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助手APP 百万医护都在兼职、学习、交流
立即打开
爱医病例 作者主页 推荐阅读

年轻老师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避免局部坏死及时采取手术切除

发布人:

张芃医师

已发布388篇病例|已获1191219阅读

摘要

【基本信息】女、27岁、教师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1.妊娠合并子宫瘢痕 2.经剖宫产术分娩(孕2产2宫内妊娠38+5周ROP单活婴) 3.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 4.妊娠合并盆腔粘连

【治疗方案】行肿物切除及右侧附件切除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妊娠合并子宫瘢痕、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妊娠合并盆腔粘连

【病案介绍】

主诉

停经38+4周,入院待产。

现病史

孕妇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9年09月11日,预产期2020年06月18日;停经40+天测尿HCG阳性。停经早期未出现纳差不适,无放射线接触史;早孕期无病毒感染,未接触其他有害物;停经4+月出现胎动,停经14周在我院建卡检查共11次;唐氏三联筛查低风险。现孕妇停经38+4周,患者无下腹痛,无**见红,无**流液,自觉胎动正常。现门诊拟“妊娠合并子宫瘢痕”收入院。停经以来孕妇无头痛、头晕,无眼花、视曚,无肢体浮肿及抽搐。无发热。食欲食量良好,睡眠情况良好,孕前体重52.50kg,体重增加17.5公斤,大便正常,小便正常。

既往史

于2014年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剖宫产一子(早产),本次妊娠查胆汁酸正常。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病史,否认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认其他手术、外伤、输血史。

查体

T: 37.0℃,P: 96次/分,R: 20次/分,BP: 102/55mmHg。

T:37.0℃,P:96次/分,R:20次/分,BP:102/55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常面容,表情自如,自动体位,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语音清晰,查体合作,对答切题。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疹、皮下出血,无皮下结节、瘢痕,毛发分布正常,皮下无水肿,无肝脏、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压痛、包块、无眼睑水肿,结膜未见异常,眼球运动未见异常,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区无压痛。外鼻无畸形,鼻通气畅,鼻翼无扇动,两侧副鼻窦区无压痛。口唇无发绀,口腔粘膜未见异常。伸舌无偏斜、震颤,齿龈未见异常,咽部粘膜未见异常,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颈动脉搏动未见异常,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无肿大,无压痛、震颤、血管杂音。胸廓未见异常,胸骨无压痛,乳头正常对称。呼吸运动未见异常,肋间隙未见异常,语颤未见异常。叩诊清音,呼吸规整,双肺呼吸音清晰,双侧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未见异常,心浊音界未见异常,心律9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膨隆,下腹部见一横行剖宫产术后瘢痕长约10cm,无压痛。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无包块。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未触及,Murphy氏征阴性,肝区无叩击痛,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未见异常,4次/分。脊柱正常生理弯曲,四肢活动自如,无畸形、下肢静脉曲张、杵状指(趾),关节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情况:宫底高度34.0cm,腹围102.0cm,估计胎儿大小3300.00g,胎方位左枕前(LOA),宫缩无,先露头,已衔接,胎心音140次/分。阴检未查。

辅助检查

血分析、尿分析、凝血四项、肝功八项及生化八项均无明显异常。地贫检查正常、G-6-PD正常。TRUST阴性、HIV阴性、HCV阴性,乙肝五项示:HBsAg(阴性),HBsAb(弱阳性),HBeAg(阴性),HBeAb(阴性),HBcAb(阴性)
2020年05月26日本院二维彩超:宫内妊娠,单活胎,脐带绕颈一周。胎儿心律偏快,胎儿脐动脉血流频谱测值正常,胎儿超声四项生物物理评分7分(BPD96mm,HC338mm,AC340mm,FL69mm,AFV35mm,AFI115mm,胎盘位于后壁,厚37mm,成熟度II+度,S/D1.76,胎儿估重3236g+/-472g,子宫下段最薄弱处厚约2.9mm)。

