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助手APP 百万医护都在兼职、学习、交流
立即打开
爱医病例 作者主页 推荐阅读

老年人右小腿红肿伴疼痛发热,有可能是下肢丹毒

发布人:

张同威副主任医师

已发布41篇病例|已获463169阅读

摘要

【基本信息】女、80岁、无业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丹毒

【治疗方案】青霉素皮试阴性,予青霉素960万单位日2次静滴,共14天。局部红光照射抗炎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丹毒

【病案介绍】

主诉

右小腿红肿伴疼痛发热4天。

现病史

患者自述4天前因“脚气”搔抓后,于右小腿伸侧开始出现水肿性红斑,红斑迅速扩展至整个小腿,肿胀明显,自觉灼热疼痛,患者伴有发热,最高体温38.1℃,未治疗。今日来我院,门诊以丹毒收入院治疗。

既往史

平素身体一般,高血压20年,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

生于原籍,无冶游史,无吸烟史,无饮酒史。

查体

T: 37.5℃,P: 88次/分,R: 20次/分,BP: 150/90mmHg。

T:37.5℃,P:88次/分,R:20次/分,BP:150/90mmHg。发育正常,体胖,神志清,精神可,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颅无畸形,双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通畅无畸形,听力正常,副鼻窦无压痛,口唇无紫绀,咽腔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语颤两侧正常,叩双肺清音,听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108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及外生殖器正常。脊柱及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皮肤所见:右小腿见鲜红色斑片,肿胀明显,表皮紧张发亮,界限清楚,局部皮温高,压痛明显。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10.45*10^9/L,中性粒细胞7.23*10^9/L(2020.9.10)。

血常规白细胞7.44*10^9/L,中性粒细胞3.78*10^9/L(2020.9.20)。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丹毒

诊断依据

1.发病急剧,发热。
2.局部皮疹红肿热痛。
3.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鉴别诊断

1.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外界刺激物的病史,无全身症状,有瘙痒。
2.蜂窝织炎,红肿境界不清,中央部红肿最显著,愈向边缘则炎症逐渐减轻,浸润深,化脓现在明显。

诊治经过

入院予青霉素皮试阴性,予青霉素960万单位日2次静滴,共14天。局部红光照射抗炎。体温正常,无疼痛,皮疹消退后出院。

诊断结果

丹毒

【分析总结】

丹毒又称网状淋巴管炎,是由于在某种诱因的作用下,皮肤轻微损伤或潜在感染灶的细菌侵入网状淋巴管系统,并向邻近组织扩散所致。病原菌为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偶有C型或G型链球菌感染所致。多由皮肤或粘膜破坏而侵入,但亦可由血行感染,足癣和鼻炎常是引起小腿丹毒及面部丹毒的主要诱因。本例患者即为足癣搔抓后引起局部皮肤屏障破坏,侵犯真皮内网状淋巴管,进一步发展为丹毒。同时恶液质、糖尿病、营养不良、全身抵抗力低下等都是本病的促发因素。丹毒的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红斑肿胀,皮温高,压痛阳性。可伴有全身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尤其婴儿及年老体弱者,常可发生肾炎、皮下脓肿及败血症等并发症。除一般的皮疹表现外,还可以出现水疱性丹毒、脓疱性丹毒、坏疽性丹毒、游走性丹毒等特殊类型。本病治疗以青霉素疗效最好,一般用药2-3天后体温能恢复正常,疗程通常为2周,一般丹毒抗感染治疗需待皮疹消退后巩固3-4天。避免抗菌疗程不足致复发性丹毒。下肢丹毒患者应避免劳累,抬高患肢。如本病反复同一部位发作,可继发出现象皮肿,应引起注意。

想说什么在这输入
7
7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