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助手APP 百万医护都在兼职、学习、交流
立即打开
爱医病例 作者主页 推荐阅读

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心跳骤停死亡

发布人:

杨晓铭副主任医师

已发布373篇病例|已获1577825阅读

摘要

【基本信息】男、65岁、农民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治疗方案】静脉快速诱导:咪唑安定2mg,长托宁0.2mg,依托咪酯乳剂20mg,舒芬太尼25ug,维库溴铵8mg静注后经口明视插管插入ID7.5气管内导管,接麻醉机行控制呼吸

【治疗结果】病人死亡

【病案重点】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心跳骤停死亡

【病案介绍】

主诉

间断上腹部疼痛十余年

现病史

患者近十余年来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疼痛剧烈时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欲呕,无畏寒、发热,无腹泻,无尿频尿急,无胸闷,无心慌,多次肝胆脾胰肾彩超提示胆囊壁毛糙,胆囊结石,曾因胆源性胰腺炎多次住院治疗,今年3月因急性胰腺炎,胆囊结石胆囊炎在我科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现无腹痛腹胀等不适,为求手术治疗,特来我院就诊,遂以胆囊结石,胆囊炎收入院。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好,睡眠可,进食可,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

有胆囊结石胆囊炎病史,胰腺炎病史多年;有右侧腹股沟疝手术病史,否认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脏病病史,无药敏史及家族遗传病病史。

查体

T: 36.8℃,P: 69次/分,R: 18次/分,BP: 124/89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步入病房,查体合作,神清,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未见肝脏及蜘蛛痣,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平坦,腹肌软,无压痛,无反跳痛,Murphys征(-),肝脾肋下未及,肝浊音界正常,无移动性浊音,未闻及气过水声,肠鸣音可,双肾区无叩痛,四肢及脊柱未见明显畸形。 专科情况:腹平坦,腹肌软,无压痛,无反跳痛,Murphys征(-),肝脾肋下未及,肝浊音界正常,无移动性浊音,未闻及气过水声,肠鸣音可。

辅助检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体检测:新冠抗体IgM 阴性、新冠抗体IgG 阴性, 感染三项w:超敏C反应蛋白w 0.90 mg/L、C—反应蛋白w < 5 mg/L、降钙素原w 0.08 ng/ml,B型钠尿肽前体(BNP):B-钠尿肽前体 285.00 pg/ml, 血淀粉酶:血淀粉酶 82 U/L,肝功能:总胆红素 10.8 umol/L、直接胆红素 4.9 umol/L、谷草转氨酶 17 U/L、谷丙转氨酶 8 U/L, 血常规:白细胞 5.4×10^9/L、红细胞 4.80×10^12/L、血红蛋白 164 g/L、血小板 188×10^9/L。胸部CT提示双肺小叶性肺气肿,胆囊结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室肥大伴复极异常。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胆囊结石,胆囊炎

诊断依据

1.间断上腹部疼痛十余年,疼痛剧烈时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欲呕; 

2.既往有胆囊结石胆囊炎病史,胰腺炎病史多年; 

3.胸部CT提示双肺小叶性肺气肿,胆囊结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室肥大伴复极异常。血淀粉酶:血淀粉酶 82 U/L。

鉴别诊断

1.应与肠梗阻相鉴别,后者见恶心呕吐、腹痛、停止排气排便,肠鸣音亢进,但无黄疸。 

2.与胃穿孔鉴别;既往多有胃病史,突发上腹痛后满腹痛痛,呈烧灼样剧痛,板状腹,满腹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消失,腹部透视可见膈下游离气体,本病人可排除之。

诊治经过

诊疗计划:

