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1岁、居民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
【治疗方案】腹腔镜下右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腹腔镜下右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男性,1岁,居民
发现右侧腹股沟区肿物1年余
患者缘于出生时发现右侧腹股沟出现一肿物,如“红枣”大小,无红肿及破溃,无疼痛,无腹痛、腹泻,无发热,无肉眼血尿。于站立位、活动后及咳嗽时,肿物突出明显,于平卧及休息时,肿物体积减小。今日为求进一步治疗而来我院,门诊以“右腹股沟疝”收住我科。
出生后查彩超示:室间隔缺损(未见报告)。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 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疟疾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按时预防接种;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T: 36.4℃,P: 89次/分,R: 20次/分,BP: 110/78mmHg。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醒,自主体位,无特殊面容,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淋巴结:全身皮肤粘膜:色泽正常,无皮疹,无皮下出血,无肝脏,无蜘蛛痣。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部:头颅无畸形,眼睑无红肿 ,结膜无充血及苍白,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红润,牙龈无出血肿胀,口腔黏膜无出血糜烂,无溃疡 ,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无脓性分泌物,伸舌居中 颈部:两侧对称, 颈软无抵抗感,颈静脉无怒张,颈动脉无异常搏动,肝颈静脉回流阴性,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无结节。如有结节,继续描述结节的情况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对称,肋间隙无增宽,双侧语颤均等、无增强或减弱,肺部叩诊呈清音,肺肝相对浊音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双侧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 无弥散,未触及震颤,叩诊心界正常,心律89次/分,心律齐,心音:第一心音正常,第二心音正常,额外心音 无,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部:腹部外形无隆起,无胃型,无肠型及无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 于站立位时,右侧腹股沟可见及一肿物,梨形,约2.0cmx1.0cm大小,皮肤无红肿及溃破。可手法还纳腹腔,指压内环,肿物不再突出。肝脾肋下未触及,胆囊未触及,墨菲氏征 阴性,腹部叩诊呈鼓音,肝区无叩击痛,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呈阴性,听诊肠鸣音正常(4)次/分,未闻及血管杂音。肛门及外生殖器:正常。脊柱四肢: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无关节红肿,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四肢肌肉无萎缩。神经系统:腹壁反射存在,肱二头肌腱反射正常,肱三头肌腱反射正常,膝腱反射正常,双侧Kernig征阴性,Babinski征阴性,Hoffmann征阴性。
专科情况:于站立位时,右侧腹股沟可见及一肿物,梨形,约2.0cmx1.0cm大小,皮肤无红肿及溃破。可手法还纳腹腔,指压内环,肿物不再突出。
入院前 无 入院后 检验(- -)血常规+血型(20161208):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37.10 ↓ %,淋巴细胞百分比 54.50 ↑ %,淋巴细胞绝对值 4.08 ↑ 10^9/L,血红蛋白浓度 97.00 ↓ g/L,红细胞压积 0.313 ↓ ,红细胞平均体积 64.10 ↓ fL,平均血红蛋白量 19.90 ↓ 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310.00 ↓ g/L,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19.40 ↑ %,血小板 631.00 ↑ 10^9/L,血小板压积 0.53 ↑ ,平均血小板体积 8.40 ↓ fL,血小板分布宽度 8.80 ↓ fL,余正常。生化全项(20161208): 碱性磷酸酶 360 ↑ 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 8 ↓ U/L,乳酸脱氢酶 316 ↑ U/L,α-羟丁酸脱氢酶 262 ↑ U/L,前白蛋白 268 ↑ mg/L,肌酸激酶同工酶 34 ↑ U/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4 ↑ mmol/L,载脂蛋白B 1.11 ↑ g/L,余正常。 凝血、感染十项、尿常规、粪便常规未见异常。 影像检查(- -)体表包块:右侧腹股沟区低回声包块(隐睾可能性大)。心脏彩超:室间隔膜部缺损 胸片: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 心电图: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
单侧腹股沟疝
1.少年男性,未婚,慢性发病。
2.患者缘于出生时发现右侧腹股沟出现一肿物,如“红枣”大小,无红肿及破溃,无疼痛,无腹痛、腹泻,无发热,无肉眼血尿。于站立位、活动后及咳嗽时,肿物突出明显,于平卧及休息时,肿物体积减小。今日为求进一步治疗而来我院,门诊以“右腹股沟疝”收住我科。
3.四诊情况:自发病以来神清、精神可,饮食、睡眠、二便均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神志清楚,语声响亮,面色红润,目光明亮,反应灵敏,无异常气味闻及,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紧。4.查体:于站立位时,右侧腹股沟可见及一肿物,梨形,约2.0cmx1.0cm大小,皮肤无红肿及溃破。可手法还纳腹腔,指压内环,肿物不再突出。
5.辅助检查:暂无。
1.鞘膜积液:该病多阴囊一侧逐渐肿大,呈圆形或梨形,阴囊湿冷,透光试验阳性。
2.腹股沟直疝:疝囊自直疝三角突出,多呈圆锥型,回纳肿物压迫内环后,嘱病人咳嗽肿物仍可突出 。
麻醉方式:全麻 手术方式:腹腔镜下右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 手术简要经过:患儿入手术室,全麻成功后,取平卧位,术区常规消毒、铺巾,取脐上孔进镜,探查腹壁,左侧腹部置入5mm穿刺器,见右侧斜疝内环区腹壁缺损,于右侧斜疝内环体表投影处切开皮肤约0.2cm,进腹壁缝合器,绕内环口避开精索血管、输精管、腹壁下动脉,于腹膜外缝合半周,牵出4号丝线一端,再次进腹壁缝合器绕内环口于腹膜外缝合另半周,牵出4号丝线另一端,皮下打结关闭内环口。查疝囊高位结扎成功,余组织无异常,无活动出血,放气,退器械。逐层缝合脐上进镜孔。无菌创可贴包扎各切口。清点器械纱布无误。术毕,术程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术毕安返病房。 术中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 术后处理措施:给予补液等对症处理 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避免剧烈运动
右侧腹股沟斜疝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