺利。

3.诊疗过程中问题分析和讨论:患者出现反复发作右下腹痛症状,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缓解,无便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首先考虑是慢性阑尾炎,未考虑美克尔氏憩室炎可能。在术中发现诊断失误,积极探查,避免了漏诊。故在阑尾切除术中,如果发现阑尾无炎症表现,就要与相关疾病鉴别,如美克尔氏憩室炎,消化道穿孔,肠套叠、肿瘤等等,如果为女性,需要探查子宫、附件。避免一叶障目,寻找到阑尾后,不加分辨,即行切除,出现漏诊,增加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尤其术前诊断慢性阑尾炎,术中应常规探查回肠末端及周围器官。

4. 未解决的病症:双肺下叶可见条片状致密影,坠积效应?是由于重力作用,肺下叶出现血管坠积效应,多由于炎症后导致,不必特殊处理。弥漫性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肝细胞内脂肪堆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恢复,后期可形成肝硬化等病症。高脂血症,术后应控制饮食,积极体育锻炼,效果不佳,药物干预。


想说什么在这输入
7
15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