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女、28岁、农民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左乳癌术后pT3N2aM0-IIIA期
【治疗方案】行AC–T方案
【治疗结果】患者拒绝去势内分泌治疗
【病案重点】行AC–T方案
女性,28岁岁,农民
发现左乳肿块4月余
2020-03患者无意中发现左乳肿块,伴疼痛,无发热,当时患者处于哺乳期,考虑乳汁淤积,在本市妇幼保健院行乳管再通治疗,稍好转。2020-04-30我院门诊乳腺彩超示:哺乳期乳腺:左乳上象限探及范围约78x60mm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内回声欠均匀,CDFI:内可见血流信号,内回声欠均。左侧腋窝探及多个低回声均,边界清,较大约63x3.7mm,CDFI:内可见血流信号。右侧腋窝内未见异常形态淋巴结回声。后肿块进行性增大至约10cm大小。
2020-06-13我院门诊乳腺彩超:左乳上象限探及范围约105x72mm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内回声欠均匀,CDFI:内可见血流信号。左侧腋窝探及多个低回声均,边界清,较大约69x40mm,CDFI:内可见血流信号。右侧腋窝内未见异常形态淋巴结回声。2020-06-14我院普外科遂以“1.左侧乳腺肿块2.左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为诊断收入院,2020-06-16患者于全麻下行“左侧乳腺癌扩大根治术”,术后病理回报:(左乳腺):恶性肿瘤伴坏死,肿瘤大小10*8*10cm,见腺管内瘤栓(+),未见明显神经侵犯(-),皮肤切缘(-),底切缘(-),另送胸大肌、胸小肌见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癌17/17(左腋下淋巴结转移癌17/17),建议免疫组化或分子病理评估预后。二次报告:(左乳腺):HE形态结合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符合浸润性癌、3级(非特殊类型、三阴性乳腺癌)。免疫组化结果:S-100(-)、ckpan(+)、MSA(-)、Des(-)、vim(+)、SMA(-)、ck5/6(+)、ER(-)、PR(-)、Her-2(0)、ki-67(约80%+)、P53(约70%+)、P63(-)、P120(膜+)、Ecad(膜+)、EGFR(-)、P16(约90%+)、ck7(少量细胞+)。术后切开愈合佳,今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我科,门诊以“左乳癌术后”为诊断收入院,目前,患者无不适主诉,饮食睡眠可,二便无异常,自发病来体重未见明显增减。
患者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及其密切接触史。
T: 36.6℃,P: 85次/分,R: 19次/分,BP: 108/79mmHg。
神志清,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颈软,双肺叩诊音清,双肺呼吸音粗糙,无罗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双乳不对称,左乳缺如,左侧胸壁见一长约25cm术后疤痕,愈合良好。右乳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腹水征阴性。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2020-06-13我院门诊乳腺彩超:左乳上象限探及范围约105x72mm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内回声欠均匀,CDFI:内可见血流信号。左侧腋窝探及多个低回声均,边界清,较大约69x40mm,CDFI:内可见血流信号。右侧腋窝内未见异常形态淋巴结回声。
左乳癌术后pT3N2aM0-IIIA期
1:2020-06-13我院门诊乳腺彩超:左乳上象限探及范围约105x72mm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内回声欠均匀,CDFI:内可见血流信号。左侧腋窝探及多个低回声均,边界清,较大约69x40mm,CDFI:内可见血流信号。右侧腋窝内未见异常形态淋巴结回声。
2:2020-06-16患者于全麻下行“左侧乳腺癌扩大根治术”,术后病理回报:(左乳腺):恶性肿瘤伴坏死,肿瘤大小10*8*10cm,见腺管内瘤栓(+),未见明显神经侵犯(-),**(-),皮肤切缘(-),底切缘(-),另送胸大肌、胸小肌见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癌17/17(左腋下淋巴结转移癌17/17),建议免疫组化或分子病理评估预后。二次报告:(左乳腺):HE形态结合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符合浸润性癌、3级(非特殊类型、三阴性乳腺癌)。
1.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在哺乳期也较常见,乳房胀痛,可触及肿块,触疼,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一般彩超可以明确诊断。
2.乳腺纤维瘤:乳房可触及肿块,质硬,一般无疼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皮肤改变,病理可明确诊断。
入院后完善检查,行AC–T方案8周期,因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17个,辅助放疗范围胸壁,患侧腋窝及锁骨上,DT50GY。三阴型乳癌无法行靶向及内分泌治疗,建议患者去势,由于患者年轻,拒绝。
左乳癌术后pT3N2aM0-IIIA期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