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助手APP 百万医护都在兼职、学习、交流
立即打开
爱医病例 作者主页 推荐阅读

前庭神经元炎和后循环缺血等疾病鉴别要点是什么?

发布人:

李林林副主任医师

已发布25篇病例|已获133399阅读

摘要

【基本信息】男、48岁、煤矿工人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前庭神经元炎

【治疗方案】予肌注胃复安10mg止吐,肌注异丙嗪注射液50mg改善眩晕症状。同时静脉输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500mlqd,甲强龙40mgqd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前庭神经元炎

【病案介绍】

主诉

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旋转3小时。

现病史

患者于入院前3小时突然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旋转,在家休息后未见改善。遂入院。入院时自觉眩晕、恶心、视物旋转,不能行走。入院前共呕吐3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状,量约300ml。本次发病以来无肢体麻木、大小便失禁、耳鸣听力下降等。

既往史

平素身体健康,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

查体

T: 36.0℃,P: 62次/分,R: 20次/分,BP: 130/74mmHg。

神清,精神不振,双肺呼吸音清,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肝脾不大。神经系统:

1.一般状态:(1)意识:清醒。(2)精神状态:精神淡漠,对人物、地点、时间有良好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判断力好。(3)语言:清楚 ,语言流利,无口吃、失语。2.头颅:无大小异常,无形状异常及局部突出、压痛、颅骨裂缝增宽、肿块与疤痕;听诊无杂音。 3.颅神经:(1)嗅神经:嗅觉粗测正常。 (2)视神经:视力、视野粗测正常。眼底正常。视**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楚,色淡红,颞侧较鼻侧清淡,中央凹陷,较淡白。动脉色鲜红,静脉血暗红,动脉静脉管径正常(2:3)。无视**水肿、充血、苍白。视网膜血管无硬化、出血。(3)动眼、滑车、外展神经:无眼睑下垂,眼球位置正常,无复视及眼球震颤,瞳孔等大,直径2.5mm,等圆,直接、间接光反应均存在,调节反射好。(4)三叉神经:面部感觉正常对称,颞颊部无肌萎缩,颞肌、咬肌肌力好,张口下颌无偏斜,角膜反射存在,下颌反射正常。(5)面神经:两侧面部对称,无面肌痉挛,双侧鼻唇沟对称,额纹两侧对称,双眼闭合好,舌前2/3味觉正常。 (6)听神经:有眩晕、恶心、视物旋转。(7)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发音正常,饮水无吞咽困难,无呛咳。(8)副神经:转头及耸肩运动力对称有力,胸锁乳突肌上部无萎缩。 (9)舌下神经:张口时舌在口腔正中,伸舌居中,舌肌无萎缩及纤颤。4.运动系统:肌体积:正常。 不自主运动:无。 肌张力:正常。 肌力:四肢肌力5级。  共济运动:指鼻试验稳准,跟膝胫试验稳准。其他:睁闭眼、张闭口及转颈动作:自如。5.感觉系统:浅感觉:正常。深感觉:正常。复合感觉:正常。 6.反射深反射:双侧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桡骨膜反射、膝腱、踝腱反射++,;无髌、踝阵挛。 浅反射:正常。**反射存在。 病理反射:双侧巴彬斯奇征(-)。 7.脑膜**征:颈部无抵抗,Kerning征、Brudzinski征(-)。8.植物神经系统:皮肤色泽好,无汗液分泌障碍,无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皮肤划纹征(-)。

