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女、66岁、农民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1急性肺栓塞; 2重度肺动脉高压; 3肺源性心脏病; 4右房血栓; 5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6双侧肺炎
【治疗方案】低分子肝素钠,加用华法林,哌拉西林他挫巴坦控制感染,止咳化痰对症治疗,保肝、改善胃肠道功能、保护胃黏膜治疗,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胸闷气喘
双下肢浮肿1个月,咳嗽、咳痰、活动后胸闷气喘17天。
患者1月余前开始出现双下肢浮肿,以左下肢为著,且伴有左下肢疼痛,17天前受凉感冒后开始咳嗽、咳黄痰,痰粘稠不易咳出,并有明显的活动后胸闷气喘,休息可逐渐好转,于外院心内科就诊,心电图检查后按“冠心病”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及口服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及他汀类药物治疗7天,效果差,再到呼吸内科就诊,行血常规检查、胸片检查后诊断“急性支气管炎”,给予口服抗生素、止咳化痰药物治疗,咳嗽咳痰减轻,胸闷气喘无明显改善,入院前3天患者上厕所后站起时胸闷气喘突然加重,并心慌、面色苍白,当时测血压90/60mmHg,心律122次/分,休息约30分钟缓解。之后稍有活动即发作胸闷气喘,休息可减轻,伴有纳差、乏力、精神欠佳。
既往慢性刺激性咳嗽病史30余年,多于寒冷季节发病,服药效果差。
无异常个人史,无过敏史。
T: 36.2℃,P: 92次/分,R: 19次/分,BP: 116/90mmHg。
神志清,精神可,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底闻及少量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浊音界无明显扩大,心律92次/分 ,律齐,心音低钝,P2亢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听诊肠鸣音活跃,腹部柔软,触诊肝肋下约4厘米,质软,触之有胀满不适感,叩诊腹部呈鼓音,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以左侧为著。
血气分析:PH7.58,二氧化碳分压25mmHg,氧分压130mmHg,D-二聚体5mg/L(参考值0-0.5mg/L),血常规:白细胞1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2%。C反应蛋白75.3mg/L。N端脑钠肽12890pg/ml,肌钙蛋白I0.027ng/ml(小于0.02ng/ml)。肝功能:谷丙转氨酶367,谷草转氨酶276 血凝:INR1.67(0.8-1.2),凝血酶原活动度48(70-120)。下肢血管超声:左侧股浅静脉下段、腘静脉内血栓。心脏彩超:右心增大,重度肺动脉高压,右房内异常回声(血栓?)。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左偏,V1-V5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胸部增强CT:肺栓塞,右心房栓子,双肺炎性病变。
1.急性肺栓塞; 2.肺源性心脏病; 3.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4.急性支气管炎
血气分析:吸氧状态下呈呼吸性碱中毒表现。符合肺栓塞过度通气血气改变。 D-二聚体显著升高,说明体内有新鲜血栓。 BNP显著升高:符合心衰诊断。 心肌酶:轻度升高,不正常心肌梗死。‘ 肝功能转氨酶升高、血凝指标:符合右心衰竭、淤血肝表现。 心脏彩超:重度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表现。下肢静脉超声:可见血栓。 胸部增强CT:明确有大块肺栓塞。
急性冠脉综合征:一般有显著的胸痛胸闷症状,心电图有典型缺血改变,心肌酶谱两倍以上升高。本患者既往无心绞痛发作,此次发病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不正常急性冠脉综合症诊断,但也不能排除存在冠心病,由于患者家属不同意行冠脉造影检查,顾未能明确冠脉情况。 左心衰竭:一般都有左心衰竭的诱因或基础疾病。主要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短,严重时不能平卧,听诊双中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本患者以右心衰竭表现为主。
1.绝对卧床休息, 2.低分子肝素钠4000IUiH q12h*14天,住院10天加用华法林3mg qd, 3.哌拉西林他挫巴坦控制感染,止咳化痰对症治疗, 4.保肝、改善胃肠道功能、保护胃黏膜治疗,
1急性肺栓塞; 2重度肺动脉高压; 3肺源性心脏病; 4右房血栓; 5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6双侧肺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