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助手APP 百万医护都在兼职、学习、交流
立即打开
爱医病例 作者主页 推荐阅读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护理分享

发布人:

吴岩副主任护师

已发布42篇病例|已获320897阅读

摘要

【基本信息】男、63岁、退休人员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化脓性胆囊炎, 胆囊多发结石

【治疗方案】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化脓性胆囊炎, 胆囊多发结石

【病案介绍】

主诉

右上腹部疼痛5天,加重1天。

现病史

该患者于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疼痛,疼痛呈阵发性,自觉腹胀,无恶心及呕吐,无发热,伴右侧肩背部疼痛,无胸闷及呼吸困难,饮食及二便尚可。4天前来我院就诊,门诊诊断为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自行于诊所静点头孢类药物,疼痛无缓解,昨日疼痛较前加重,为求系统治疗再次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后以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收入院治疗。

既往史

既往健康。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及其它传染性疾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正常接种。

个人史

出生吉林省长春市,不吸烟,不饮酒。23岁结婚,配偶情况健康,子女情况健康。父母已故,兄弟姐妹健在。

查体

T: 36.2℃,P: 90次/分,R: 20次/分,BP: 130/90mmHg。

一般情况: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自主体位,步态正常,急性病容,表情痛苦,神志清晰,检查合作,呼吸平稳,语言流利,语声有力。 专科情况: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脾未触及肿大,右上腹部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氏征阳性,肠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

辅助检查

门诊检查消化系彩超提示:胆囊大小80*36mm,壁厚3mm,壁毛糙,囊内透声略差,颈部可见多个强回声堆积,大小范围35*23mm,其后可见声影。诊断为:轻度脂肪肝,胆囊壁毛糙,胆囊结石。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急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

诊断依据

1.右上腹部疼痛5天。 

2.查体: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脾未触及肿大,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氏征阳性,肠音正常,双肾区无叩痛。 

3.门诊检查消化系彩超提示:轻度脂肪肝,胆囊壁毛糙,胆囊结石。血分析:WBC 9.16X10^9/L、NEUT% 85.31%、CRP 3.68,诊断为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鉴别诊断

结合患者病史,体征及理化检查,考虑诊断为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需与以下疾病鉴别:上消化道穿孔,此病多有溃疡病史,以突发性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疼痛很快波及全腹。查体:板状腹,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肠音减弱或消失,腹透见膈下游离气体,本病例无此特点,故不考虑此病。

诊治经过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图、凝血功能等),给予一级护理,半流食,0.9%氯化钠注射液150ml加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4.0g静点,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加入泮托拉唑42.3mg静点,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点。术前检查回报正常,无明显手术禁忌,选择采取手术治疗。术区备皮,禁食水,于入院一周后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放置腹腔引流管一枚,手术顺利,切除的胆囊标本送病理检查。术后继续抗炎、保肝、抑酸、对症治疗,并予氯化钾3.0g、维生素3.0g静点,还原型谷胱甘肽1.8g静点,切口定期换药。引流量、色正常,于术后第10日拔除引流管。胆囊标本病理检查回报:慢性胆囊炎,胆囊水肿出血,胆囊内结石(多发性)。经治疗患者一般状态可,腹部平坦,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病情痊愈出院。定期门诊复查,病情有变化随诊。

诊断结果

化脓性胆囊炎, 胆囊多发结石

【分析总结】

急性胆囊炎伴有胆囊结石是一种发病率非常高的疾病,多是由于酗酒或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平时进食过于油腻的食物,或者暴饮暴食后都会引起急性胆囊炎发作,临床上发现急性胆囊炎应给予高度重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手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本例患者右上腹部疼痛5天,结合消化系彩超及相关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治疗方案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时给予抗炎对症治疗。 术后采取去枕平卧位,6小时以后可以改为半卧位,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出,定期换药避免感染。观察患者的腹腔引流情况,记录好引流液的颜色以及引流量。如果在48小时后没有液体引出,就可以拔除引流管。术后禁食,排气后早期以流食为主,后期可以逐渐的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再过渡到正常饮食。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的恢复,减少肠粘连的发生。胆囊炎的患者平时需要进低脂宜消化的食物,做到少量多餐。禁食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等。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出院后定期复查上腹部彩超。

想说什么在这输入
8
26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