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男、13岁、学生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多动性品行障碍
【治疗方案】予“丙戊酸钠缓释片0.5/d、阿立哌唑5mg/d、托莫西汀胶囊25mg/d”等对症治疗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多动性品行障碍
多动、注意力不集中3年余,冲动、**2周。
患者于2015年开始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坐立不安,后一直予心理治疗,效果欠佳,2017年开始于我院门诊治疗,诊断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予以“托莫西汀25mg/d,奥卡西平0.3g/d”治疗,一直不规律服药,病情控制欠佳。1个月前因举报同学抽烟喝酒,开始被同学威胁,孤立,后开始经常迟到、逃学。2周前开始每天待在房间里不出门,整天玩手机、电脑,称自己在网上才可以找到朋友。行为稍异常,要求母亲给其买口红化妆,吃完火龙果后把汁液涂在嘴唇上,称希望自己是个女生。情绪不稳,父母断网后开始发脾气,用砸椅子、打妈妈、打弟弟的方式威胁家里人。今家属觉其病情严重,遂来我院门诊就诊,拟诊为“精神障碍查因”以收入我科。患者近期无抽搐、昏迷,饮食一般,挑食,只食肉类。大小便正常,睡眠差,近1周凌晨才睡,白天疲倦。
既往史:否认躯体疾病史,否认头颅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认昏迷/抽搐史,否认性病史,否认传染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规范。 个人史:兄弟姐妹共2人,排行第1。 妊娠和出生:孕时母亲健康;孕期:足月;生产方式:顺产;出生时无窒息缺氧,Apgar评分不详。 家族史:其奶奶有精神异常,具体不详。
T: 36.8℃,P: 86次/分,R: 20次/分,BP: 115/68mmHg。
双肺清音,未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杂音,腹软、无压痛。
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精神检查:患者意识清晰,定向准确,接触被动欠合作,注意力不集中,未获及幻觉妄想,思维连贯,对答尚切题。情绪不稳,称在家确实有摔东西、打妈妈和弟弟的行为。智力、记忆力粗侧正常。意志活动减退,拒上学,每天待在房间里不出门,整天玩手机、电脑。自知力缺乏。
尿液组合、肝代谢组合1+肝代谢组合2、心肌酶六项、血脂八项、免疫六项、肾功能四项、离子七项、肝酶学组合、甲状腺功能检查七项、性激素七项、神经系统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抗脱氧核糖核酸抗体(-),心电图、胸片正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视诱发电位检查正常。颅内多普勒血流图示:基底动脉、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稍增快。特殊脑电图示界线性脑电图。脑地形图正常。
多动性品行障碍
1.患者为青少年男性,慢性病程,病后社会功能受损。
2.病史主要表现为自幼调皮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渐起不服管教3年,加重伴冲动**2周。
3.既往史无特殊;个人史:病前性格外向好动。成绩差,无心向学。父亲管教时多打骂,母亲对其较为宠溺;家族史:其奶奶有精神异常,具体不详。
4.入院体检及神经系统检查无特殊。
5.精神检查以情绪不稳、执拗、注意不集中、多动为主要表现。 综上,患儿在多动性障碍的基础上出现品行障碍的问题,且已经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根据ICD-10,考虑诊断为:多动性品行障碍。
1.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自幼有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无抽搐、昏迷及头颅外伤史,目前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结果无异常,可排除。
2.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既往无精神活性物质接触史,未见明显戒断症状,可排除。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经过三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案,予“丙戊酸钠缓释片0.5/d、阿立哌唑5mg/d、托莫西汀胶囊25mg/d”治疗,症状较入院时有所改善,行为管理和心理治疗较入院时配合度有所改善。评估目前无伤人、毁物及自伤**等行为,予办理出院。 出院情况:接触主动、合作,对答切题,思维连贯,情绪基本稳定,饮食、睡眠好。服药配合,未及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多动性品行障碍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