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女、60岁、退休工人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交通动脉瘤
【治疗方案】予控制血压,改善睡眠对症治疗+转外科手术治疗
【治疗结果】病情平稳
【病案重点】后交通动脉瘤
突发头痛1周
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为双侧颞部胀痛,跳痛感,咳嗽可加重,程度较剧烈。伴头晕,活动后可诱发,偶有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视物不清,无发热,无意识不清,头痛持续不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来而来我院。急诊查头CT回报脑白质脱髓鞘改变,以头痛待查收入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病来睡眠不佳,饮食及二便正常。
高血压2年,未服药。否认其他疾病史,否认烟酒史。
T: 36.5℃,P: 72次/分,R: 20次/分,BP: 160/90mmHg。
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查体:一般情况:神清语利,对答切题。 颅神经:Ⅰ未查 Ⅱ 眼前1米可看清4号字,粗测视野正常。 Ⅲ Ⅳ Ⅵ眼睑无下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3.0mm,对光反射灵敏,RAPD(-),双眼各向活动充分,可见水平粗大眼震,左侧视时为著,无复视。 Ⅴ 角膜反射存在,面部**觉、触觉正常存在,咀嚼有力对称,张口下颌无偏斜,未引出下颌反射。 Ⅶ 额纹对称,闭目有力,鼻唇沟对称,鼓腮有力,示齿口角不偏。 Ⅷ 双侧AC>BC,Weber居中。 Ⅸ Ⅹ 构音尚可,悬雍垂居中,双侧软腭抬举正常,双侧咽反射迟钝。 Ⅺ 双侧转颈、耸肩有力。 Ⅻ 伸舌居中,未见舌肌萎缩、纤颤。 运动系统: 肌容积:未见全身肌萎缩。 肌 力、肌张力:四肢肌张力不高,四肢肌力5级,轻瘫试验阴性。 共济运动:轮替试验正常,双侧指鼻稳准,跟膝胫试验正常,Romberg征阴性。 步态及姿势:步态正常,脚尖脚跟行走可,一字步行走可。 反 射:四肢腱反射对称引出,腹壁反射引出,双侧髌阵挛、踝阵挛(-)。 病理反射:双侧掌颌反射、双侧Hoffmann征(-)。双侧Babinski征(-),左侧Charddock征可疑(+)。 感觉系统:四肢浅感觉、音叉振动觉、关节位置觉、复合觉正常。 脑膜**征:颈软,克氏征(-),布氏征(-)。 植物神经系统:皮肤未见干燥脱屑,划痕征正常,皮温不低。
颈部血管彩超:颈部血管动脉硬化 头颈部血管TCD:左侧大脑中动脉轻度狭窄 血常规,血脂,血糖,甲状腺系列及肿瘤系列正常,心理测查提示患者轻度焦虑及抑郁。
头痛待查,血管紧张性头痛可能性大; 高血压病2级 高危
老年女性,主因头痛一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未规律服药,近半年睡眠不佳。入院查体:内科及神经系统查体均未见异常。辅助检查头CT未见异常。心理测查提示轻度焦虑及抑郁。故考虑血管紧张性头痛可能性大。但也有不典型之处,该患为急性出现头痛,既往无反复发作头痛史。
1.脑膜炎: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伴发热,可有癫痫发作,查体多有精神行为改变,脑膜刺激征阳性,与本患不符。
2.脑血管畸形:可导致患者反复头痛,动脉瘤破裂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完善头颈部血管CTA检查可明确。
3.丛集性头痛:表现为单侧眼眶、眶上缘、颞叶的严重头痛,典型的持续时间为 15~180 分钟,发作间隔时间短,伴随有身体同侧的副交感神经症状,如流泪、结膜刺激感、流涕和上睑下垂。
入院后予控制血压,改善睡眠对症治疗,患者头痛缓解 入院1周后,患者再次出现剧烈头痛发作,复查头CT回报蛛网膜下腔出血,头颈部血管CTA回报后交通动脉瘤,转脑外科手术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交通动脉瘤;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