1.完善相关检查(心电图、血生化、肝胆MRI+MRCP等)。

2.拟行胆囊切除术。 麻醉前访视:老年患者一般情况可,ASA2-3级,拟在全麻下行LC。患者自行请省级医院某知名教授主刀。 术前准备完毕后,患者入室开放静脉,常规监测NIBP SPO2 HR RR等,右侧卧位取T8-9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向头置管3.5cm,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妥善固定备用,患者平卧后硬膜外给予2%利多卡因5ml,5min后测平面T4-L1,即给予首剂0.5%左布比卡因8ml,此时(17:25)教授到达手术室,麻醉医生面罩给氧去氮,立即静脉快速诱导:咪唑安定2mg,长托宁0.2mg,依托咪酯乳剂20mg,舒芬太尼25ug,维库溴铵8mg静注后经口明视插管插入ID7.5气管内导管,接麻醉机行控制呼吸,监护仪一切正常,麻醉者交班,17:35术者铺单后切皮,发现血液为紫黑色,此时监护仪报警,指脉氧饱和度迅速下降,最低至69%,血压偏高,164/99mmHg HR 心律加快,120次/分,口唇紫绀,双侧瞳孔稍大D 5mm。接班麻醉医生立即拔出气管导管重新插管,听诊无误后手控呼吸数十次,饱和度缓慢上升至90%,但是患者仍瞳孔散大,紫绀,随之出现心律失常(室性早搏 R on T),立即抢救,给予利多卡因,备阿托品肾上腺素等,除颤仪备用,患者于17:50心脏停搏,静注肾上腺素1mg,除颤三次无效,心脏按压30min后双瞳孔散大且固定,心电图显示等电位线,放弃抢救……患者死亡。

诊断结果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分析总结】

气管导管误入食管,倘未被发觉,是麻醉中最危险的事件。它常由于困难气道或插管者经验不足或术中**变动插入气道的导管滑出进入食管。 本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医生采取硬膜外加全麻及术后PCEA方案并无不妥,只是围麻醉期管理出现问题致患者死亡,教训惨痛。 

1.全麻插管后未认真核对,气管导管在患者全麻后是生命之管,一定要确认在气管内且位置正确,确认导管在气管内,常见的方式为听诊,观察胸廓正常起伏同时双肺呼吸音清晰存在,并可以通过听诊调节气管导管深度。听诊法有一定误差,PETCO2监测对气管导管误入食管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相比于纤维支气管喉镜直视气管导管在气管内的金标准,PETCO2监测更加方便迅速直观。本例麻醉者声称自己明视下插管,亲眼看见导管尖端入气管,不可能误入食管,但是插管后未仔细听诊,也无PETCO2监测,直接接麻醉机行控制呼吸,随后交班。当时监护仪未发现任何异常,无报警信号。接班麻醉医生称当时术者说血液紫黑色自己就怀疑导管不在气管内,当时情况紧急,监护仪报警,饱和度骤然下降,患者面色紫绀,只得拔出气管导管重新插管,听诊双肺无异常后接麻醉机行控制呼吸,饱和度一度上升,但随之仍然下降,生命体征异常,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跳停搏,抢救无效。 

2.有部分医生认为麻醉选择有误: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麻失当——即硬膜外出现效果循环抑制时又紧接着麻醉诱导大量**品进入静脉导致患者循环虚脱灌注严重不足导致后续一系列后果。还有少数医生认为术前检查不到位,例如隐匿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提示左室肥大伴复极异常。左心室肥大可以是一种生理性表现,也有可能是一些疾病引起的病理性改变,而复极异常一般见于心肌缺血。考虑有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脏病等疾病,死亡原因可能是麻醉后严重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导致。但是缺乏化验数据或病理诊断佐证。 

3.请上级医院教授的手术,麻醉医生不应交接班,尤其只有外科教授无麻醉教授的情况下。本例事故发生在交接班时,气管导管误入食道未被发现长达十分钟导致患者严重缺氧致死,实属遗憾。 总之,对于围麻醉期的危急事件之一——气管导管误入食管,要及早发现尽快处理,否则后果极其严重。


想说什么在这输入
200
360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