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助手APP 百万医护都在兼职、学习、交流
立即打开
爱医病例 作者主页 推荐阅读

8岁女孩尖锐湿疣误诊为“痔疮”个人经验总结

发布人:

阚文军主任医师

已发布236篇病例|已获1298796阅读

摘要

【基本信息】女、8岁、学生

【发病原因】病因不明

【临床诊断】肛周尖锐湿疣

【治疗方案】麻醉下行高频电刀切除术

【治疗结果】病情好转

【病案重点】肛周尖锐湿疣

【病案介绍】

主诉

肛周疼痛,异物感6天,发现肿物4天。

现病史

患儿家属诉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疼痛,排便时加重,异物感,无便血,无便后**肿物脱出,无发热,曾于当地诊断为“痔疮”,予口服及外用药物治疗(药名及剂量不详),无好转,4天前症状进行性加重,并发现肛周多个米粒大小肿物,色灰白,无脱屑,痒感严重,于当地三甲医院皮肤科诊断“尖锐湿疣”,为求手术治疗来我院,经门诊以“尖锐湿疣”收住院。

既往史

既往体健,无手术史,外伤史及药物过敏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

查体

T: 36.6℃,P: 96次/分,R: 20次/分,BP: 90/6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双肺叩诊清音,肺肝浊音介于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双侧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1.5cm。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心浊音界无扩大。心律 86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无脉搏短拙,无奇脉及大动脉枪击音。无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征(-)。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逆蠕动波,腹肌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Murphy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肝肾区无叩击痛,叩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4-6次/分,未闻及气过水音及金属音。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见专科情况。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关节活动正常。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情况:肛周可见多个0.3cm*0.3cm**状赘生物,色灰白,表面粗糙角化,根部有蒂,触之无疼痛,不易出血,赘生物间皮肤颜色正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白细胞6.84*10^9/L,中性细胞比率63.80%,淋巴细胞比率27.60%,中性细胞数4.36*10^9/L,淋巴细胞数1.89*10^9/L,单核细胞0.51*10^9/L,嗜酸性粒细胞0.03*10^9/L,红细胞4.18*10^12/L,血红蛋白142g/L,红细胞压积45.3%,血小板308*10^9/L。凝血酶原时间11.4Sec,国际标准化比率0.91,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44.2 Sec,纤维蛋白原5.66g/L,凝血酶时间13.4 Sec。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肛周尖锐湿疣

诊断依据

1.少年女性,急性起病; 

2.患儿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疼痛,异物感,4天前发现肛周多个米粒大小肿物,色灰白,痒感严重,于当地三甲医院皮肤科诊断“尖锐湿疣”; 

3.肛周可见多个0.3cm*0.3cm**状赘生物,色灰白,表面粗糙角化,触之无疼痛,不易出血,赘生物间皮肤颜色正常; 

4.血常规示:白细胞6.84*10^9/L,淋巴细胞数1.89*10^9/L,单核细胞0.51*10^9/L,嗜酸性粒细胞0.03*10^9/L,凝血酶原时间11.4Sec,国际标准化比率0.91,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44.2 Sec,纤维蛋白原5.66g/L,凝血酶时间13.4 Sec。

鉴别诊断

1.扁平湿疣:是二期梅毒的一种皮损表现,呈扁平隆起斑块或丘疹,表面灰白较多分泌物,基底宽广,不痛不痒,分泌物找到螺旋体,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可以鉴别。 

2.女性假性湿疣:为一种良性**瘤,常见于青年女性,呈对称密集分布的直径1~2mm的白色或淡红色小丘疹,表面光滑,无明显自觉症状,偶有瘙痒。组织病理学检查见角质层轻度灶性角化不全、棘层不规则增厚,周围有稀疏炎症细胞可以鉴别。

诊治经过

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无手术禁忌,**麻醉下行高频电刀切除术,术后切口每日碘伏消毒,换药,5天后切口愈合,痊愈出院。

诊断结果

肛周尖锐湿疣

【分析总结】

本例患儿早期出现肛周疼痛,异物感,由于是学龄期儿童,误诊为“痔疮”,口服及外用药物治疗无效。后经三甲医院皮肤科确诊为尖锐湿疣,经高频电刀治疗后消失。尖锐湿疣多见于18~50岁性活跃期患者。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间接接触传染,母婴传染。考虑本例患儿可能接触患者内衣,坐便垫或者浴巾等感染,为间接接触传染。小儿皮肤娇嫩,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大,尽量采用高频电刀或者激光冷冻治疗。不管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复发的几率很大,严重患者可以采用干扰素、白介素-2肌肉或者皮下注射,由于药物副作用较大,小儿多不推荐使用。

想说什么在这输入
11
26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