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助手APP 百万医护都在兼职、学习、交流
立即打开
爱医病例 作者主页 推荐阅读

呕血伴便血患者一例

发布人:

李宏副主任医师

已发布286篇病例|已获618195阅读

【病案介绍】

主诉

间断排柏油样便3天,呕血1次。

现病史

患者缘于3天前进食辛辣食物后出现上腹部疼痛,烧灼感,随后发现大便呈柏油样,未见鲜血混杂,在家自行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病情无减轻。1小时前患者进餐时突然出现恶心呕吐,随即吐出咖啡样物,量约1000毫升,混有食物残渣。面色苍白、周身乏力,出冷汗,头晕,无跌倒发作,无意识障碍,无二便失禁。在家未予治疗,急入我院治疗。

既往史

有“胃溃疡”病史10余年,平时间段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治疗。

查体

T: 35.8℃,P: 106次/分,R: 20次/分,BP: 80/50mmHg。

T:35.8℃ ,P:106次/分,R:20次/分,BP:80/50/mmhg。神清,贫血貌,睑结膜及口唇、指甲苍白,未见蜘蛛痣及肝脏。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语双肺叩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律10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106次/分。血常规:白细胞4.63*10^9/L,红细胞3.15*10^12/L,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压积19.9%,红细胞平均体积63.1fl,平均血红蛋白含量15.8Pg,血小板344*10^9/L。血型:B型,RH:阴性。便常规+潜血:柏油样便,红细胞满视野。上腹部超声:肝脏实质回声均匀,胆囊壁欠光滑。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低血容量性休克 2.胃溃疡?

诊断依据

1.患者有胃溃疡病史10余年,间断服药治疗,未定期复查。 2.患者进食不慎出现上腹部疼痛,烧灼感,排柏油样便。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呕吐咖啡样物,量约1000毫升,混有食物残渣。面色苍白、周身乏力,出冷汗,头晕。 3.查体:Bp:80/50mmHg。贫血貌,睑结膜及口唇、指甲苍白,未见蜘蛛痣及肝脏。心律106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3.辅助检查资料: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106次/分。血常规:白细胞4.63*10^9/L,红细胞3.15*10^12/L,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压积19.9%,红细胞平均体积63.1fl,平均血红蛋白含量15.8Pg,血小板344*10^9/L。便常规+潜血:柏油样便,红细胞满视野。

鉴别诊断

1.下消化道出血:是指空肠、回肠、结肠、直肠等部位的出血,一般表现为便血症状,很少出现呕血现象,便血可以出现鲜红色、暗红色或者黑色,必要时需要做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2.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一般有肝硬化病史,出现门静脉高压,往往因大量饮酒或者进食粗糙食物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胃镜检查可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胆超声检查可见肝硬化表现。

诊治经过

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患者强烈拒绝做胃镜检查及胃镜下止血,要求保守治疗。予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重症护理,禁食水,吸氧,心电血压血氧监测,病危通知家属。予泮托拉唑钠12小时一次静点以抑酸护胃,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维生素C、维生素B6、氯化钾静点以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参麦注射液静点以益气扶正,止血芳酸静点以止血,复方氨基酸静点以加强营养支持,羟乙基淀粉注射液静点以补充血容量。通知血库紧急配血,配血成功后为患者输注同型去白悬浮红细胞共800毫升。患者入院后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未再出现呕血现象,住院第三天后嘱患者逐渐进流食,柏油样便逐渐停止,大便转为正常。住院5天后,患者贫血症状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平稳,自动出院。

诊断结果

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低血容量性休克 2.胃溃疡?

【分析总结】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一般以屈氏韧带为界,屈氏韧带以上出血为上消化道出血,屈氏韧带以下出血为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一般表现为便血和(或)呕血症状,少量出血时一般只有便血或者便潜血阳性,大量出血时可以出现呕血症状。如果几小时内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患者可以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症状。如条件许可,应立即行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选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出血部位,了解出血原因,并且可以采用电凝等方法,进行局部止血。对于重度贫血患者应及时输血治疗,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要注意定期复查胃镜,了解溃疡面愈合情况,指导临床用药。

想说什么在这输入
0
23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