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助手APP 百万医护都在兼职、学习、交流
立即打开
爱医病例 作者主页 推荐阅读

脑梗死患者头痛、头晕伴高血压一例

发布人:

李宏副主任医师

已发布286篇病例|已获618108阅读

【病案介绍】

主诉

头痛、头晕间作2年,加重10天。

现病史

患者缘于2年前无诱因出现头痛、头晕,无语言、神志障难,无意识改变,无抽搐。在当地医院做头颅CT检查提示“脑梗死”,间断服用“养血清脑颗粒”等药物治疗,病情迁延不愈。10天前上述症状加重,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二便失禁。在家未予治疗,为明确诊治,来我院住院治疗。

既往史

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达190/110mmHg,坚持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糖尿病”等病史,否认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无外伤及重大手术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

查体

T: 36.2℃,P: 67次/分,R: 16次/分,BP: 180/110mmHg。

T:36.2℃ ,P:67次/分,R:16次/分,BP:180/110/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无眼震,口角无歪斜,伸舌无歪斜,颈软无抵抗,甲状腺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67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不大。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克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67次/分,无明显ST-T改变。头颅CT示: 左侧基底节区腔隙灶。肺CT示:双肺纹理增多。

【诊治过程】

初步诊断

1.脑梗死(左侧基底节区) 2.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

鉴别诊断

1.脑出血:多有高血压病史,起病急,表现头痛、头晕、呕吐,偏瘫、意识障碍,头颅CT示高密度血肿灶。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发于50-70岁,起病突然,历时短暂,偏瘫等症状体征在24小时内完全消失,常反复发作,头颅CT无责任病灶。

诊治经过

入院后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I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奥扎格雷钠静点以抑制血小板聚集,血塞通静点以改善循环,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以降压。康复治疗予 超声波联合治疗以改善脑血流。

诊断结果

因病人**大量出血入院后即行清宫术,子宫内膜送检。病理回报:血凝块中混有破碎的子宫内膜,部分腺体复杂性增生,灶性不典型增生。根据病理结果诊断: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复查血常规:HGB70gL输血2单位纠正贫血后于2018-7-14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均匀增大似孕8周大小,质硬,子宫与周围无粘连,肠管与左侧盆壁轻度粘连,双侧附件未见异常。故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100毫升,尿管通畅,色清,术后入重症监护室,因出现心律失常给予賅碘酮治疗,保留导尿72小时。静点营养药物及补液。术后标本经家属过目后送检。术后再次输血糾正贫血,输入100毫升出现体温升高,患者拒绝输血,给予口服药物纠正贫血。术后三天给予腹部切口换药,无红肿及硬结。病理回报:子宫内膜活检术后改变,两侧宫角处内膜复杂性增生,伴非典型增生;子宫肥大症;子宫平滑肌瘤;慢性宫颈炎伴糜烂;两侧卵巢卵泡囊肿,输卵管系膜囊肿。术后五天患者及家属自动出院并签字。

【分析总结】

因病人**大量出血入院后即行清宫术,子宫内膜送检。病理回报:血凝块中混有破碎的子宫内膜,部分腺体复杂性增生,灶性不典型增生。根据病理结果诊断: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复查血常规:HGB70gL输血2单位纠正贫血后于2018-7-14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均匀增大似孕8周大小,质硬,子宫与周围无粘连,肠管与左侧盆壁轻度粘连,双侧附件未见异常。故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100毫升,尿管通畅,色清,术后入重症监护室,因出现心律失常给予賅碘酮治疗,保留导尿72小时。静点营养药物及补液。术后标本经家属过目后送检。术后再次输血糾正贫血,输入100毫升出现体温升高,患者拒绝输血,给予口服药物纠正贫血。术后三天给予腹部切口换药,无红肿及硬结。病理回报:子宫内膜活检术后改变,两侧宫角处内膜复杂性增生,伴非典型增生;子宫肥大症;子宫平滑肌瘤;慢性宫颈炎伴糜烂;两侧卵巢卵泡囊肿,输卵管系膜囊肿。术后五天患者及家属自动出院并签字。

想说什么在这输入
0
0
【病案介绍】 【诊治过程】 【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