辅助检查

头颅CT:未见异常。 2019-04-25,电解质:*氯103.1mmol/L,离子钙1.16mmol/L,标准钙1.14mmol/L,总钙2.28mmol/L,PH值7.42,*钾3.73mmol/L,*钠139.3mmol/L;2019-04-25,血常规:*血红蛋白150g/L,*血小板272×10^9/L,*红细胞4.55×10^12/L,*白细胞6.5×10^9/L;2019-04-25,血凝:*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1.8Sec,*国际标准化比率0.90,*纤维蛋白原含量2.42g/L,凝血酶时间15.6Se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8.6Sec,血浆D-二聚体0.82mg/L;2019-04-25,化学发光: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15pg/m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56ng/ml,促甲状腺激素1.64uIU/ml,游离甲状腺素13.68ng/dL,甲状腺素54.61ng/ml;2019-04-25,化学发光:肌钙蛋白I0.01ng/ml,肌红蛋白27.04ng/ml,B型钠尿肽173.80pg/ml,肌酸激酶同工酶3.31U/L;2019-04-25,生化:间接胆红素7.5umol/L,球蛋白22.0g/L,*碱性磷酸酶52U/L,极低密度脂蛋白0.42mmol/L,白球比1.89,胱抑素C0.52mg/L,*谷丙转氨酶16.0U/L,*谷草转氨酶5.8U/L,*γ-谷氨酰转肽酶19U/L,*总胆红素14.4umol/L,直接胆红素6.9umol/L,*总蛋白63.6g/L,*白蛋白41.6g/L,*尿酸468.0umol/L,*肌酐51.0umol/L,肌酸激酶114U/L,肌酸酶同工酶12U/L,*乳酸脱氢酶194U/L,*α羟丁酸脱氢酶215U/L,*葡萄糖7.04mmol/L,*总胆固醇4.91mmol/L,*甘油三酯0.92mmol/L,*高密度脂蛋白1.26mmol/L,低密度脂蛋白2.95mmol/L,载脂蛋白-A11.17g/L,载脂蛋白-B0.94g/L,同型半胱氨酸7.7umol/L,总胆汁酸6.80umol/L,胆碱酯酶8332U/L,*尿素4.74mmol/L;腹部彩超、心脏彩超、下肢血管彩超、颈部血管彩超未见异常。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前庭神经元炎

诊断依据

1.病史:否认高血压病史。 2.症状: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旋转3小时。 3.体征:血压106/71mmHg,神清,双肺呼吸音清,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肝脾不大。高级智能活动正常,眩晕、恶心、视物旋转,余颅神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 4.辅助检查:头颅CT:未见异常。

鉴别诊断

1.蛛网膜下腔出血: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伴或不伴意识障碍,无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CT和脑脊液检查有助诊断。 

2.梅尼埃病: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每次发作时间超过24h,伴耳鸣、耳阻塞感,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3.心脏疾病:可因阵发性全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昏,晕倒、意识丧失,但常无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常有异常。 

4.颅内占位:如脑肿瘤、脑脓肿等,可呈卒中样发病,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阳性体征,CT或MRI有助诊断。 

5.脑出血:多为60岁以下,动态起病,病情进展快,伴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压症状,发病时血压明显升高,出血量小时可与脑梗死相似,头颅CT发现出血灶有助诊断。 

6.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为发作性眩晕,持续时间小于1分钟,多在**变化时发生。诱发试验阳性。

诊治经过

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肌注胃复安10mg止吐,肌注异丙嗪注射液50mg改善眩晕症状。同时静脉输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500mlqd,甲强龙40mgqd。入院第三天开始患者眩晕减轻,可以扶床行走,进食可,无恶心,呕吐,但不能直立位行走,走路不稳。复查头颅CT未见异常(见涂片)。继续治疗1周后,病情明显改善出院。但出院时患者仍有走路不稳,直立位行走困难,无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出院两周后随访,恢复正常。

诊断结果

前庭神经元炎

【分析总结】

前庭神经元炎多由病毒感染所致,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感冒或者腹泻病史,可自愈。可见突发的眩晕,伴恶心、呕吐、行走不稳等。严重者或急性期可给予激素或抗病毒治疗。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头晕、眩晕、步态不稳、发作性眩晕、共济失调。严重的患者不能行走,甚至伴有心慌,出汗,不能进食。治疗用药包括:甲泼尼龙、氯丙嗪、异丙嗪、茶苯海明、氟哌利多、补液疗法、类固醇注射、卧床休息、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等。但大多在1-2周完全恢复。本例患者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要和后循环缺血等疾病鉴别。鉴别的要点主要是详尽的神经系统查体,看是否有脑干或者小脑的定位体征。必要时复查头颅CT或者磁共振检查。

想说什么在这输入
10
26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