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主因"双侧腮腺区肿胀伴发热4天"入院;
患者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腮腺区肿胀伴发热,高达38.0℃,曾在当地给予静点药物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效果欠佳,病情无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故来我院就诊。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乙肝、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T: 38.6℃,P: 79次/分,R: 18次/分,BP: 129/82mmHg。
T:38.6℃ ,P:79次/分,R:18次/分,BP:129/82mmhg。神志清,精神尚可,呼吸平稳,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耳垂及耳屏前软组织肿胀、隆起,触痛,质软,界限不清,表面皮肤色温稍高,无破溃,无波动感及搏动感,张口无受限,双侧腮腺导管口无红肿,挤压腮腺区未见异常分泌物。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79次/分,律齐,心音可,未闻及异常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征阴性,肝脾未触及,肝脾区及双肾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
血常规组合(抗凝血):白细胞数目8.00*10~9//L、中性粒细胞数目4.08*10~9//L、红细胞数目4.96*10~12/L、血红蛋白 148.00 g/L、血小板数目175*10~9/L。心电图: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胸片示: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
1.急性腮腺炎
1.涎腺混合瘤:多见于腮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周界清楚,中等硬度,能活动,与组织不粘连,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可恶变。本患者不排除。2.粘液囊肿:来自口腔粘膜下的小粘液腺,多见于下唇、口底、舌腹、上腭等粘膜处,囊肿呈小圆形、囊壁薄、质软,内含无色透明粘液,破溃后囊肿消失,不久又肿大,多次复发后粘膜留有白色瘢痕。本患者不符合,可排除。3.上颌窦癌:表现为鼻塞、脓涕、涕中带血等,晚期有复视、头痛。鼻窦示窦腔内肿物不规则,可有骨质破坏,易向周围组织破坏。病理可确诊。
入院后给予中医科护理常规、Ⅱ级护理、流食、留陪人、测血压;治疗上给予静点更昔洛韦注射液、维生素C静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等以抗病毒、改善循环、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急性腮腺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 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