2020-6-9彩超示右侧腹腔内液性暗区,范围约185mm*62mm*89mm,边界清,形态规则,壁薄,内呈无回声,可见多个分隔,呈多房性,其周边及分隔上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1.妊娠合并子宫瘢痕(孕2产1宫内妊娠38+4周LOA单活胎)
2.右侧腹腔囊性包块(性质待查)

诊断依据

妊娠合并子宫瘢痕:于2014年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剖宫产一子(早产),下腹部见一横行剖宫产术后瘢痕长约10cm,无压痛。
2.2020-6-9彩超示右侧腹腔内液性暗区,范围约185mm*62mm*89mm,边界清,形态规则,壁薄,内呈无回声,可见多个分隔,呈多房性,其周边及分隔上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鉴别诊断

1.妊娠合并阑尾炎:孕早期有右侧麦氏点压痛,随着孕周增大,阑尾向上向外移动,有右下腹压痛、反跳痛。

诊治经过

患者既往剖宫产一次,现有右侧腹腔囊性包块,拟行剖宫产+右侧腹腔囊性包块切除术,取平卧位,听胎心140bpm,常规消毒铺巾。原手术疤痕处取横切口长12cm,逐层开腹,腹直肌与腹膜致密粘连,予钝锐性分离后进入腹腔,膀胱反折腹膜与子宫前壁粘连,予松解粘连后暴露子宫。子宫如孕足月大小,子宫下段形成良好。剪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下推膀胱,横行切开子宫下段长约2cm,钝性延长子宫切口约10cm。手术娩出胎儿,娩出后擦拭宫腔3次,检查子宫切口无延伸撕裂,常规缝合子宫肌层及子宫浆肌层。术中见右附件区有一大小约15cm*13cm的囊性肿物,囊壁见暗红色淤血坏死,质软,输卵管与肿物边界不清,包裹在一起,扭转一圈,考虑卵巢囊肿蒂扭转,伴有坏死,将病情向患者交代,要求行肿物切除及右侧附件切除,并送冰冻判定为粘液性囊腺瘤,具体报告需待病理回报,术中有可能引起出血增多、感染风险,若为恶性,需进行二次手术,不排除复发可能,患者及家属知情理解,签字要求切除肿物及右侧附件。用温盐水冲洗腹腔,检查术野无明显渗血,清点器械纱布无遗漏。2-0 薇乔缝线连续缝合腹膜及腹直肌筋膜。1号丝线分别间断缝合皮下脂肪,常规缝合皮肤。术后检查子宫收缩好。宫底平脐。检查软产道无裂伤。术毕,患者安返病房。产后予抗感染,促进子宫复旧治疗,予指导母乳喂养,口服生化汤加减以养血活血、祛瘀生新、温经止痛。术后宫缩好,恶露少,无异味,腹部切口无红肿渗液,甲级愈合。现产妇无明显不适,予办理出院。

诊断结果

1.妊娠合并子宫瘢痕
2.经剖宫产术分娩(孕2产2宫内妊娠38+5周ROP单活婴)
3.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
4.妊娠合并盆腔粘连

【分析总结】

此患者入院时查彩超显示右侧腹腔内液性暗区,范围约185mm*62mm*89mm,边界清,形态规则,壁薄,内呈无回声,可见多个分隔,呈多房性,其周边及分隔上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患者既往剖宫产一次,选择剖宫产+腹腔包块切除术是最佳选择。根据其彩超显示为卵巢囊肿可能性大,因呈多房性,卵巢囊肿常表现如此,而腹腔其他肿物不太可能出现多房性改善,此囊肿较大,选择切除是最好选择,但是需要主要术前备血,必要时请外科会诊。术中可见输卵管与肿物边界不清,包裹在一起,扭转一圈,考虑卵巢囊肿蒂扭转,此时需要切除右侧附件,否则会造成局部坏死,甚至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想说什么在这输入
19
11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