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助手APP 百万医护都在兼职、学习、交流
立即打开
爱医病例 作者主页 推荐阅读

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治疗1例

发布人:

陈振南主治医师

已发布62篇病例|已获198640阅读

摘要

【基本信息】女、68岁、

【发病原因】不慎外伤致颈部、腰部、头部等多处肿痛

【临床诊断】1.齿状突基底部骨折并寰枢椎脱位 2.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 3.高血压病

【治疗方案】全麻下行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固定术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全麻下行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固定术

【病案介绍】

主诉

女性,68岁,
外伤致全身多处肿痛半小时

现病史

患者缘于半小时前不慎外伤致颈部、腰部、头部等多处肿痛,偶有头晕,无明显恶心呕吐,无胸闷心悸,无腹痛腹泻等,伤后就急诊我院,行头颅、环枢椎及腰椎CT平扫示:“颈2椎体骨折。颅骨未见明显骨折,颅内未见明显血肿。腰1爆裂性骨折。”,急诊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遂拟诊“1.颈2椎体骨折 2、腰1椎体爆裂性骨折”收住入院。入院症见:神清,颈部、腰部疼痛明显,活动不利,无明显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二便未解。

既往史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年,长期服用药物,血压控制尚可。

查体

T: 36.2℃,P: 86次/分,R: 20次/分,BP: 130/88mmHg。

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淤血淤斑,口唇黏膜及四肢末梢发绀,头颅无畸形,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敏,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静脉无明显充盈,胸廓正常,两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四肢肌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 专科查体:颈围保护外观,颈2-4棘突及棘突旁压痛,叩击痛阳性,活动稍受限,双上肢皮肤感觉正常,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胸腹无压痛,胸廓挤压征阴性。腰1棘突及棘突旁压痛明显,叩击痛阳性腰部活动受限,双下肢肌力、肌张力及皮肤感觉正常,生理征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

头颅、环枢椎及腰椎CT平扫示:“颈2椎体骨折。颅骨未见明显骨折,颅内未见明显血肿。腰1爆裂性骨折。 MRI: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C2后方韧带损伤。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1.齿状突基底部骨折并环枢椎脱位 2.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 3.高血压病

诊断依据

1.主诉:外伤致全身多处肿痛半小时; 

2.查体:神清,颈围保护外观,颈2-4棘突及棘突旁压痛,叩击痛阳性,活动稍受限,双上肢皮肤感觉正常,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胸腹无压痛,胸廓挤压征阴性。腰1棘突及棘突旁压痛明显,叩击痛阳性腰部活动受限,双下肢肌力、肌张力及皮肤感觉正常,生理征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3.辅助检查:同上所述。

鉴别诊断

结合患者症状及辅助检查,诊断明确,无需鉴别。主要是鉴别是否有后方复合体的损伤所造成的颈椎不稳定。

诊治经过

入院后给予Ⅱ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留陪人,测血压;治疗上给予枕颌带牵引,”塞来昔布 1片 bid”止痛,“氨氯地平 1片 qd”控制血压,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在全麻下行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固定术,术后予“头孢唑林钠”抗感染,“甘露醇、七叶皂苷钠”消肿脱水,“塞来昔布”止痛,并配合中医理疗。嘱患者双下肢功能锻炼,观察闭式引流管的量,拔出引流管,术后3天头颈胸支具固定,定期随访。

诊断结果

1.齿状突基底部骨折并环枢椎脱位 2.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 3.高血压病

【分析总结】

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具有适用骨折类型多、适用人群广、生物力学稳定性好及植骨融合率高等优势,术中需要磨钻磨除寰椎后弓、枢椎椎板等骨皮质而创造良好的植骨床,限制了C1-2关节的轴向旋转活动。适应证为枢椎椎体存在纵向骨折线或骨折线波及关节面的侧块骨折、有短颈或 桶状胸或胸椎后凸畸形等。术中注意事项:

①术前操作轻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为了获得下颌骨和胸骨之间的最大距离需后伸颈椎。如果摆**操作不当,可能再次导致OF出现移位**脊髓,进一步损伤脊髓,特别 是患者本身颈椎管狭窄。

②由于C1-2的解剖结构及其毗邻关系复杂,操作不当容易引起血管和神经损伤,故应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C1-2解剖情况而选 择手术方案,且术中显露C2侧块时则应避免伤及神 经根,显露 C1后弓及侧块时应小心分离,C1椎动脉沟下方椎弓骨面平坦、变异较小,可以作为选择进钉点的参考标志,并注意重点保护其后弓上方的椎动 脉和下方的静脉丛。

③术中要注意 C 臂机透视监控和神经功能监测,把相关风险降到最低,空心钻推进一定要轻柔、缓慢,全程透视,防止克氏针推进同时进入枕骨大孔内,造成不必要的神经脊髓损伤。

④术中克氏针最好穿在齿状突尖后半部分皮质上, 以加大螺钉的把持力;钻孔和攻丝时必须对软组织进行保护以避免损伤重要结构。年轻的患者一般采用非融合,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恢复颈部的活动度。      

该病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不稳定,年龄较大,故采用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固定手术,术后恢复良好。


想说什么在这输入
14
1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